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指、同指和复指

标签:
所指同指复制话语模型冯志伟 |
a. I saw the soldiers aim at the women, and I saw several of them fall.
b. The council refused the women a permit because they advocated violence.
c. Sue wants to put the key under the doormat. When she lifted it up, a cockroach quickly scampered across the path.
John went to Bill’s car dealership to check out a Benz. He looked at it for about an hour.
(John 去Bill的汽车经销店去挑选一辆奔驰汽车。他看了它大约一个小时。)
用于实现所指的自然语言表达被称为所指语(referring expression),它指向的实体被称为所指对象(referent)。因此,在上面的话语中John和he是所指语,而John是它们的所指对象。(为了区分所指语和它们的所指对象,我们用斜体表示所指语)。作为一种方便的简化表达,我们有时说某个所指语指向某个对象,例如,我们可以说he指向John。虽然如此,但是读者应该牢记真正的含义是:说话人进行了这样一个动作,即说出he用于表示John。两个所指语用于指向同样的实体被称为同指(corefer),因此上面话语中John和he是同指关系。
自然语言给说话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指向实体的方式。假如你的朋友有一辆Benz汽车,你想提及它。依赖于话语上下文(discourse context),在许许多多的可能中你可以选择it、this、that、this car、that car、the car、the Benz或my friend’s car等。然而,无论在哪一个上下文中你都不可能在所有这些选项中自由地进行选择。如果听话人预先对你朋友的汽车没有任何了解,如果这辆汽车从未被提及,如果这辆汽车并不紧邻话语的参与者(也就是,话语的情境上下文[situational context]),那么,你就不能简单地说it或the Benz。
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于所指语的每个类型都暗含着关于位置的不同的信息,这种位置是指说话人认为所提及的对象在听话人的各种看法中所占据的位置。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看法的总体形成了听话人对正在进行的话语的心理模型,我们称之为话语模型(discourse model)。话语模型包括话语所指实体的表示以及它们所承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