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怀疑过刘翔临赛最后时刻伤退的合理性,真实性。竞技体育,本来就充满了变数和突发,不然也不用现场比了,靠世界排名定座次就行了。所以刘翔带伤参赛,不到最后一刻不言退,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能理解,想获得个运气,侥幸成功,能理解。
但是刘翔的脚毕竟也是肉长的,有神经,会痛,意志不能控制的神经传递的痛。比如膝跳反射,比如瞳孔因为光而收缩。所以,一脚蹬出撕裂之后,他没办法继续跑下去,不是意志,更不是品质问题,如果侥幸心里不算的话。但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之前,他并不知道必然是这个结果,或者说宁愿选择赌一把。其实不仅是刘翔,伦敦奥运上,一位韩国举重男选手也是带伤上阵,明知道未必成功,还是放手一搏,连续三次试举都失败了。都是在刚要举起的瞬间。但是没人质疑他,我想尤其是他的国人,会因为他的坚持而感动,而不是怀疑和谩骂,不会质疑他是因为商业原因而临场去自不量力。
刘翔也一样,说因为商业原因而选择表演悲情一幕,我是绝对不相信的,因为事实证明他会因为这最后的坚持而受质疑,这对他的商业影响力没有任何好处。他的团队不可能不预见到这一点。而有些人非要往这上面去贴,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质疑有道理而进行的猜测而已。靠推论而不是证据本来就是站不住脚的,以真实为生命的媒体人更不应该随便下结论。
看看刘翔的伤脚,我也绝对能理解他爸爸不忍心面对的心情,换作是你们自己的孩子会怎样?伤成这样还要承受那么多的恶意中伤和诽谤,于心何忍。不久前带两位年轻人在三亚凤凰机场吃肯德基,工作人员也都是年轻人,进来一帮上海口音的女游客,因为赶时间,在收银台前大呼小叫,催促着订餐,又对工作人员需要等待的解释十分不满,态度很恶劣。我带的小孩子之一就感叹,她说她上大学时曾经在麦当劳打过工,感触最深的就是有些顾客,一花钱成了消费者就不把他们这些员工当人,呼来喝去或者弄脏环境毫不体恤,下雨天顾客在车里叫外卖,怕淋雨开很小的车窗下来,却不顾端着餐盘的她们全身被淋透。她说就是不把别人的孩子当孩子的感觉。想想也是,那些年轻人很多是学生出来打工的,也不过20岁左右,就算他们进入的是社会角色,难道就不需要丝毫的爱护与怜悯心了么?
因为我不同意刘翔伤退的阴谋说策划说等等,有朋友说我太善良,总把人往好处想。但是我想说的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宁愿把人往好处想,而且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往坏处想呢?
(这是一篇旧闻,刘翔退役了,把它找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