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峪村有关帝庙,西北里许万华山有碧霞元君庙……碧霞元君庙本朝碑一,進士李枝长撰』
清●【日下旧闻考】
仲秋气爽,与友北京鬼见愁行於京西万花山,寻万花山碧霞元君庙。沿山径而上,遥见路畔一人,遂近前相询,攀谈之下得知古柏之间既为碧霞元君庙。告之庙早圯无存,言及此甚唏嘘不已。
继而谈及古庙遗物,吾言曾於国图网站见过两祯碧霞元君庙古碑拓片一为康熙十一年碑,一为乾隆二十六年碑。此公笑曰:“我这里保存一块残碑和些许古庙遗砖”,心中甚喜,遂急急而问能否一观,岂料此公慷慨应允,遂同至其所,果见墙角之畔卧两统残碑,其一为玉皇顶刘半农先生半块残碑原碑,另一残碑卧於地,隐约有字,拭土细看,似碧元君庙乾隆年间重修碑,此碑於国图未见拓片。
万花山碧霞元君庙始建於明代,由现存於国图康熙十一年之『重修煤厂村北山坡娘娘庙併囗西配殿碑记』碑所载:『西山煤厂北山坡,旧有娘娘庙一座,囗西配殿二座,创自先朝』。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岁次辛巳重修。
归家后细看残碑,残碑自上款『伏唯』两字起到落款『六年岁次辛已七月』斜纹断裂,復查清代诸帝年号:
顺治朝无辛巳年。
康熙朝辛巳年为康熙四十年,不含六字。
雍正朝未历辛巳年。
嘉庆朝亦无辛巳年。
道光朝辛巳年为道光元年。
同治朝亦无辛巳年。
光绪朝辛巳年为光绪七年。
宣统朝无辛巳七年。
只有乾隆朝辛巳年为乾隆二十六年,虽断碑自『六』字之上无存,残碑文字与国图存乾隆二十六年碑拓片相符,此碑即为乾隆二十六年重修碧霞元君庙碑。
此碑碑阴为捐银功德人名。此碑为『弟子儒林郎永吉沐手敬撰並书』。
国图所藏康熙壬子年『重修碧霞元君庙碑记』碑为进士李枝长所撰。
碧霞元君庙虽无存,但能得见残碑亦甚幸矣!深谢保存残碑之公,问公之名,辞不见吿,憾也。
离碧霞元君庙遗址,继而前行。
诗以记行:
秋行万花山上峰,
古柏森然隠遗宮。
嘘叹鶴堂如煙渺,
深幸得暏半碑铬。

乾隆二十六年残碑

碑隂





古碑碑首〔出处不详〕







康熙十一年碑拓片和『日下旧闻考』影印件存於国家图书舘
打鷹洼
2016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