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刹报房胡同法华寺

标签:
杂谈 |
http://s1/mw690/0026lDkXzy7mLzW9Ylid0&690
『法華寺在明照坊,俱有勅建碑』,『法華寺在今豹房衚衕,明景泰中太监劉通捨宅為寺。』
清 ● 【日下舊聞考】
京城今报房胡同旧称豹房胡同,胡同内有古剎法华寺之遗。
昔日名噪一時之古刹已面目全非,近临拆迁,犹倍感凄凉,院内残砖败垣,荒草丛生,夾道逼仄,令人步履为艰。
院尽头处古碑孑立,残墙环伺,青草萋萋,直让人倍感凄惶。
法华寺现存之碑一为乾隆四十三年仲秋所立『法华寺德悟和尚行实碑』,碑文尚属清淅。另一碑为断碑下为龟趺,碑身已断,碑文难辨。
《法华寺德悟和尚行实碑》载∶『東安门外二里许,豹房巷有古刹法华禅林。明正统间内监刘通捨宅剏建,天启時(姚)监重加修葺。规模宏敞,绀殿囗延,迄今国朝二百余年』。
由国家图书舘藏明天启丁卯年《重修法华寺碑记》碑载:『……豹坊巷內有正统年囗
太监刘通素心清净,与其弟刘顺,自奇其梦之灵异也,捐其所居之宅而改为法华禅林。』。
由此二碑可知法华寺始建於明正统年间,由太监刘通与其弟刘顺捐己宅而肇建。
而《日下旧闻考》所载:『明景泰中太监刘通捨宅为寺』,与碑文所载:『明正统间内监刘通捨宅剏建』不符,相差十年左右。兹寺始建之年应以碑文所记为准,而日下旧闻考所记似应有误。
谈及法华寺,则不可不谈清末譚嗣同夜访袁世凱於法华寺。
自來有三种傳说,其一为南城崇文门外法华寺,其二为海淀魏公村法华寺,其三为豹房胡同法华寺。
近又细读袁世凱《戊戌纪略》,此文为袁世凱写于“戊戌六君子”被殺之次日,文中极力为自己粉饰和辯解。
文中自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袁世凱奉召进京,其時间顺序如下:
〈1〉:『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予(我)奉召由天津乘第一次火车抵京,租寓法华寺。上(光绪)
驻跸颐和园……定於八月朔(初一)请安。次日早起,检点衣冠各件,先派人赴海淀,觅租隅所
午后至裕盛轩……』。(注:裕盛轩在海淀正街路南,为当時著名二荤舖,慈禧幸颐和园時常在
此用膳)。
[按]:若袁世凱若租住魏公村法华寺,则无必要再租寓海淀裕盛轩。
〈2〉:『初一日四鼓詣宮门伺候,黎明在毓蘭堂召见』,后『回(裕盛)轩少食就寢』。
〈3〉:『次日(初二)谢恩召见,上笑谕:「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办的学堂甚好,此后可与荣祿各办
各事」……』,『会大雨,至午始回法华寺惫甚酣睡,至晩食復睡』。
[按]:袁世凱于初二日晨於颐和园向光绪帝谢召见之恩后,逢大雨,回到城中法华寺已是正午,若
是南城崇文门外法华寺,以当時路况和交通工具很难于正午到达。
〈4〉∶『次日初三晨,謁合肥相国(李鸿章),久谈兵事,饭后赴庆邸,』,因庆亲王在颐和园,『阍
人(门房)嘱稍候,即在回事处候』,至黄昏『将暮,得营中电信,谓有英兵船多隻游弋大沽海
口,接荣相(荣祿)传令,饬各营整备听调,即回寓作复电……閽人持名片來,称有譚军机大人
有要公來见,……急索片视,乃谭嗣同也……』。
[按]:合肥相国即李鴻章,李鴻章寓居京城贤良寺(原怡亲王允祥府邸,允祥薨后依其遗言改
府为寺),法华寺离贤良寺很近,都临近紫禁城,袁世凱拜访李鸿章后於下午又去拜谒庆
王奕劻,故袁所居不会是海淀之法华寺。当晚谭嗣同夜访法华寺,袁世凱虚与委蛇,返回
天津后即向荣禄告密,最终光绪皇帝被禁灜台,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戊戌变法失败。
伫立法华寺之遗,望古碑犹立,叹古刹凐灭,悠悠历史,已成过眼云烟矣!
诗之以记:
中贵捨宅建禅林,
法华古碑幸得存。
抚石犹忆六君子,
嗟叹古刹湮煙云。
袁世凱《戊戌记略》
打鹰洼
2018年8月15日
http://s14/mw690/0026lDkXzy7mLAos5HL8d&690
明成化十年敕赐法华寺碑
http://s1/mw690/0026lDkXzy7mLAyRIS480&690
清光绪廿八年真宝行实碑
http://s16/mw690/0026lDkXzy7mLAA9dPFef&690
http://s11/mw690/0026lDkXzy7mLAAVONY9a&690
明成化七年德聚禅师行实碑
《以上拓片存於国图》
http://s1/mw690/0026lDkXzy7mLAyRIS480&690
http://s16/mw690/0026lDkXzy7mLAA9dPFef&690
http://s11/mw690/0026lDkXzy7mLAAVONY9a&690
前一篇:宝禅寺始末
后一篇:京城古刹正觉寺(正觉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