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诗评)
(2016-03-18 12:25:33)春天去哪儿了
一、
一道封杀令
就地封存
冬眠的秘语贴在额头
停止生长的大河
只有鱼儿睁着眼睛
“春天去哪里了?”
一群无家可归的叶子
街角啜泣
一棵老树
翘望失联的春天
二、
他走的时候
老树一身盛装
归来时
皴裂
枝条颤抖
浪迹天涯的故人
这带着久违气息的暖意
至此
北国的初春
构思长篇巨著
诗歌的创作和欣赏过程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诗歌是想象的果实。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叶子的诗歌《春天去哪儿了》,从中体会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作者的想象和读者的想象审美互动过程。
这首诗分为两节,第一节由两段组成,我们读了就可以意识到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拟人需要想象,但需要强调的这首诗歌在拟写过程的超常想象。下面先看第一部分——
一、
一道封杀令
就地封存
冬眠的秘语贴在额头
停止生长的大河
只有鱼儿睁着眼睛
“春天去哪里了?”
一群无家可归的叶子
街角啜泣
一棵老树
翘望失联的春天
二、
他走的时候
老树一身盛装
归来时
皴裂
枝条颤抖
浪迹天涯的故人
这带着久违气息的暖意
至此
北国的初春
构思长篇巨著
在第一段中出现一个“他”,我们不可单纯理解为作者虚构的人物,实际上这个“他”指代的是“春天”意象,因为“老树一身盛装”是夏季的景象,春天走了,夏天来了,可是春天归来时,老树被风雪磨砺过,头上顶着干枝荒草,树干呈现皴裂苍老,但他仍然伸开手臂拥抱远去归来的故人,呼唤了一冬的春天。
全诗的亮点集中在这一节的最后一段,这让我想起今天看到的一篇散文题目《春在冬深处》,于是我们在叶子的这首诗中也感受到同样的气息,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