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林姓,閩王時统军兵马使願之女,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人呼曰龙女。
宋雍熙四年昇化湄州,父老相率祠之……』。
清【日下旧闻考】
妈祖信仰源自福建沿海,自元问鼎中原,定都大都,郭守敬引白浮諸水入京城而至通州以通漕运。妈祖信仰亦隨之北上至天津、北京。
《日下旧闻考》载:『出朝阳门沿河往南有天妃宮。』。明万历《通州志》载:『天妃宮,州西南洪武七年郡人张景芳建』。清乾隆《通州志》载:『天妃宫,一在州北门内,始建无考,明崇祯十三年修,一在州北门外。』。
今所敍者乃为京城内城东四马大人胡同(今之育群胡同)之《天后宮》。
马大人胡同之天后宮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由福康安所创。
乾隆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率天地会起兵反清,福康安奉旨赴台征剿,历時近两年擒林爽文,回京后建天后宮,並撰天后宫碑。
据福康安撰《天后宮碑记》载:『乾隆五十二年,台湾民贼林爽文、庄大田作不靖……上以台湾事急,特命予(福康安)为将军……予星驰至闽……得顺风竞渡鹿仔港(今台湾鹿港)……五十三年正月丁卯,生擒林爽文於老衢崎。俘献京师……维台湾隔巨海,且地狹而长,贼势蔓结,似不免有望洋之虑。乃神风飞渡迅助成功,异鳥灵灯威光显应。是皆圣主之诚谋格天,天后之法慈济世……謹建天后庙祀,岁時陈祭。』。
清嘉庆五年,内阁中书舍人、任册封琉球王国副使的李鼎元在《使琉球记》中亦有所载:『……恭诣乾清宮朝贺,旋诣东四牌楼马大人胡同天后宫进香。祠为故大学士贝子福康安建。贝子破擒台匪林爽文,归舟時……忽触礁,舟人惊惶,分无生理。忽见红灯自远飞來,触舟,舟旋,瞥眼间已入厦门口。祠之建,以报恩也。』。
今之天后宮已沦为民居,院中临建栉次鱗比,然旧時规制依稀可辨。
又,今朝阳门外东嶽庙西廊院有《海神殿》一座,殿甚小,殿前有道光十八年重刻《海神殿山门平台建立》碑一统,此殿前空间甚狹,似无存山门及平台之处,不知在东岳庙原來是否另有独立的海神庙。
今妈祖信仰在海内外历千余年仍经久不衰。
东岳庙海神殿
天后宮碑拓片(存于国图)
东岳庙海神庙碑拓片(存于国图)

日下旧闻考影印件(国图)
明万历通州志(国图)

清乾隆通州志(国图)
清嘉庆李鼎元【使琉球记】(国图)
打鷹洼
2019年5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