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人震撼的离别(散文)

(2011-02-16 15:41:08)
标签:

兵团

车窗

亲人

离别

列车

杂谈

令人震撼的离别

李仪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火车站上,亲人或者恋人(情人也罢),被列车车窗无情地分隔在两边,当汽笛响起列车启动时,车窗里外的人,拼命地招手,有的还敲打着车窗,大声呼唤着什么……列车加速,渐行渐远,车外有人还在无望地跟在后面奔跑。

这的确是让人感到伤感的一幕,但对于我,许是见得多了神经多少有些麻痹了的缘故,如果前面情节铺垫的不够或不足于打动我这颗麻痹了的心,那是绝对伤感不起来的。我想,是我的神经真的麻痹了吗?我觉得还不是,这两年电视上播出地震和泥石流灾害的画面,我看了也是心里流泪。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我的亲身经历中,有过远比这些影视作品更震撼的场面……

 那是 1970421——相信至今很多知情还会记得这个日子。时间是上午吧,天空阴沉沉的,我和家人一路默默无语,穿过河东老地道那疙疙瘩瘩的路面,来到当时的天津东站。我穿着新发的那种草黄色的兵团战士服,挎着装有随身洗漱用品的绿书包,找到属于我的队伍,然后向送行的家人招了招手,随着队伍上了列车。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以一个69届毕业生的身份,成为一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了。

这是一列那个年代特有的绿皮子火车。我们上了车,车窗两面就形成了两个世界:里面,是清一色的草黄色服装,当然还有年轻人的朝气;外面,是身穿黑灰蓝色衣服的送行家属,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黑压压的一大片。我至今感到奇怪的,在车窗里面,开始还有找座位招呼同学的嘈杂声,到后来临近开车时,就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声音了,而外面那黑压压的送行人群,则是从一开始就基本上保持着沉默……

有同学把车窗放了下来,这样一来,每个窗口就成为十来个年轻面孔挤在一起的画面。我虽然在窗口的里面,但我至今仍可以想象出这画面的色彩——那该是一幅油画,有顾盼寻找亲人的,有找到亲人又在呼喊着什么的……而对面,当然也是一幅油画,有焦急地从一个个窗口寻找亲人面孔的,也有找到后不断向窗口招手的,当然也有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的……就这样两幅画面在车站不断交叉持续,直到远处车站的扬旗落下。

机车方向“呜”地传来一声汽笛的吼叫,随着吼叫,刚才的两幅画面好像突然凝固,整个站台也刷地静了下来,任凭这吼声随意飘散。这时列车车身开始晃动起来,也就是在这时,车窗两边几乎同时“哇”的发出苦喊声。这哭声起初是压抑的,稍后就是近乎放纵的,哭喊声中,站台上黑压压的人群突然不顾一切地向车身这边扑来……启动的列车缓缓前行,哭声参杂着呼唤声不断持续,车窗外的人群绝望地跟在列车的后边奔跑、奔跑……

直到如今,我依然认为我所经历的这次离别是这世上最悲壮的离别之一。我还认为,这悲壮的离别是我无悔的青春开始,激励我在人生的路上奋力前行。后来,我又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参军,几经辗转,又回到这座城市。其间,和同学、战友当然也少不了分别的场面,但回想起来,远没有第一次那么来得那么让人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