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景山后街有古剎庆云寺。
庆云寺,初创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名三圣祠,清乾隆二十二年重修,仍循三圣祠之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复重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又重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1年)再重修后改名曰火神庙。至民国三十一年七月重修后改庙为寺名庆云寺。自万历首建迄今已四百余年矣。
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三圣神祠碑记》载:『兹内府内监公署所属作分曰火药,职司造作煙火花爆等器,供贡上用……』,因火药局皆为易燃易爆之物,内官监总理太监『王公辈发心虔誠盖造……三圣神祠一座』祠内供奉『南方熒惑火德真君、赤心忠良隆恩真君、护国崇宁至德真君』。
清乾隆二十二年《重修三圣祠记》碑载:因三圣祠『祠宇渐损蚀,虑无以棲神而饬敬。爰鳩工重葺之』。于『乾隆岁次丁丒八月朔日竣成。
清嘉庆十五年由乾清宮、养心殿太监108人及住持僧湛泰捐银重修,並立『三圣祠题名碑』。
清道光十年由养心殿、慈宁宮、坤宁宫等太监六十余人和焚修僧然明、王得喜等人捐银重修,重修人名镌刻於乾隆二十二年重修碑下半部。由碑文题名可知虽是道教丛林,却是释教僧人于此修行。
清光绪三十三年由紫禁城的重华宮太监重修,此次重修后改称《火神庙》,並立《火神庙碑》碑以记之,碑文载:『兹西板桥路北旧有火神庙一所,原为吾辈重华宮(重华宮太监)之所修葺……』。
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有居士文显通为其女买下火神庙重修后改名《庆云寺》,並立《北京庆云寺碑》以记。至此三圣祠(火神庙)改成佛教寺院。
庆云寺碑碑文记载了建寺之始末由來,碑文载居士文显通的师父比丘尼妙道大师,初妙道携子出家,妙道大师『苦节清修以访道,宏法为职志,先后度出家徒众二十余人,皈依徒众四百余人』,妙道大师遍历名山大川,『独朝五台、九华、峨眉、鸡足諸山,远詣缅甸大金塔瞻舍利,复至云南祝圣寺听虚云禅师讲楞严经……』,后妙道大师來京任广慈寺住持。
妙道大师之子显宗幼時隨母出家,为名僧道阶大师弟子,后成为京城广济寺住持。
時商人居士文显通分别拜於道阶大师和妙道大师门下,文显通深敬其师妙道大师,命其两个女儿宽玄、宽祺拜於妙道大师之子广济寺住持显宗和尚门下,为使两个女儿潜心静修,文显通买下火神庙『因火神庙旧址沦而新之,名曰庆云寺。令宽玄主其事』。『寺中清肃,正殿奉西方三圣圣像,左右奉文殊普贤画像』妙道大师逝后,宽玄、宽祺将妙道大师遗像供奉於庆云寺西侧殿。
碑文有曰:『恢祝融宅(火神庙)建梵王宮(佛教寺院),炉烟虔篆,曲水桥通。佛捲侵氛,化作庆云,法轮三转。象教(佛教)重新,女师垂範。清风出尘,警彼顽懦。眎此贞珉。』。此即庆云寺名称之由來。
今之庆云寺历四百余年后,山门、碑石已无存,只余前殿、后殿、后殿两侧殿,曾沦为民居,现已完成腾退,似拟重修。
注:①南方熒惑火德真君为道教司火之神;赤心忠良隆恩真君为道教王灵官为火神雷神;
护国崇宁至德真君为关羽。
前殿
后殿

后院东配殿
后院西配殿

外景
清乾隆二十二年三圣祠碑,碑下半部为道光十年题名碑
清嘉庆十五年三圣祠题名碑
光绪三十三年火神庙碑
民国三十一年庆云寺碑
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三圣祠(火神庙、庆云寺)位置
打鷹洼
2019年7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