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2022-03-17 10:08:15)
标签:

珠海帮达心理

珠海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珠海市心理咨询

珠海心理曹泽能

珠海心理医生曹泽能

   今天的《珠江晚报》校园周刊“教子有方”栏目,有“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的心理点评. 


    专家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爱、自我观与自信


  案例


  家长:


  孩子读中学了,总是很敏感,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什么都做不好,无论我们怎样鼓励她、肯定她,给她摆事实、讲道理都不管用。我上网查询了一下,说这种情况叫“低自尊”。请问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分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


  家长,您好!所谓“低自尊”,是指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自我认知以及赋予自我的价值,都处于低下的不健康水平,从而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评价过分敏感。换而言之,低自尊就是对自己认知消极和要求严苛,自我贬低、夸大自己的无能,将外在的现实压力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攻击模式,从而恶性循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难受。


  低自尊的人通常会表现在四个层面上:


  一是思维意识上,过度重视自身劣势,习惯性忽略优势,总认为自己无用、无能;没有明确立场,不敢勇敢表达内心意愿,害怕得罪人,害怕承担风险;总爱怀疑世间的美好与意义,经常发现事物的灰暗面,容易放弃事先的约定;坚定地开展自我批评,过度自我反思,譬如您孩子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实际情况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糟糕。


  二是情绪情感上,容易悲伤、羞愧、无望、沮丧,陷入“孤立无援”的模式;不断怀疑别人的爱,很难相信别人会真正爱自己,会放大别人疏忽的蛛丝马迹,而疑神疑鬼折磨别人;习惯敏感与“自作多情”,看到他人不愉快,常联想是自己的责任,如“同桌今天很沉默,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三是行为结果上,口头禅是“抱歉、我真的做不到”,不畅所欲言,不表达合理要求,避免冲突与挑战;不敢做冒险的事,害怕未知因素带来的不安全感,只会做重复与含金量低的事;朋友少,交际少,对外彬彬有礼,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度重视他人的眼光、看法,总感觉自己处在他人的关注中,如同您孩子“总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四是身体动作上,会折射很多非言语信息,如走路不自然、微驼背、爱低头、不与人目光对视、眼神缺乏光泽、说话声音细小、手脚扭捏等。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通常来说,低自尊的形成有三种可能性:


  一、出生在缺乏温情、盲目教育的家庭。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做错事、遇到挫折时,父母一方或双方,以及抚养者(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不是就事论事进行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因为这件小事的不成功而否定孩子,过度批评伤害到孩子的人格,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例如,有的家长会说:“又没考好?你真的好差劲!”在这种消极氛围长大的孩子,久而久之会内化大人的观点,认为自己确实不够好,没有价值感,抗压能力弱,很难树立自信、安全感和建构健康的自尊体系。也许有的父母认为,以前不懂教育,现在改了,为什么孩子还是这样?其实,孩子已经产生并习惯了一种思维与行为模式,后期再调整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所谓“三岁看大”实则是这种思维模式的强迫性重复。


  二、阶段性遇到不太友善的校园环境。当孩子脱离家庭,进入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就会成为最能影响孩子的环境,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受到的环境影响越大。有的老师因教学方法、性格特点的不同,会体罚学生、侮辱式批评学生,让孩子刻骨铭心,深受其害;有的学生之间也会拉帮结派搞“排除异己”,欺凌同学使对方落下心理创伤,对原本胆小怕事、落单孤僻、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三、自身没有持久的努力行动,又不能接纳自己的现状。人人都会对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有的人因为早年的失败经历固化了消极的核心信念,经受不起批评也承担不住表扬,会用外在的自恋、强势、攻击、辩解来保护自己脆弱敏感、不成熟的内心。他们很少从改变现状的行动入手,或没有持续的有效行动,总有各种理由,既在乎别人的看法,又理所当然地做行动的侏儒。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建议


  第一,家长要从细微处培养孩子的自爱、自我观与自信。自爱是自尊的基础,父母可以从衣食住行不同层面告诉孩子,生而为人是值得被爱与被尊重的,父母也非常爱你,之前你感受的爱比较少,是因为父母不懂表达,但并非父母不爱你;自我观是自己看待自己的态度,如果对自己的期待是乐观的,就会聚集向上的内在力量,如耐心启发孩子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引导孩子学会趋利避害思维;自信是一个人自尊的第三大支柱,我们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内部心理对外部客体的心理投射,实则与别人的关系并不大。当看到自己的优势资源,当自己的付出获得别人的认可,就会提高自信。因此,父母可以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多陪同孩子去做公益。


  第二,多从身体上、情感上、逻辑上三方面与孩子互动。在身体方面,可让妈妈多多拥抱、抚摸孩子的身体,通过身体的密切接触会让孩子慢慢找到婴儿的感受,增加安全感;在情感上,多理解、支持、陪伴孩子,适度满足她的心愿,滋润她的心田;在逻辑上,多与孩子细心沟通,协助孩子建立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逻辑,看到事物的本质与联系,而非表象,从而调整自己的核心信念,合理评价自己的标准与期望,再客观对待别人的评价。


  第三,鼓励孩子制定简单容易达成的小目标,譬如按时写完作业、不拖延洗澡、少玩手机等,每次完成目标后,让孩子进行自我奖赏。此外,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一次拒绝别人,或与人意见不和时大胆地和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渐渐勇敢起来,少些畏手畏脚。


  本报记者 张景璐 实习生 赵姝婵 整理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往期回顾:


孩子学习“喊苦喊累”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热心助人不被同学理解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父母该怎样“正确”批评孩子?(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开学了,孩子没收心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二胎后为何老大变敏感了?(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孩子爱和“差生”交往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年终总结?(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老师简介:


曹泽能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已全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8年,辅导各类心理咨询案例达11000人次以上,曾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金奖、2011年珠海市政府优秀技能人才三等奖。


心理师-曹泽能手机:13326651322

                      微信: czn13326651322

中学生“低自尊”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泽能点评)

       长按二维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