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总是疲惫怎么办?(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标签:
珠海帮达心理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珠海市心理咨询珠海心理曹泽能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 |
案例
家长:
我家孩子今年读高一,在校住宿,最近一次的月考,她的排名从年级43名掉到100名,孩子很伤心。孩子说,平日自己脑袋绷得紧紧的,总担心考不好被踢出重点班。周五放学回到家里,本来想放松一下,但她一想到那么多作业,又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心熬夜学习。这样做其实效率不高,可是无论怎么劝说,孩子也不听。请问该怎么办呢?
分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家长您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从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层次、学习效率三方面分析。
关于学习动力,是指引发和维持学生完成学业目标的自主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倾向,也就是学生本人想学习、愿意学习。对于不少学习不自觉的孩子来说,学习动力足很难得,但事情做过了头,也会产生困扰。譬如您家孩子,当过度学习时,就容易一门心思全部扑在学习上,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唯一,从而没有其他的生命意义支撑。好比一张桌子有四只脚,每只脚分别代表身心健康、学习目标、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假设其中一只脚出现状况,因有其它三只脚支撑,这张桌子也能大致平衡;如果这张桌子只有一只脚,一旦出现状况,就会容易倒塌。换句话说,当您家孩子学习成绩顺风顺水时还好,但若出现退步,甚至倒退得厉害时,她的心理就会极度失衡,就容易产生很大的身心健康风险。
关于学习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随意性的临时学习,譬如幼儿园小朋友的各种兴趣班;二是阶段性的功利学习,比如各种职业资格的上岗考证;三是长期性的自主学习,例如发自内心的爱好,自己乐在其中。像您家孩子,若刻苦学习只为了留住“重点班的颜面”,而没有学习的长远目标与乐趣,就是属于阶段性的功利学习。其特点是,当时学习异常刻苦,若没有如愿以偿就会萎靡不振,甚至引发心理问题;若心想事成,达成功利目标后,学习的兴趣也会骤减,甚至厌恶学习,这也是不少孩子勤奋读高中,但考上了大学,就不再勤奋,甚至在大学期间挂科的主要原因。
关于学习效率。目前国内的中考、高考等考试,只看最后大考时的成绩,而非平时的学习成绩。换而言之,即使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再好,假如大考过于焦虑而失手,也会遗憾终身;或者,孩子平时有模有样的努力学习,但要是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分数不高,那也是白搭。因此,学习效率对学生来说,既残酷又实用。您家孩子长久以来都在打“疲劳战”,这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中,她是想让父母、老师认可她的“懂事”和“孜孜不倦的学习”;同时也是她内在的“自我催眠”,想获得心灵上的“自我救赎”。
建议
第一,让孩子主动放弃在身心疲倦时学习。如周五下午放学回家后,到第二天周六上午10时,可以不要再看书学习写作业,与其艰苦打“疲劳战”,不如彻底放飞自我,尽情尽兴地玩,以释放压力为目的。只要不涉及安全风险,家长就不要干涉孩子。即使孩子想看书学习,父母也需要着重提醒孩子休息,待第二天上午10时,如果孩子状态好了就看书写作业,按平常时间返校;如果学习状态不理想,就提前返校看书写作业,学校的氛围会更让孩子沉下心来学习。
第二,树立“按步就班”的学习思维。可以跟着老师制定的学习节奏,与“大部队”一起,该学习就学习、该休息就休息,如期完成学习计划,与同学们步伐一致,额外的心理负担就会减少很多。
第三,把学习的大目标化解为具体小目标,分阶段实施。譬如说,孩子的大目标是想考上“985”的大学,这个目标在参加高考之后才能实现,而孩子现在读高一,不妨分别设置高一、高二、高三小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同时,把高一的阶段目标再细分成每个月、每个星期的子目标,做到条理清晰、目标细化、具体规划,是化解学习焦虑的重要方法。
第四,保证一个因地制宜、劳逸结合的学习状态,可每天抽出30-90分钟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您家孩子容易急躁、情绪不稳定,可选择慢跑、游泳、踩单车等,这些体育运动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改善急躁冲动的弱点,同时体育锻炼也会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提升机体的适应性,让人的状态快速活跃起来,令人朝气蓬勃、活力满满。
本报记者
老师简介:
曹泽能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已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8年,辅导各类心理咨询案例达11000人次以上,曾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金奖、2011年珠海市政府优秀技能人才三等奖。
心理师-曹泽能手机:1332665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