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和董宝珍他们挺茅台的那些理由,实话说我是赞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我喜欢两面的看问题,变化的看问题。这是我为什么用“阴阳鱼”的网名原因。万物都存在两面性(阴阳),推动万物运行的力量总是不断转化(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正面的因素我就不重复了,反腐也不重复了,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直到2012年,也许是潜伏在内心的茅台情结吧,开始再次关注他,并用10%的仓位配置了他。但从下半年起我对白酒行业起了疑心,并与2012.9月转载了<</SPAN>白酒的骗局>大意: 如果长期存放的是好酒,何以前人无人提及也无古酒流传下来?事实上,所有的年份酒都是骗人的,尤其是10年以上的年份酒或年份原浆,更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喝酒的人迟早会明白,存放越久的酒越没酒味。投资年份酒更是超级骗局。……道理很简单,我们看过无数传世的名画,数百年上千年仍然价值连城。但谁见过传世百年的白酒?
--我是非常赞同此文的,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分析,酒内有发酵菌的话,酒的保存期一定是有限的。而且,聂卫平等也都说过50年的酒,难喝。
到了2013年3、4月我就比较确定白酒的行业问题了。
于5月博文《万有引力与白酒》
一、最让我不喜欢的是,白酒业绝对是刚刚经历了一个行业的高峰。理由论据-小学生的问题,略。
二、最让我不放心的是,万物皆有自己的定律。商业不例外,白酒业也会不例外。看看让我心动的财务数据:N个酒企净资产收益率40%+,毛利润率50%+,净利润率40%+,(这还是均摊的利润率,而高端白酒毛利润80%+,像茅台基本就是10倍的暴利,基本超过贩毒,达到抢银行的水准)。如果商界的万有引力发挥作用,应该不是如果,虽然不像确定猪不会飞那样确定,我基本确定规则会有效。什么规则?中学生问题,略。
注:别和我说奢侈品如何,奢侈品也不是会飞的猪。法拉利、LV、普拉达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就20%+,净利润率也就20%+-。烈酒企业保乐力加净资产收益率也就10%+,净利润率也就10%+。
于4月博文《茅台与李宁》
09年就看好李宁,一直觉得不太便宜,就没有下手,结果一直涨到30多元,我仍然看好,还是因为太贵没有下手。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目前的4元钱,这在2010年是无论如何发挥想象力也不敢想的事情,就是11年跌倒15元时候也是打死也不信会有今天的4元价格。这就是恐怖的市场的力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茅台(白酒)的市场在最根本的地方和当年的李宁是一样的-行业顶峰,所有人都乐观,所有企业都盈利,所有企业都扩产,到处都在开专卖店。而且去年的白酒业的疯狂远胜于当年的李宁们。
茅台好于李宁的地方是:品牌层次差别极大;商品保值和贬值;但是茅台也面临着李宁没有面对的政治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结论:虽然茅台们看着便宜的诱人,但我不敢预测白酒业会如何发展,股价何时到底,但是我认为市场的力量还未完全施展,时间上更是不足。敬畏市场吧,怀着卑微的心态继续观望吧!
补充一个论据:上市的白酒业普遍的毛利润高于50%,净利润率高于40%,这个在经济学中我想属于脱离地球引力的一种状态,这个状态不是不可以有,但不可能长期存在.在这种暴利之下,企业必然扩大生产,扩大生产必然消灭暴利。
(普拉达,LV,法国红酒的净利润率基本上20%就是一大关,基本在30%以内)
我再补充一些市场上不流行的观点:
关于管理层,略。
有机米-我没看到有力度、权威的解释。
塑化剂-略。
酒文化-现在的酒文化是粗俗低劣的,将来高档的白酒,一定是品,而不是拼。
法律上近几年来开始疑罪从无,我双脚都赞成;但是关于投资,我是疑罪从有。
关于茅台投资者出现的问题:
①用望远镜和显微镜来确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惜市场永远是对的。
②大张旗鼓的发布看好的言论,为了脸面最后致自己于死地,不得动弹。---如果是为了粉丝、基民这样做,只能说是对市场还不够了解和敬畏。
我不是茅黑也不是茅粉,我更擅长工业领域的投资,希望和关注茅台的投资者共同解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