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窄化,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窄化过程同时表现为对窄化对象的感受性增加、敏感程度增强。被窄化的对象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形无形物质、人脑思维逻辑的精神产物、躯体感受体验等。从人体感觉窄化的过程似乎可以看出,窄化是我们感觉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窄化使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推而广之,大脑思维发展的过程、对事物认知的过程、对情感感受的过程,同样存在着窄化的过程,同样是对外部世界的适应的结果。窄化的过程,是一个建立和丧失的过程,伴随窄化的一定是丧失。适度的窄化使人们注意力集中,专注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能够对这些方面产生较为深入的认知、感受和体验。同时,窄化必须建立在一定泛化的基础之上。过度的窄化可能导致感觉的失真,观念的固守,思维的僵化,认知的失调等,会对一个人的生存形成危害。
异族效应是知觉窄化的一个典型现象,异族效应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帕斯卡里斯等人的实验解释了什么是“知觉窄化”和“异族效应”。一些研究表明,在我们知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普遍发生了知觉窄化,丧失了这种分辨异族面孔的能力,这也符合进化的需要,即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我们更多的生活在同族中,所以自动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成人对人脸的识别优于对非人脸的识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