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川西】道孚:莲花古刹惠远寺

(2018-06-30 20:12:04)
分类: 情感世界

                                                            大美川西
             莲花宝刹惠远寺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协德乡境内,海拔3550米,距县城110公里,距八美石林13公里,距康定塔公43多公里,距亚拉自然风景区17公里的惠远寺,藏名为"嘎达向巴林",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因西藏局势不稳而请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避难于此,特拨白银,征地500余亩,修建庙宇、宫殿楼房,寺门正中高悬清世宗钦赐"惠远寺"巨大镏金匾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94e06e018ac64b20818572aa64e3bfa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7822a425a0da464db9e795ac7bea9eec.jpeg

由于天时地利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便降生于此地,从此惠远寺在藏区影响至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8504d321e12e41cc9dab56600575a942.jpeg

惠远寺经3次重建,新建庙宇为宫殿式金瓦顶楼,配以金幢宝瓶,法轮异兽,彩绘历代帝王及战将,各种唐卡画,活佛神像于檐檩之上;浮雕九龙九狮门枋,肥梁胖柱,铺陈富丽;庭院宽敞,布局严谨;楼堂庭廊,和谐得体。殿宇建筑豪华,具地方特色,为康巴建筑艺术精品。该寺现收藏有各种贵重文物多件,寺庙每年为种种祭祀活动念经245天,大的法会有正月的"默朗钦布",六月的"亚却"和十一月的"安却"。每逢法会,各地的信徒都前来朝拜、颂经,热闹非凡。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ebfe7212f84948a1b58097f0a3783ca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1bbfc6b65fbc444fb016e767a0ef793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d72a5f1b19ec48ed81e71d6099e42a65.jpeg

长期以来,惠远寺宗教爱国人士和寺管会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积极在寺僧众和广大信教群众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为维护当地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寺自1982年重新开放以来没有出现过一位僧侣私自出境情况,没有在寺庙僧众发生一起贴反动标语、撒反动传单、散布反动言论等有损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案件和行为的事情。在全州藏传佛教寺庙中树立高举爱国注意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榜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39d96940df164d349ed7fb43a5ba82a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e5911ab3d2ed4d76b76cb1fe0961aad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c3ee84618a6544eaa3fb12af94481d8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0e7e1de1b9144b0792c943467625b5bc.jpeg

培养僧侣方面,刚入寺者先在寺院学习藏文基础知识,然后学习基础性经文及语法、书画等。经文达到一定水平后,有少数到拉萨哲蚌寺、阿坝州阿坝县嘎地寺、石渠色须寺、塔公佛学院等进一步学习深造。为了僧侣不必去远方他乡求经学习,该寺特从石渠色须寺和昌都扎亚寺请出来格西贡秋老师为广大僧侣授佛学知识,这样就能打消僧侣私自出境求学的念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d05a0c4740b74d60b3a3950715e46d5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e680bbe79882476290db30ca4a755f7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c469eddd22c24d1f9a2dc5737a17837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3/0e55ae92e2344b8cbfb061a283832e1a.jpeg


http://s10/mw690/001gl5Xsgy6KurBA7QR39&690

川西行之——莲花古刹惠远寺

在八美镇附近,有一寺庙叫惠远寺。该寺规模不大,建筑用材也较粗糙,香火也似乎不旺。据说该寺是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为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避难而特款修建的行宫。寺门正中悬挂的是清世宗钦赐的“惠远寺”镏金匾额。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也是在该寺附近降生的。

入寺参观,喇嘛们已下课。只有几位小喇嘛坐在寺院草地上吃着小吃,可见寺规也是不太严的。

http://s12/mw690/001gl5Xsgy6Kus0wCmL1b&690

http://s15/mw690/001gl5Xsgy6Kus9rKCGce&690

http://s5/mw690/001gl5Xsgy6Kusm3UjOf4&690

http://s9/mw690/001gl5Xsgy6KuswFIJq68&690
http://s14/mw690/001gl5Xsgy6Kw8QMM7b3d&690



道孚一带的藏族民居非常有特色,其结构式样与新都桥那边有明显的不同,后面后提到。

http://s6/middle/571caeb4gb5c5a45821c5&690

http://s14/middle/571caeb4gb5c5a5c147bd&690

从我们身旁策马跑过的藏族小伙。

惠远寺

http://s9/middle/571caeb4gb5c5b38611d8&690

从八美转往丹巴方向过去9公里再向左手方向下去2公里就到了惠远寺。路口有路牌。下303省道后不远就看到惠远寺大门两侧那一长排漂亮的白塔了。

http://s3/middle/571caeb4gb5c5b9d705a2&690

泰宁惠远寺碑记

同治四年九月制。内书惠远寺建造历史。惠远寺内有石碑六座,为雍正、同治时期所刻,记载的是皇帝与亲临其境的文武官吏,对其建寺沿革,平息番乱,触颢赋诗的内容。是惠远寺珍贵文物。

http://s10/middle/571caeb4gb5c5bbff9519&690

惠远寺位于道孚县协德乡、303省道八美至丹巴方向的一处山间小盆地内,距道孚县城89公里,距亚拉自然风景区17公里。

惠远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又名噶达强巴林,是清廷拨专款为七世达赖喇嘛葛桑嘉措避准噶尔之乱住锡而建造的(所以有惠远寺是全部藏传佛教寺庙中唯一由国家拨款建造的说法)。占地500亩,内外围墙三层。

寺门正中高悬清世宗钦赐惠远寺巨大镏金匾额。大殿正门一侧雕刻有九龙九狮:九,阳数之极;龙,象征皇帝;狮,象征藏传佛教领袖。拥有九头狮子标志,标志惠远寺享有佛教界九龙九狮的崇高尊位。在康藏地区,只有理塘的科尔寺并享九狮的资格,拉萨布达拉宫的地位才只有七狮,可见惠远寺在藏区地位之高。惠远寺曾作为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行宫,第十一世达赖喇嘛珠喜措降生于此。

惠远寺的所在地被称为风水宝地:盆周的山形浑圆,多有柔和的皱折,犹如盛开的莲花,惠远寺位置就象莲花中金黄色的花蕊,十分吉利。盆地内溪水涓涓,周围有森林牧场,附近有村舍农田,地势平坦,风景秀丽。山门两侧建有75座小佛塔,从公路上眺望,十分壮观。寺内有多棵古白杨,增添了古刹气氛。

我们的车沿着一条小路一直抵达惠远寺大门口,正在犹豫哪里泊车的时候,寺内走出一位僧人大开寺门请我们进去,并不收任何参观费。实在是一处很有品格远离铜臭的上佳寺庙。现在藏区很多寺庙,特别是西藏的一些寺庙,已经很认钱了:门票动辄四十以上,一些大殿明文告示,给钱就可以拍照。看到僧人们坐在佛像前忙着数钱的情景已不新鲜,连供奉的佛像手中都插满了钱……。相比之下,惠远寺让你耳目一新,寺风非常纯正,真是远离尘世的一方净土。由于七世达赖曾驻锡于此,复为十一世达赖降生之地,其声誉不但遍及整个康巴,而且远扬于西藏。这就是我选择这个地方做为重要参观地的缘由。实地看过,果然寺风纯正,不辱九狮之尊

惠远寺里面有很多院落,我们顺着小路先来到这个院子。走进院门后看到,院子中间是一个很大很平整的空场草地,草地上绿草茵茵。迎面最里端是寺庙主殿,墙体主色调为黄、白、红。这是藏传佛教寺庙的主基色。色彩鲜明沉稳,色调搭配适度,是藏区寺庙的经典文化之一。http://s9/middle/571caeb4gb7d30fe33fb8&690

在大殿两侧沿着院墙围绕草地有一圈连排的两层红色木屋,那是寺庙的僧舍。我数了数,大概每边上下四十间多,两边至少九十多间。如果每间住四个人的话,至少能容三百多僧人居住。藏区的寺庙对僧人管吃管住。大殿院子四周是僧人们住的僧舍,长廊似的红色木屋,环绕院落和草地而建。左右各40余间,上下两层至少九十间,可供300以上僧众居住。

http://s3/middle/571caeb4gb68bf464d712&690

刚结束诵经的年轻僧人们拿着经书回到僧舍。

http://s4/middle/571caeb4gb68bf46dd993&690

几位僧人主动邀请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大殿,非常友好。

http://s4/middle/571caeb4gb68bf48a9823&690

热情友好地邀请我们去参观大殿的年轻僧人们

http://s5/middle/571caeb4gb68bf4aa5cd4&690

我们跟着引路的僧人向大殿走去,抬眼望,大殿外墙上方有一片棕红的区域,那种色调非常沉稳、庄重、大方,我很喜欢。那是用藏区特有的鞭麻草杆压实垒砌再涂上天然锗红染料后形成的。在布达拉宫能看到大片红色的鞭麻草墙,沉稳的棕红草墙与洁白的雪墙相衬,真是漂亮。

左面,墙头上端立的一个明黄色建筑装饰造型非常抢眼,不知象征什么的。

http://s2/middle/571caeb4gb68bf4be6d71&690

右面余光处,一个小精灵扑着翅膀一跃而起在我头顶上方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给眼前这沉稳的静谧世界平添了几分动感。

http://s2/middle/571caeb4gb68bf4c8d6f1&690

走到廊下,主人们去午休了僧衣留在这里小憩。

http://s5/middle/571caeb4gb68bf516ad44&690

彩雕浓妆的殿门,非常具有艺术感。

http://s14/middle/571caeb4gb68bf5293f2d&690

步入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彩绘的粗大立柱。

http://s15/middle/571caeb4gb68d68fa2c2e&690

立柱上方悬挂着一排精美的唐卡。

http://s13/middle/571caeb4gb68bf43fe0cc&690

从头顶上方高高垂下的明黄色佛帐。

http://s12/middle/571caeb4gb68d15b8612b&690

释迦牟尼佛祖铜像,做工精细。

http://s15/middle/571caeb4gb68d15d350ce&690

高大的强巴佛铜像

http://s16/middle/571caeb4gb68d15dd583f&690

千手千眼观音铜像,在我眼中象征智慧与无所不能。有资料这样解释观音的手:

1)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2)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3)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4)宝手,为众官位者;(5)宝箭手,令善友早相遇;(6)净瓶手,为求生梵天者;(7)杨枝手,除种种病难;(8)白拂手一切恶障;(9)宝瓶手,为调和眷属;(10)盾牌手,辟一切恶兽;(11 )钺斧手,除一切王难;(12)髑髅宝杖手,役使一切鬼神;(13)数珠手,能得一切佛接引;(14)宝剑手,降伏一切鬼神;(15)金刚杵手,摧伏一切怨敌;(16)铁钩手,能令龙王拥护;(17)锡杖手,慈悲覆护一切众生;(18)白莲花手,成就种种功德;(19)青莲花手,为生十方净土;(20)紫莲花手,能见十方诸佛;(21)红莲花手,能令生天;(22)宝镜手,成就大智慧;(23)宝印手,成就大辩才;(24)顶上化佛手(二手),为得诸佛摩顶授记;(25)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及鬼神爱敬;(26)宝箧手,能得土中伏藏;(27)五色云手,令速成佛道;(28)宝戟手,能辟除怨贼;(29)宝螺手,号召天神;(30)如意宝珠手,能令富饶;(31)绢索手,令得安稳;(32)宝钵手,令身体安稳;(33)玉环手,令得仆役;(34)宝铎手,令得上妙音声;(35)五股杵手,能降伏天魔外道;(36)化佛手,生生不离佛;(37)化宫殿手,生生在佛宫殿中,不受胎生;(38)宝经手,令博学多闻;(39)金刚轮手,直至成佛终不退转;(40)蒲桃手,令稼谷丰收。以上是经中所说。一般再加麦穗手、羯磨轮手、宝矛手、宝锤手成四十八臂。

http://s11/middle/571caeb4gb68d1629ac7a&690

大殿外廊上的佛教护法四大天王壁画。

佛教的护法神,是佛教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居须弥山琉璃地,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居须弥山水晶地。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居须弥山白银地,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http://s12/middle/571caeb4gb68d1647c5db&690

这幅壁画上部是一派祥和的天堂,下部是硝烟滚滚的战场。

http://s1/middle/571caeb4gb68d166834c0&690

六幅轮回图

http://s13/middle/571caeb4gb68d168f40ac&690

http://s14/middle/571caeb4gb68d16bf5aed&690
佛殿壁画
院落中的草地上,坐着几个年纪不大的僧小伙,有的在捧书静习佛文,有的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一看我们冲他们举起相机,马上捂住脸,从衣缝中偷看我们。

这位戴黄帽穿大红僧衣的僧人显得粗纩大方。

格鲁派,因僧人戴黄色僧帽而俗称黄教,中国藏传佛教的主要派别。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个,公元15世纪时才兴起。它一兴起就迅速取代了其它各教派的地位,成为后期藏传佛教的唯一主角,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它具有任何教派都无法达到的重要地位。学修并重、讲修并重的学风使其成为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派别。由于最晚出现,它几乎吸取了以前诸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的各种教法。达赖和班禅都是格鲁派的,宗哈巴的弟子。著名的黄教寺院(格鲁派)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位于拉萨附近,合称拉萨三大寺),与扎什伦布寺(位于后藏的日喀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合称格鲁派六大寺。

http://s8/middle/571caeb4gb68d8d641ac7&690

这位僧人显得有些文静羞涩。

http://s4/middle/571caeb4gb68db6368ae3&690

这位伏在墙头上望着我们,模样很憨厚。




http://s3/mw690/0026mczVzy7lFEGGK1s22&690

http://s16/mw690/0026mczVzy7lFEGzjm7ef&690

http://s11/mw690/0026mczVzy7lFEH5jWWda&690

http://s10/mw690/0026mczVzy7lFEH2zbzb9&690

http://s4/mw690/0026mczVzy7lFEGQwdJ93&690

http://s15/mw690/0026mczVzy7lFEHlHiuee&690

http://s3/mw690/0026mczVzy7lFEHkRXk02&690

http://s9/mw690/0026mczVzy7lFEH8uYU68&690

http://s15/mw690/0026mczVzy7lFEHG92ude&690

http://s10/mw690/0026mczVzy7lFEHEctj79&690

http://s2/mw690/0026mczVzy7lFEHrcNbb1&690

http://s5/mw690/0026mczVzy7lFEHXpYg94&690

http://s5/mw690/0026mczVzy7lFEHX8huf4&690

http://s2/mw690/0026mczVzy7lFEHKbvPe1&690

http://s8/mw690/0026mczVzy7lFEIgYkve7&690

http://s12/mw690/0026mczVzy7lFEIfSEHbb&690

http://s8/mw690/0026mczVzy7lFEI6ECP57&690

http://s8/mw690/0026mczVzy7lFEICLP167&690

http://s12/mw690/0026mczVzy7lFEIBFX54b&690

http://s11/mw690/0026mczVzy7lFEIEVsef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