ZT:《漫长的告别》既有滚烫的爱,何惧漫长告别
(2024-12-20 22:49:01)分类: 电影 |
中野量太的《漫长的告别》没有像很多同题材作品那样,展现患者的“病耻感”,而是以平淡温情的叙事风格将七年间一家人的生活点滴缓缓铺陈开来。
母亲曜子在升平生病后几乎片刻不离地悉心照料,就连自己做手术都不愿意离开丈夫;长女麻里跟随丈夫到美国生活,她难以适应英语环境,夫妻关系愈发冷漠,青春期的儿子也叛逆逃学;次女芙美放弃了家人期望的教师职业,努力追寻着厨师梦,以为感情尘埃落定时,却发现离异的男友与前妻和孩子才是不可分割的一家。随着升平的认知障碍病逐渐恶化,曜子、麻里和芙美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家庭关系是中野量太最擅长的题材,《漫长的告别》中,中野量太让亲情变得“温而不烫”,当小女儿恋情失意,痴呆的父亲一句“呸”,足以表达对女儿的安慰。
《漫长的告别》回答了“如何与家人进行告别。影片中的父亲没有挣扎痛苦,也不是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病人形象,甚至在很多时候展现出天真顽皮的性格,他会把土豆泥中的葡萄干一粒一粒地挑出来,会拿出校长的严厉劲儿指挥买女儿便当的顾客排队,他会把女儿做得“有点干”的饼干认真吃完,他会坚持阅读、写汉字、即便在患病后期倒着拿书也要看《相对论》。就像他的外孙说的那样:他忘记了很多事,但他并不难过。
七年的漫长告别,电影的主题仍然是时间与爱。疾病让父亲在漫长的七年间遗忘了家人、遗忘了自己,即便眼睛看到的已经不认识,耳朵听到的已经不明白,但他美好回忆中的闪光时刻永远存在,他的时光已经倒流,停留在了多年前的那个傍晚。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一家人在游乐场的重聚。父亲又一次走失,家人顺着GPS的路线找到了父亲,发现他去了多年前妻子和女儿去过的游乐场,在那个记忆中的下雨天,父亲拿着三把雨伞去接母女三人。
当曜子、麻里和芙美向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升平挥手时,玛妮看到了全片最温馨可爱的一幕……
父亲未曾遗忘的记忆,还有年轻时与母亲的甜蜜时光:火车上,升平突然对曜子说要把她介绍给自己的父母。东京奥运会那年相识的他们,携手相伴走到了东京又一次申奥成功,几十年的陪伴,七年的遗忘,即使记忆消失,但那份爱永恒存在。
这部影片如同涓涓溪流,有很多充沛而独特的细节让人回味,比如一家人在病房也要戴生日帽庆生,因为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刚做完眼睛手术的母亲遵循医嘱低着头,听到父亲住院的消息可爱地小跑下楼;已经不能说话的升平在视频里和外孙挥手,母亲对着GPS上闪烁的圆点说“干巴爹”……
避开疾病残酷的本貌,没有跌宕起伏的抓马,《漫长的告别》用时间与爱交织成一幅温暖家庭的白描画像。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漫长告别,但拥有了家人的爱,我们就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便能在漫长的告别中重新找回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