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语言星球》观后感
这些天,我通过老师的介绍观看了几部关于语言的纪录片,其中有《语言星球》、《疾病起源——阅读障碍症》以及《身体语言的秘密》。在这几部纪录片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语言星球》,下面是我观看后的感想。
在纪录片《语言星球》中,它一共用了四集来述说“语言是一个怎样的事物”。
在第一集中,讲述人史蒂芬带我们探索了语言是从何而来的,并且探讨了为什么只有人类才具有语言沟通这一能力等问题。首先具有语言能力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显著区别,但是史蒂芬却问“为什么灵长类动物不能做到像人类一样发展语言,如类人猿,毕竟它们算是人类的近亲。而著名生物进化学家托马斯洛认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事物都在发展,但像类人猿的灵长类动物离发展出语言还很远,因为它们在发声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并且它们不能做到在自然状态中对话,它们发出的声音会随情绪而变化,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仅仅满足自身的需求。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在5岁前都具有语言天赋。但这样又衍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风会对说话有影响?语言对生理结构的变化是否有影响?
史蒂芬拜访了目前发现新的理论的遗传学家沃尔夫冈恩纳德博士,这新的理论是我们的说话和神秘的叉头框P2基因有关,这叉头框P2基因位于人类第7对染色体上。这是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的,而黑猩猩的叉头框P2基因仅仅与人类有两处氨基酸的组合差异,与老鼠也只有三处不同。这正好说明了基因对语言的作用。
在第二集中,史蒂芬探索了语言和口音如何界定我们的身份,而地球村的形成又是怎样影响着地方语言的传承的问题。口音是由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所决定,并且作为人类听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这样的话,语言的差异是否会影响不同地方的人的思维方式吗?斯坦福大学的语言学教授雷拉波拉狄特斯基研究了语言对于塑造人的思维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她认为言会影响人们描述世界的方式和体验。全球目前大概有7000种院,但到本世纪末,只有1000种能被保留下来,语言的小王对文化和历史会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第三集中,史蒂芬探索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字,文字作为人类口语的补充,有利于我们把历史传承下去,怀念过去,放眼未来。而在第四集中,史蒂芬去探索了语言文字的最高层次——文学。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能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提供精神动力。
看完了这四集的《语言星球》,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妙。我们每说一个字,都要带动面部的70块肌肉才能很准确地说出来。无论是国际通用语还是小语种,语言都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看了这部纪录片,我终于知道了语言到底从何而来,语言到底会对人类有怎样的影响,虽然并未能好好把这些问题解答,但是最起码我现在知道了语言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看完之后,涨姿势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