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网络要怀敬畏之心
(2012-04-18 21:09:31)
标签:
网络徐泽阿平信息文学诗歌敬畏杂谈 |
作者对网络要怀敬畏之心
这几天因徐泽抄袭辽宁阿平的诗作一事,使散人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就是作为作者,要对网络怀有敬畏之心。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其一,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是信息交流的有效渠道,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优于传统传媒。当然,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在现代社会实在难能可贵。有人说“网络是虚拟空间”,散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是轻薄网络,就是有意愚弄民众。要知道,在每一个荧屏后边,都是活生生的人,人的喜怒哀乐,在网络上有时比在现实交往中更为真实。至于录入个人资料的真伪,我认为不是什么值得大呼小叫的事情,国外已有实名制登陆的规定。
其三,网络的信息综合与快捷简便特质使网络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监督作用。就拿徐泽来说,他身为省作协会员,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800多首作品,按说对创作有自己的认识,可是他抄袭了阿平的《热爱土地》,把组诗的精华集中为一首,变成他自己的《献给父亲》,这事做得不太地道。问题是此事一经揭发,人们轻而易举地搞清了他的来龙去脉,于是有人惊呼:“原来是个惯偷”,原来把他十年前抄袭人家作品被告上法院一事倒腾出来了,这就有点不值,也使他多年的成绩化为乌有。当然,如果他处理好了,道个歉,事情还可挽救,问题是他没那个认识和素质。
所以散人说,作者对网络要怀敬畏之心。当然,现代社会谁都要有这样的敬畏之心,当官的尤甚,但针对网络作者和诗坛乱象,更要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