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强势使孩子长期郁闷?(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点评)

标签:
珠海帮达心理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珠海市心理咨询珠海心理曹泽能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 |
案例
家长:
最近孩子在学校做了心理健康测试,被列为“预警”一类,测试结果说孩子有中度的抑郁、焦虑,这让作为妈妈的我很担心。上网查了一下,说孩子的问题要先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妈妈太过强势容易让孩子心理出状况。孩子爸爸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几乎不能照顾到家庭,而我性格强势、急躁,对孩子要求严格,常用工作上的严谨来对待孩子,经常严厉批评孩子,极少鼓励与认可孩子。孩子像个“独行侠”一样孤单,总是面无表情闷闷不乐的,很少有开心的时候。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分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家长您好,妈妈之所以强势,大多由于安全感不够,外强中干,需要不断证明自身价值;或因从小到大,有一种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欲;另外,可能爸爸的个性软弱,妈妈不得不自强养家;也可能因为爸爸长期缺位,妈妈不得不要强上位。
其实,理想的妈妈是“容器妈妈”。所谓“容器妈妈”,就是指好的妈妈应当坚定、温柔、不强势,耐心做孩子的“情绪容器”,能接住孩子所有的情绪,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开心的还是痛苦的……当孩子被妈妈全然接纳,会在潜意识中认为:我无需害怕,我的“坏情绪”可以自我消化,也被允许存在。这样的妈妈像定海神针一样,给孩子带来心灵深处的安全感,从而让孩子有力量去尝试与妈妈分离,进而修炼独立性,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
与此对应的是“负容器妈妈”,指一个外表强势、内心脆弱,无法承受及消化孩子负面情绪的妈妈,好比一个破碎的容器,无法表达成熟的爱。负容器妈妈的常见反应是:很少回应孩子,通常忽略孩子的表达;自身强势且常常焦虑,爱讲孩子“没用”“窝囊”;爱对孩子吹毛求疵、指手画脚;要求孩子一定要听从妈妈的话,事事以妈妈的意见为准;孩子的所有活动都要向妈妈申请,得到允许后方可行动;严格掌握孩子的行踪,要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甚至全面操控。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形成“冰箱宝宝”。
所谓“冰箱宝宝”,是指性格冷漠孤僻、长久自闭、有情绪情感障碍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未能与妈妈形成安全依恋,导致孩子心理发育迟缓;孩子的情绪从小不被妈妈接纳,因此孩子难以正确传递自己的情感,难以将积极与消极的情绪情感互相转化。
“冰箱宝宝”一般表现为:没有主见、没有理想、没有自信;容易产生“父爱缺乏综合征”,男孩子像妈宝男一样,唯唯诺诺、懦弱、孤僻、消极、依赖,缺乏责任感;若是女孩子,则会大概率模仿母亲,从而也变得强势;会不知不觉反抗爸爸,不尊重权威与社会规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导致个人能力一般不被认可,社会交往水平低下,难于融入社会;因为妈妈强势对孩子要求甚高,会令孩子安全感不足、容易自卑、难于独立等,甚至会让孩子心理产生问题。
建议
一是,妈妈需要自省。对孩子的心灵上的呵护和生活上的照料同样重要,妈妈要尽可能提供无条件的爱,更多用柔软、细致、温暖、智慧去丰富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这样,孩子才会懂得自我舒缓与减压,才能懂得体贴他人。
二是,多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认真倾听、积极反馈孩子的合理需求。尝试去更多了解、理解孩子为什么情绪上低落、行为上孤僻。适当时候,学会示弱,可以像个孩子一样陪孩子疯玩,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三是,原则上抓大放小,不要面面俱到“侵占”孩子的地盘,不要越俎代庖成为包办父母,需要让孩子多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哪怕犯错也会让孩子成长历练。当然,更不能打骂孩子,这样不单让孩子害怕,也会让孩子学会打骂待人;也不能对孩子大喊大叫,这样会让孩子慢慢对外界关闭交流的通道。
四是,实在不得已想要强势、要发脾气的时候,或尝试先停顿一下,深呼吸3-5次,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和;或转移一下注意力,快速离开现场,喝杯水也行,上洗手间也好,都好过直接情绪输出伤害孩子。
五是,参考暴雨的四级预警信号,制作一些亲子情绪卡片,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如掏出蓝色卡片,表示初有不适;掏出黄色卡片,表示不适感在渐渐提高;掏出橙色卡片,表示即将忍无可忍;掏出红色卡片,表示要马上离开现场。这些情绪卡片一式两份,孩子一份,妈妈一份。可以妈妈、孩子向对方单独掏出卡片来示警,也可以双方都掏出来示警,引起对方注意,这样会减少亲子冲突,减少妈妈发火的机会。
本报记者
老师简介:
曹泽能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已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8年,辅导各类心理咨询案例达11000人次以上,曾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金奖、2011年珠海市政府优秀技能人才三等奖。
心理师-曹泽能手机:1332665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