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011-04-20 15:38:02)
标签:

少儿

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

教育过程

杂谈

分类: 分享的资料
分享者:15号 胡宝华
分享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张建兴
       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是建立在发生认识论基础之上的, 并分散在他一生的研究和丰硕的著作之中。本文从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角度, 对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方面进行概括, 把皮亚杰的学习理论、道德发展观、教育过程、教学原则等教育心理学思想同我国教育改革进行结合, 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对生物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的研究, 创立了他自己的发生认识论, 形成了其独特的认知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活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认知发展理论中, 皮亚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对知识、动作、经验等的理解。他根据认知结构的质的不同, 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感觉运动阶段( 0~2 岁) 、前运算阶段( 2~7 岁)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 、形式运算阶段( 12、13 岁开始) 。他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认知结构具有不同质的差异, 后一阶段的发展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阶段论思想, 皮亚杰提出教育、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学习心理
       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也是教育心理学中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皮亚杰在认知发生论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观,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 1) 活动学习,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产生于动作, 随着儿童机体的生长发育, 他们的行为动作就越复杂, 思维水平就越高, 因而儿童学习的根本途径是自己的活动。( 2) 主动自发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 而是主动、自发地参与。( 3) 合作学习, 皮亚杰认为儿童与别人的合作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要求儿童在合作中相互切磋, 共同提高。
3.教学心理
       皮亚杰关于教学心理学方面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中, 其中主要包括教育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三方面。皮亚杰没有直接论述过教育过程, 但他强调教育过程必须与智力发展阶段相适应, 即教育过程具有阶段性。关于教学原则, 皮亚杰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其中包括: 智力优先原则、准备性原则、兴趣诱发原则、主动操作原则、互助协作原则。关于教学方法, 皮亚杰认为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五种: 因材施教法、活动教学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伴交往法。
二、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一生潜心研究, 在其繁多的论著中蕴含着心理学、哲学、生物学、教育学以及学习论等丰富思想。在他一生的研究和论著中, 虽然直接关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论述少之又少, 但我们仍可从其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中提炼出许多真理性的闪光点。而这些教育心理学思想, 无论是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教育改革, 还是对处于教学一线的工作者都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作用。
1.重视学生的活动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 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活动的环节,是提高其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品德素质的重要举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活动, 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通过实际活动,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一方面, 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 即书本知识, 还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的支持, 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积累起来的直接经验, 为掌握书本知识打好基础, 并能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活动提高思想认识, 把各种道德规范转化为品德, 达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主要任务是学习, 那么学习效果如何, 直接与学生的积极性有关。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效果;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积极的心态下奋发向上, 努力拼搏, 不断取得学习佳绩。皮亚杰强调活动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重在辅导学习方式, 实际上就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环节仅仅只是外因, 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赖于学生这一内因的主观努力, 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不可偏废, 加强师生合作, 共同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3.注意适时性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效果受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年龄的儿童, 身心发展水平不一样, 即使是相同的年龄段, 不同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有差异。教师在组织儿童的学习活动时, 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注意顺序性、阶段性和适时性, 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内容和形式, 提高学习效果。
4.教育教学应注意保持与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同步
       传统教育, 都是由成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知识、组织知识, 而后按照成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儿童学习知识, 这种现象存在于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于家庭教育中。当前我国大力实施的素质教育, 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皮亚杰强调学生主体的内在结构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在教导学生面对问题经过思维学习知识时, 重要的是了解儿童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要有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看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5.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 组织学习内容
       皮亚杰从实际观察中发现儿童随年龄增长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阶段性差异。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 表现出与前后各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他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 儿童的学习要有准备, 教材的结构和顺序要适应认知发展的先后次序, 学校课程教材的难度一定要配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 在确保课程的难度时要经过设计和实验并充分论证。
6.采用适合学生特点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育教学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学校中学生负担过重、厌学等问题存在比较普遍, 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皮亚杰主张对儿童的教学要在活动中进行, 活动是教学的原则。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儿童的动作活动, 仅仅看和听、没有活动的学习, 只不过是口头的学习。教师应提供素材、工具和设备, 让儿童自由操作、摆弄、实验、观察和思考, 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 得出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采用活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7.创建民主环境
       教师要具有正确的角色意识,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形成师生心理相容和学生与学生心理相容的氛围, 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情境, 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方面, 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 不搞以教师为中心、我压你服、唯我独尊的教育模式, 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使其能够独立地分析、判断和质疑,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另一方面,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局面, 使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全面提高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