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只有讲述生命中的黑暗、痛苦和无趣才能成其为伟大。”四十多年来,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一直是她的忠实粉丝的心头所好。
艾丽丝·门罗,一般都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棒的生活类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她粉丝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译注:加拿大女诗人)和乔纳森·弗兰岑(译注:美国著名的文学小说家)。
梁文道连续用了多期《开卷八分钟》谈门罗和她的小说,“门罗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有能力让人一边为暴力的受害者不平,一边对施暴者产生怜悯。”
门罗在接受诺奖时曾说到自己的作品:你迟早会在其中一个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1
从家庭主妇逆袭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31年,艾丽丝·门罗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小镇,并一直在此生活。
她成长的农村封闭保守,女孩子做家务,织毛活,相夫教子,很少有人上大学,当作家更是匪夷所思。
1951年,年仅20岁的艾丽丝和大学同学詹姆斯结婚,开始她的第一段婚姻。
婚后,门罗从加拿大东部迁居到几乎在加拿大最西边的温哥华市,三个女儿西拉、凯瑟琳和詹妮相继出生。
门罗一下子变成了繁忙的母亲和家庭主妇,但她利用孩子午睡或家务间歇时,悄悄地构思、练笔。
她坐在沙发上,边喝咖啡,边想,等到想得差不多了,再找时间写下来,有时会半夜起身改稿子。
门罗自信,既能当好家庭主妇,也能当好作家。
37岁时,门罗终于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欢乐荫影之舞》。这本生动再现小镇风情和少男少女感情生活的短篇小说集,一鸣惊人,为她赢回了第一个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
此时,她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
此后,门罗依旧是家庭主妇,依旧在做家务与带小孩中轮转,依旧在“等待烤炉的间隙中”写作。但她的创作力持续爆发。
20年后,门罗和她的丈夫分开了。当时,她回到了休伦湖,重新变成了单身,她已经消失了23年,尽管在记录上,她从来没有离开过。
“我想我结婚是为了能写作,为了能安定下来,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重要的事情上去,”她曾说道。
“现在有时候当我回看早年那些年,我会想:这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年轻女人。”
追寻爱丽丝·门罗写作的真正开端是件有趣的事情。它和她的现任丈夫、地理学家格里·弗兰密林有关。
爱丽丝·门罗曾对《巴黎评论》的记者珍妮·麦克克鲁奇讲述这个故事:
“我大学时代就认识格里了。他是高年级生,我是新生,他是二战后的退伍军人,我们之间有七岁的差距,那时候我十八岁,极度迷恋他。”
他们再续前缘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中间格里给门罗写过一封信,是门罗收到的第一封粉丝来信,“通篇在谈我的小说,但完全没有说到我。”门罗对这封信没有做任何回应,她大概希望保有更多幻想。
再后来,她搬回了安大略的克林顿,回到小镇—她熟悉的地方。而他在广播里听到她的声音,他们终于开始约会了。
现在,爱丽丝·门罗和她的丈夫住在克林顿镇上格里母亲留下的房子里,他们感到再也不需要离开了。门罗明白,这里的风景对于她而言太过重要,她的写作是根植于此的。只要生活在安大略,她就不会遇到寻找素材方面的麻烦。
她以每三四年出一本短篇小说集的速度,稳健地创作了14本书,文笔朴素、精准、传神,摘取了一连串国际国内的文学大奖,获得了各种荣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我们时代的契诃夫”、“加拿大的契诃夫”之美誉。
她的代表作《女孩和女人的生活》被拍成电视剧,《熊从山那边来》(译文见《世界文学》2010年第1期,李文俊译)被拍成电影《远离她》,并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
然而,当她10月10日在睡梦中被女儿叫醒,得知2013年诺奖落在她家时,她说自己并未料到。
这位朴实而勤奋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已经82岁了,几年前开始接受癌症和心脏病治疗。
面对盛誉,门罗保持了一贯的谦逊和清醒。她像青少年时一样,不喜欢招人注意。
她说,我独自写作,我需要能给我以保护的空间和时间。
2
她道尽了女人的秘密
有人说,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如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样子,提醒我们不要迷失。”
门罗的短篇小说多以描写加拿大小镇的生活为主,尤其擅长描写平凡的女性,她们有老有少,来自各行各业,或者像门罗一样,一辈子都在做家庭主妇。
乍看,她们的生活平静、平淡,乃至平庸,但门罗却善于撷取她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以X光式的眼睛洞察她们心灵深处的大小波澜。
在她的作品里,她成为了女性情欲最敏感的记录者,通过施之以附加负载的方式,她悄悄地贴近了情欲秘密。
正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注意到的:“推挤性边界对一个又一个门罗女性们无疑是兴奋的,但是,为了赎愆,你必须准确地知道围栏在哪里,门罗的世界里交叉着一丝不苟而又轮廓鲜明的边界。手、椅子和观看——所有的部分都是那幅复杂的布满铁丝网和陷阱的内部地图的一部分,也是穿过灌木丛的秘密路径。”
她虽然几乎只写短篇,可每个短篇都像长篇小说一样,深刻地勾勒着人的一生。
门罗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女人一生中会面临的所有情感命题,友谊、追求、爱情、婚姻,看到她用敏锐细腻的语言,以简约易读的短篇形式,委婉地说出了女人的全部真相。
在一个个关于爱、性、独立、迷茫、衰老的故事中,给予读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坚强、勇敢面对人生的力量。
3
你迟早会在其中一个故事里
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身为女儿的我们,都曾经在某一刻,默默抵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
“她对我生活的关注,我需要并视为理所当然,可我不能容忍它表现出来。我还感觉这和她给其他女人、女孩的建议没什么两样。她认为作为女性就是要受到伤害的,需要一定的谨慎、严肃和自我保护……”(《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当我们作为妻子和母亲,心中有多少次想逃离这两个身份——
我对于离开感到很高兴。我喜欢出发。在自己家里,我好像总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有时是躲开孩子们,不过更多时候是躲开要做的工作、要接的电话,以及邻居的搭讪。
我想躲起来,投身于我真正的工作,那有点像诗在遥遥召回我自个的三魂七魄。我活在困顿中,总找不到想要抓住的东西。(《爱的进程》)
女人一生的流线,门罗几句话就概括出来了——
在她看来,从学校毕业后,生活就像一系列递进的考试,得一场一场考过去。先是结婚。你到了二十五岁还没成功,这场考试就算彻底不及格。然后 你得考虑生第一个孩子。过了一年怀孕是个不错的想法。等上两年就有点过于保守了。三年还不怀孕,人们就要嘀咕了。
再过一阵子,生第二个孩子又提上日程。之后的考试级别便不再泾渭分明,你合适抵达了你所朝向的什么目标,渐渐变得难以判断。(《好女人的爱情》)
4
艾丽丝·门罗作品辑录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
——《逃离》
生活总是那么的忙乱。为了得到什么并用掉它,我们总是白白耗费了我们的力量。其实又何必让自己这么忙碌,却无法去做我们应该去做与愿意做的那些事呢?
——《逃离》
“我觉得,最美好的部分总是在开头。就在开头的时候。那是唯一纯净的部分。”“甚至是在开头之前,”她说,“或许就在可能性在你脑海中一闪的那个时刻。那或许就是最美好的部分了。”
——《爱的进程》
如果上帝站在善良、仁慈和怜悯的一边,他为什么让这些东西那么难以达到呢?不要介意说,那才让痛苦显得值得;不要介意那一切。祈祷行刑不发生是没有用的,很简单,因为上帝对这些抗议不感兴趣,它们和他无关。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永远要记得,男人走出房间,他就把一切都留在房间里了。”她的朋友玛丽·门德尔松曾经告诉过她,“而女人出门时,她就把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随身带走了。”
——《幸福过了头》
这世界就像一片荒野,我们的确能够改变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但也不过是从一个荒野小站到另一个罢了。
——《公开的秘密》
恨始终是一种罪过。母亲告诉我。记住这个,你灵魂里的一滴仇恨,会扩散开来毁掉所有色彩,就像白牛奶里的一滴黑墨水。
——《爱的进程》
无论发生什么都欣然接受。一切都是礼物,我们给予,我们接受。
——《亲爱的生活》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合集《传家之物:艾丽丝·门罗自选集》,收录《逃离》《亲爱的生活》等经典名篇。
如果你有非常想送礼物的女性朋友,她活泼、美丽、可爱、勇敢······请你送给她作为受用一生的礼物。
延伸阅读
《传家之物:艾丽丝·门罗自选集》
作者::艾丽丝·门罗
出版社:
http://img.xiumi.us/xmi/ua/ipPn/i/10a3e056dd415ed136e61247d8390022-sz_485.png?x-oss-process=style/xm
长按扫码购买本书
【内容简介】
2013年,艾丽丝·门罗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次年,她亲自挑选1995—2014年间成就*、*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结成此书,其中包括她的代表作《逃离》《好女人的爱情》《亲爱的生活》《幸福过了头》《憎恨、友情、追求、爱情、婚姻》等等。书中故事多以加拿大小镇和乡村生活为背景,或带有自传色彩,或涉及历史人物,或讲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透过种种微妙的关系、转瞬即逝的情绪和不可逆转的选择,给人以莫大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