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1/large/0026mtSxzy7kWHIyXHB4b
聖賢遗址,陶唐释疑,
物傷其类,泜河返辙。
詩曰:
孔子泰山下,不見登封時。
徒有先王法,今為民主思。
思加萬乘幸,禮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兴华空在兹。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唐、張九龄
且説夫子昨日与众弟子上山累了些,竟然一夜未醒,次日起来,与大家吃过早饭,收拾行囊,整备車馬,又与舘驿说些客套的话,便出發了。
众人离了干言村,一路北行,只觉"和風吹绿柳,日暖催花红",明媚天气,心情又好,不知不覚,已到泜河渡口,夫子招乎大家,稍事休息,然後過河。
众人东张西望,饱览山川四野風景,只見子路信步過來道:"夫子且看,这路傍有一石碣,不知何人所竖,上書"古帝堯烧陶處",夫子博学,難道堯曾在此烧制陶器吗?"夫子登高东望,只見陶棚,陶井遍置,有許多陶工繁忙,孔子道:“尔等有所不知,那帝堯乃帝喾之子,黄帝世孙,姓伊祁,名放勋,出生於干言村,自幼聪明,其父甚喜,每覌堯之所為,有帝王之氣,遂常携身邊,加以教导。
堯十三岁,喾令其与乡民燒陶於泜水,制陶時,堯頗费心機,發明了許多新技艺,喾见之甚喜,曰:"汝功绩陶業,不負衆望,就封你為"陶侯"吧"。后堯因功績齊天,道德至大,聲名遠播,遂封“唐"侯。堯從"唐"侯而为帝,是先封“陶"後封"唐",后人咸称為“陶唐氏"。
夫子北指堯山,说道:"此山古为`大麓’,因尧功绩齐天,庶民難忘其德,帝舜為揚其名,遂封帝故里为‘轩辕‘,村西之山为‘轩辕山',封大麓为`堯山',使民立庙,祭祀永遠。
夫子稍停,接着说道:“那帝堯乃聖明之君,千古典范,萬代師表,初肇文明,世人敬賴。钦定历法,順序節令。广凿水井,抵御田陌旱魔;疏理河道,流水盡歸滄海。柏人城設立謗木,广聽民众諫言;禅讓崗(光太岗)三讓帝位,启開民主先河。定都柏人,協和萬邦,首創中華,完壁山河。此帝堯不二之業績也,應不亚於其祖。”
众弟子唯唯连聲:"夫子所言,囊括古今,足見博學,吾等受教了"。
此時,有人催促大家启程,夫子乘車,众弟子脱靴挽袜,随后过河。
行至河中,水漫車辖,不曾想水中一卵石被车轧中,车轮一掀,将一箱竹書翻於波滔,夫子大驚,衆弟子急於水中捞書,上得岸來,路傍有一小山,竖一石碣‘玉石山'三字(即今之孔岗也),遂觅一平坦處,夫子与大家检点书册,未曾丢失,急将书册摆放凉晒,不時翻看。
夫子寻一块大石坐下,歇息片刻,大家圍上前來,子路道:"吾等自辞鲁以来,百般不易,宋国习礼,宋司马谋杀夫子,陈野被困,蔡大夫饿困三日,旧街项橐毛孩戏弄,泜河落水,山岗晒书。真可谓`风刀剑霜嚴相逼’也。
夫子道:"大家不可气馁,天降大任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遠,尔等与吾忍饥挨饿,受尽艰难,在所难免,吾等须备毅力,持坚强,方不負聖贤之望也。"
衆弟子围著夫子,暢论古今聖贤之道,约有一个時辰,众人看看書册已干,夫子命人检点装箱,收拾車马,向行人问了登尧山路径,准备登山覧勝。
忽見北方尘土飛扬,有一人乘马,疾速而至,見了夫子,滚鞍下马,拜伏於地,夫子鄂然,仔细打量,原来是弟子申绩。申绩道:“夫子何往?",孔子道:"赵简子派专使来召,以圖兴霸業,仲由曾说简子残暴不仁,你是晋国人,见闻必广,当了解简子概况"?申绩答道:"窦犨、鸣犊、舜华皆是晋国名士,正人君子,简子各任以要职,不到一年,便将他三人杀害。近来培植党羽,专事练兵,若有人议论,不数日,便大祸临头,是以晋人不敢说他,尽皆掩耳走避。"夫子听申绩这一番言论,顿時兴趣索然,不复言语。
申绩告别,夫子急呼衆人收拾車马,按原路返回。渡過泜河,夫子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渡此河,殆命也夫!"子贡道:"夫子何為做此歌?"孔子道:"汝等看这滔滔泜水,逢高而避,遇下疾泻,那窦犨、鸣犊、舜華三人皆是晋国贤大夫,赵简子不得志的当儿,幸賴此三人的輔助,始得成名,现在得志了,竟然以怨报德,将三人杀害。吾闻"郀胎杀夭,則麒麟不至其郊;竭澤而漁,则蛟龍不潜其渊;覆巢破卵,則凤凰不翔其邑。这就叫‘物傷其类'。鸟兽見了不义,尚且晓得趋避利害,何况是我等呢!"
说完,叫眾人疾速行進,直返卫都。
夫子这一去,与南子相思無缘,有道是:回首已往肝胆裂,當年一眸夢魂消。下一回,要破这两千五百年迷案,"出宿於干,饮餞於言。"
这正是:
浮萍滄海終漂泊,羞向紅顔説報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