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思最解是乡食

(2012-01-11 20:26:21)
标签:

杂谈

   今天收到了小文的商委红肠。包装是破损的,里面还剩了一小截儿用棉线扎着的肠头儿,在三亚中通快递的营业室,离老远儿,那独特的香味就已经浓浓的飘出来了。顺便鄙视一下,逢年过节,哈尔滨的快递寄肠很是危险,以前也有过寄肠被撕开包装偷几根然后又封上的经历,那些小蟊贼们,认准了香肠零着偷收件人无可奈何,所以一双双贼眼盯住了寄肠的包裹,已经不是偶然了。有些不快,不因为几根肠,是因为那是小文好不容易排队买到的限量红肠,浓情厚意裹在红肠的香味里,很珍贵,一定是要过年才会吃的。

   对我来说,乡思的味道都是香的。以往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生命中最好的20多年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离开后更多是不舍。不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吃,在于味道。走出哈尔滨,才发现,在哈尔滨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美食,竟然都是哈尔滨独有的,在外面,不管怎么号称地道的东北饭店都无法还原。其中就包括哈尔滨红肠。哈尔滨的薰酱类肉食,酱骨架,酱猪手,松仁儿小肚,干肠红肠,是无论哪个比较大的超市副食店都要设专柜的。在哈尔滨,买点塞克面包、大列巴,纯粹的粗麦的香气,就着红肠,咖啡,就是一顿早餐了。也可以买点混了葡萄干松子的果仁面包片,再加点红肠小肚或者熏肉,番茄酱,自己做三明治,再喝点牛奶,也是美食。如果还馋,也好办,道里、南岗,中心地带随处都可以找得到大大小小的俄式西餐厅,罐牛、酸黄瓜,苏波汤,再来点红酒,或者就来点咖啡配点小吃,不算是小资情调,这是许多哈尔滨人的家常过法。

   中餐就更多了,风味杂糅的大馆子不算。就说本地小店的家常凉菜,大拉皮儿,干豆腐炒尖椒,鱼香肉丝,水爆肚,大骨棒,血肠五花肉炖酸菜,杂粮窝窝头,土豆磨糊包酸菜馅包子,再配上火辣辣的小烧儿或者冰冰凉的大哈啤,想想都馋。很家常的东西,但是离开哈尔滨,就再也吃不到正宗的了。

   有时候就会想念,红肠,粗麦面包,黑豆蜜果酒,酱骨架,哈尔滨的扒鸡。

   所以,那些实在的亲戚朋友,惦记我也总体现在吃上。回去一次总是连吃带拿。回不去的时候也没关系,善解人意的小文同志,已经给我邮了无数的商委红肠了。一位在三亚发挥余热的老领导,竟然有一次给我带的是哈尔滨生猪肉,一块大排骨,密封好的扒鸡。真难为他拖着病老婆带的那么大箱子的行李。

   也理解了在海南在三亚那些候鸟们,他们每年冬夏交替南北长途飞行,颠簸辛苦,不会仅仅因为海南的夏季炎热,那一份浓浓的乡思,家乡的味道,也是极大的动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