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应对孩子的“高考后遗症”?(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2022-06-16 10:22:26)
标签:

珠海帮达心理

珠海市心理咨询

珠海心理曹泽能

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

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今天的《珠江晚报》校园周刊“教子有方”栏目,有“如何应对孩子的'高考后遗症'?”的心理分析. 


      专家建议:合理减压,允许有一个调整期、适应期


  案例


  家长:


  孩子高考结束后,情绪低落,有时会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也不出去走走,吃东西也没胃口,睡眠也不好,害怕与人说高考的事。我们问孩子原因,孩子不愿回复,叫我们不要管她。出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孩子的“高考后遗症”?(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分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家长您好!一般来说,孩子从高考结束到上大学,有三个阶段是出心理状况的高峰期,一是高考后两周,二是公布录取结果后一周,三是新入学的第一个月。


  “高考后遗症”,孩子大致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节制疯玩,黑白颠倒,喝酒抽烟等,报复性释放压抑的情绪;二是自责后悔悲观失落,害怕面对高考结果,如同您女儿的情况一样;三是突然没有了方向与动力,感觉到彷徨和空虚,面对现状无所适从;四是持续焦虑和高压,会梦见自己还在学习、考试,甚至为做不出题而紧张;五是极度兴奋,着急独立闯荡“江湖”,不想再受父母管束,想体验生活去打工挣钱。


  孩子是否产生“高考后遗症”?产生怎样的“高考后遗症”?是源自孩子对高考、人生的认知与理解。而这种认知与理解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因为人面对的社会环境虽然是一致的,但是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更多的时候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孩子如何诠释世界,孩子就活在怎样的世界里。譬如,报复性疯玩,是因为孩子理解的读书,是极其煎熬与压抑的,12年苦读一点也不开心;孩子自责害怕,是因为理解的高考,会决定他的一生,高考失败意味着人生失败;孩子迷惘无动力,是因为长期备考形成“注意力狭窄”,没有关注高考以外的事物,旧目标达成后新目标还未清晰建立;孩子持续焦虑紧张,是因为长期在高考体系的压制之下,形成了一套个性化的心理防御机制(生存模式),即使高考结束,这套防御机制仍然由于惯性而起作用;孩子极度兴奋,是因为孩子已经对高考后的生活规划很久了,迫不及待地想去实施。


  通常,大部分考生的“高考后遗症”,会在上大学前自行缓解,少部分考生可能会固化下来,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症状获益”——意思是指人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免不了要面对种种压力。当人无法面对某种压力时,会在身心方面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并在潜意识中希望获得别人更多的理解与关怀,从而回避压力。所以,那些走不出高考阴影的孩子,与其说他“不能”从后遗症中脱离,不如说他“不想”从后遗症中脱离。

如何应对孩子的“高考后遗症”?(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建议


  第一,接受孩子青春年少精力旺盛的阶段现状,不抵抗他的澎湃激情,并将他的情绪能量有序地运用到积极的生活中去。譬如,学驾照,这既是一门实用技术,也能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社会实践;去运动,在运动中释放荷尔蒙,也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感受不一样的生命乐趣……当然,也可以约同学喝喝茶、喝喝咖啡,也好过喝酒喝醉、半夜酒吧蹦迪。此外,也可以让孩子做家务,学会做菜做饭,这样既帮父母分担压力,又让他学会自理生活。


  第二,客观看待高考对人生的影响,人生的重要节点不只高考一个,高考并不意味人生就此一锤定音。高考只是对高中生活划上一个句号而已,不少高考不如意的同学一样绽放绚丽光彩;理性解读不同的大学对人的影响,985、211大学也有表现平平的学生,其他大学也有成绩优异的学生,重点在于本人的刻苦努力。让孩子知道若刻苦努力,成功的机会就是大概率。但若懒懒散散,那么无论身处何方,成功的机会就是小概率。另外,务实地评估通过高考可能获得的专科、本科学历,往后想获得更高的专业发展平台,需要做哪些准备。可以带孩子去采访身边20名参加高考结束后的人,去了解高考对人后续生活的影响,借此多个角度反思自己该怎样面对高考?


  第三,好好利用高考后的空闲时间,整理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一些可行的计划;重拾因高考暂停的爱好;去了解相关大学相关专业,规划未来大学生活;或相约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当一个人心中有蓝图,脚下就会有行动,人就会少些迷茫,多些淡定与平衡。


  第四,在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有一个“高考后遗症”的调整期、适应期,允许孩子自我独处,让他以自己的节奏恢复身心秩序感。而不是时刻盯着孩子,过多担心孩子,以自己认为的“关心”方式去打扰孩子。但当孩子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就要全力协助孩子,包括陪伴孩子进行心理咨询。第四点,尤为适用您当前的情况。


  本报记者:张景璐 实习生 余沁霖 整理

 

如何应对孩子的“高考后遗症”?(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往期回顾:


孩子想养小狗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如何让大宝二宝和谐相处?(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孩子迷恋高档消费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学习总是疲惫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妈妈强势使孩子长期郁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老师简介:


曹泽能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已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8年,辅导各类心理咨询案例达11000人次以上,曾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金奖、2011年珠海市政府优秀技能人才三等奖。


心理师-曹泽能手机:13326651322

                      微信: czn13326651322

如何应对孩子的“高考后遗症”?(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长按二维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