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过个有意义的暑假?(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标签:
珠海帮达心理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珠海市心理咨询珠海心理曹泽能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 |
案例
家长:
暑假的来临,让很多家长开始头疼。按照以往“惯例”,暑假时孩子在家看电视、玩手机,情绪不稳定,作息“黑白颠倒”。请问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
分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在轻松的暑假中,为什么孩子反而会出现情绪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孩子平时上学作息紧张,大脑中枢相对应建立了高度紧张的应急机制,促使他们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模式。放假意味着上学时的高压状态可以暂缓,是孩子的“狂欢期”。在假期里,没有上课铃、考试、排名,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因此,生活作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改变,过去原本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就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在加上生物钟惯性作用,反而让孩子难以适应新的宽松环境。再者,中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适应能力本来就不强,很难在环境变化后,快速调解自己的状态,因此暑假是孩子产生心理状况的高峰期。
孩子产生的心理状况主要有:一是情绪波动大,之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节奏扰乱,孩子的状态一下子从过紧到了过松,整天惦记吃喝玩乐,以往的学习目标与动力突然变得遥远与模糊,有的会空虚、无聊,甚至引发抑郁、焦虑、冲动等问题。
二是弱化社交能力,由于整天呆在家里方便上网,有的孩子就会迷恋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脱节,可以在网络里成为“社交达人”,从而不愿意迈出家门,不喜欢与身边的人交往,严重的还会滋生社交恐惧。
三是易生心理疲倦,源自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安排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导致孩子虽然离开学校,但又进入另一种高压环境,从而高度紧张、消耗心理能量,有的孩子会因此讨厌学习、影响睡眠,消极悲观。
四是激化亲子矛盾。一方面,孩子希望父母陪伴自己外出旅行,实际父母可能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的希望落空;另一方面,暑假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多,对孩子缺乏足够包容。双方或因一点小事而互相抱怨、指责。
建议
第一,关于学习与兴趣班的安排。
先让孩子自行制订暑假学习计划,安排总学习时长、每周学习时间以及每日具体科目的学习时间。例如,早晨读英语半小时,上午看书、写作业;中午午休,保证下午的旺盛精力;下午写完作业后可外出运动,或适当玩玩游戏、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晚上可自由活动。最好培养孩子养成看新闻的习惯,了解世界、国家、所在城市发生的新鲜事。如果孩子在小学四年级以下,需要父母协助完成计划。
关于兴趣班与补习班,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意愿选报。与此同时,不要超过三个不同类别的班,否则容易让孩子身心疲乏,不够专注,反而成了一种压力。
第二,关于娱乐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安排。
因为暑假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可以做平日做不了事情,譬如对低年级的孩子,家长们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去捡矿泉水瓶、倒卖二手物品、设点摆摊、做公益、救治流浪猫狗等;对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踩单车去中山、江门、广州等附近城市。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之间可以互相推荐自家孩子去对方公司体验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安全,也可以让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有更真实的社会体验感。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尝试独立生活的开始。
第三,关于亲子关系与夏令营的安排。
一则,父母要意识到暑期生活与平常上学是有所差别的,不能像上学一样来要求孩子。在亲子沟通上,需要家长多点耐心与方法,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而非孩子一定要听话。如果条件合适,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亲子类的夏令营,在第三方专业引导下,提升亲子沟通技巧,融洽亲子关系。
二则,与孩子规划好暑期的家庭时间。大家轮流“值班”,让孩子“当家作主”,把全家生活内容、健身运动、工作学习、娱乐休闲等制作一张图表。例如,合理计划大扫除、看电影、教孩子做饭、陪伴孩子跳舞、打坐、做瑜伽等时间,让孩子的假期张驰有序、不要太无聊。
第四,关于疫情防控方面的安排。
家长要言传身教,先进行自我调适,不要抱怨,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当大人状态稳定,家庭气氛也会随之祥和安宁,孩子的心灵自然而然会被滋养。同时,家长要学会安抚孩子的焦虑情绪,不要过多管控孩子,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遇到分歧,要铭记沟通的目的在于厘清歧义、提升思维阈值、开阔视野,而非加大分歧、自我封闭、自寻烦恼。
(本报记者
老师简介:
曹泽能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已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8年,辅导各类心理咨询案例达11000人次以上,曾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金奖、2011年珠海市政府优秀技能人才三等奖。
心理师-曹泽能手机:1332665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