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之间的同义关系

标签:
同义关系可替换性场景使用域搭配约束冯志伟 |
在传统语言学中,如果两个词位具有相同的意义,那么,就说它们之间具有同义关系(Synonymy)。这样的定义显然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
在机器翻译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可替换性(substitutablity)来定义同义关系:在一个句子中,如果两个词位可以互相替换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或者不改变句子的可接受性,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词位具有同义关系。这样的定义显然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句子“How big is that plane?” 和句子“Would I be flying on a large or small plane?”中的big和large可以互相替换,而不会改变这两个句子的意义或改变它们的可接受性,我们就说big和large具有同义关系。
不过,如果我们坚持这种可替换性一定要在一切的环境中都具有,那么,英语中的同义词的数量就很少了。因此,我们对于可替换性的要求不能太过于严格,只要求在某些环境下可替换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宁愿给同义关系一个比较弱的定义,这样做比较现实。
可替换性与下面4个因素有联系:
·多义关系中的某些涵义的有无
例如,句子“Miss Kim became a kind of big sister to Mrs. Park’s son.”是可以接受的,而句子 *“Miss Kim became a kind of large sister to Mrs. Park’s son.”就显得有些怪。
其原因在于,第一个句子中的big这个多义词的多个涵义中有older这个涵义,而large这个多义词的多个涵义中,没有older 这个涵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big和large不能相互替换。
·微妙的意义色彩的差别
例如,句子“What is the cheapest first class fare?”是可以接受的,而句子*“What is the cheapest first class price?”就显得有些怪。
其原因在于,fare比较适合于描述某些服务中需要支付的费用,而price通常适合于描述票据的价格,因此,第二个句子中用price来替换fare就显得有些奇怪。
·搭配约束的不同
例如,句子“They make a big mistake.”是可以接受的,而句子*“They make a large mistake.”就显得有些怪。
其原因在于,当描述mistake比较严重时,往往使用big而不用large,也就是说,mistake倾向于与big搭配,而不倾向于与large搭配。
下面a栏和b 栏的搭配是不一样的:
上述短语的结构都是A+N(形容词+名词)。但是,在a栏,argument、tea、table出现在strong之后;在b栏,argument、whiskey、car出现在powerful之后。讲英语的人,不能说*strong whiskey,也不能说*powerful tea,否则,就是搭配不当。
·使用域的不同
使用域(register)是指语言使用中的礼貌因素、社会地位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对于词语使用的影响。使用域的差别也会影响到同义词的选择。
使用域是语言使用中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语言变异。语言环境的场景、交际者、方式三个组成部分,都可以产生新的使用域。
由于场景的不同,可产生科技英语、非科技英语等使用域。科技英语又可以再细分为冶金英语、地质英语、数学英语、物理英语、化学英语、农业英语、医学英语等使用域。这些使用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及物性关系(transitivity relations)和语言各结构等级上的逻辑关系的不同。
由于交际者的不同,可产生正式英语、非正式英语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式或非正式英语等使用域,还可以产生广告英语、幽默英语、应酬英语等使用域。这些使用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气、情态以及单词中所表达的说话者的态度的不同。
由于方式的不同,可产生口头英语和书面英语等使用域。这些使用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句题结构(主题、述题)、信息结构(新信息、旧信息)和连贯情况(如参照、替代、省略、连接等)的不同。
在机器翻译研究中,同义词的意义色彩差别、搭配约束和使用域对于译文的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正确地选择恰当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