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分析)

(2022-05-26 11:23:33)
标签:

珠海帮达心理

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珠海市心理咨询

珠海心理曹泽能

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

    今天的《珠江晚报》校园周刊“教子有方”栏目,有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的心理分析. 


     专家意见:双方可“求大同存小异”


  案例


  家长:


  我和孩子妈妈的教育理念差别比较大。我相对柔和些,对孩子的要求是“写完作业就可以玩,怎么玩都行”,倡导做人要健康与快乐;但孩子妈妈希望孩子自律自强,要求孩子节假日也要早睡早起,不允许偷懒,还要参加校外的学习辅导,认为只有足够优秀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为此,我们多次交流未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让孩子也无所适从,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分析)

 

  分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家长您好,您的疑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假设是,倘若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致,那一定很糟糕,其实未必。


  首先,我们要清晰地知道:家庭的组合是一对男女相亲相爱的美好结果。夫妻关系是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基石,孩子教育则是家庭大树上的一个果子,这个果子的甘甜肥瘦与大树有明显、直接的关联。可以说,父母相敬如宾,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美好示范。


  如果父母微笑、友好地表达各自的不同教育观念,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未必很大;反之,如果父母之间薄情寡义、形同陌路,即使表达的教育态度完全契合,那么对孩子耳濡目染的坏处也未必就少。所以,好的亲密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其次,我们要接受一个客观事实,世上没有完美的家庭教育。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原生家庭的潜在伤痕,以及各自不同的性格底色,再相对科学的家庭教育,也可能会存在风险。因此,父母若能适当尊重、认同彼此在社会认知、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取向差异,在教育上做到灵活的“取长补短”,比起父母单一一致的“要么长或要么短”,更能达到趋利避害的平衡。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分析)

  我们还要明白,父母教育上的不一致也不完全是坏事。当父母一方红脸一方白脸时,会及时舒缓弱势中孩子的压力,避免孩子的情绪持续恶化而崩溃,同时也给强势的父母一方下台阶的机会。当大家都按下暂停键后,就会冷静、反思、重回理性,不但维护了孩子的自尊,也可能让孩子产生多元化理念:社会上那么多不同的人,不可能只有同一种声音;看待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也不可能只有同一种态度;每一种不同的观点,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当下的合适与否。这会让教育回归初心,让孩子明事理,而非呆板地听从父母的话。


  以上分析重在强调家长习惯忽略的盲点,并非强调父母的教育态度越有差异越好,相反,如果差异过大,可能隐藏的风险也会越大。


  一则影响孩子安全感的构建。因为没有稳定的规则,当不同规则切换时,孩子的理解未必跟得上节奏。若跟不上就会迷茫、郁闷——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受伤的总是自己。


  二则容易令孩子投机取巧、看人下菜,认人不认规则。孩子最初从父母身上学习社会规范,把父母当成模仿的对象。当父母一方表明自己是对的、另一方是错的时候,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会选择于己有利的意见,如此长久循环,孩子容易像变色龙一样,在父亲眼前做A面,在母亲眼前做B面,形成讨好、谨小慎微、不敢表达自己观点、见风使舵等特点,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则降低家长威信,破坏教育效果,易使孩子任性、不讲规则,逃避错误,推卸责任,反过来又伤害到孩子。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分析)

  建议


  第一,父母不要机械化理解“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一方面,家庭氛围的祥和至关重要,以什么样的态度讲出教育的内容,比内容本身更重要,这也是一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教育理念的一致性,要着重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共同目标上,而非刻板拘泥于具体形式的细节统一,以及表面上的夫唱妇随。例如,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若父亲觉得孩子犯错,会对孩子“男子单打”;若母亲觉得孩子犯错,会对孩子“女子单打”;若父母都觉得孩子犯错,会对孩子“男女混合双打”,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第二,父母意见不一致也没关系,可“求大同存小异”。父母要深刻理解,即使存在教育上的分歧,也要尽可能缓和父母与孩子的现场冲突。冲突缓和后,父母需要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与态度是否妥当,是否真正使孩子受益,还有没有更婉转的表达方式?若父母的教育理念高度吻合,那属低概率的幸事;真若不一致,也是一种生活常态。这样想来,就不会过分关注对方的对与错。因为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对孩子的影响,远不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第三,制定教育理念不一致时的表达原则。譬如:1、不要在孩子面前当场争吵,不要把教育问题上升到夫妻问题,也不要翻陈年旧账;2、谁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通常谁说了算,因为陪伴多、了解才多,才最有发言权,教育的务实主义比理想主义更利于孩子成长;3、教育孩子谁开始,谁结束。不到迫不得已,父母一方不要轻易插入对方的教育过程,也不要一方处理一半问题时,让另一方来收尾;4、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不妨一方先撤离现场冷静处理,再择机温和沟通;5、遇到重大问题,不要单方面给孩子承诺,最好召开家庭会议,大家就事论事开诚布公讨论,达成共识后就不要反复纠缠;6、不要笃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全正确,因为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以孩子的反应为风向标,要避免对立、合理分工、互相尊重,再找平衡点处理教育问题。


  本报记者 张景璐 整理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分析)

往期回顾:


如何让大宝二宝和谐相处?(心理咨询师曹泽能分析)


孩子迷恋高档消费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学习总是疲惫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妈妈强势使孩子长期郁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高考焦虑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学习“喊苦喊累”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热心助人不被同学理解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老师简介:


曹泽能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已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8年,辅导各类心理咨询案例达11000人次以上,曾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金奖、2011年珠海市政府优秀技能人才三等奖。


心理师-曹泽能手机:13326651322

                      微信: czn13326651322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分析)

      长按二维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