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2016-09-06 14:57:07)
标签:

杂谈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象。长辛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    。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
                                                                          【旧京歌謡】
     彰义门,金中都之西门,广安门,明清時之外城西门。
     广安门原称广宁门,清道光朝为避道光帝旻宁之諱而改祢广安门。而民间仍以金代彰义门之名呼之。
    『日下旧闻考』载:『彰义门金之正西门,新城筑於明嘉靖中,其西门曰广宁,而都人至今以彰义呼之』,
又载:『今广宁门俗称彰义,特沿金源以來旧名耳。其实金之彰义门当在今广宁门外之西南,距右安门外地稍遠……』。
    篇首之旧京歌谣,有众多版本,然大体为自广安门至房山沿途要地,广安门为外省进京通衢之道。
    广安门外有莲花河,源自莲花池,莲花河上原有白石所建石桥一座,民国時尚存,並立有『重修白石桥誌』碑,碑文载:『广安门外西南距城数里遠,囗囗〔有河〕一道,北达甘石桥。南汇护城河……於清季筑桥囗囗,名白石桥……迄今一百馀载』。民国時此桥『损坏不堪,以至交通阻隔,且经大雨,路桥莫辨,行旅裏足,危险堪虞』,於是募款重修,经京师警察厅总监核准。移用卧虎桥废石重修。此桥於民国十六年四月开工,同年六月竣工。並立碑以记。碑文由京师警察厅南郊警察署署长宋嘉善撰文,第四分署署长王维业書隶,第四分署署员叶景初篆额。今桥已无存,碑亦不知所踪。
    清雍正九年〔1731年〕,下旨修广寧门外石道,並御制『广寧门新修石道碑文』,立碑於小井村石道之畔。
    雍正皇帝在碑文中列举古賢对修筑道路以为国之重事,碑文载:『周礼,地官小司徒令野修道,遂師巡道修;秋官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於四畿……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溝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是知古先聖王经国理民之方』。雍正帝深感『京师为四方会归,萬國朝宗之地……广寧门其必由之路。门外通逵,轮蹄所踐,岁月滋久,渐至深窪。時雨既降,潦水停注,则行旅经涉,淹蹇泥淖之中……』,『朕甚憫之,乃命奉宸苑相度修治,自广宁门至小井村,长一千五百丈,皆填窪为高,砌以巨石,其广两丈。凡费户部帑金八万两。』;『朕宵衣旰食,勤求治理,凡可以济人利物者,惟恐智虑之未周,而施行之不力。兹念国门之外,輻輳之衢,穭於经籍,……且期堅固永久,使仕宦商旅,車馬往來,胥遊於蕩平正直之路,朕心慰焉』。
     由此可见雍正帝对广宁门外石道何等重视,其体恤民情之意,亦可见一斑。
     二十六年后,已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宁门石道已有损,乾隆帝遂『支帑金十三万八千一百两有奇。』,『勅所司重修石道以利行者,至庚辰七月〔1760年〕乃竣』,時值『上溯我皇考命工創建時,逮今三十年矣』。並於乾隆二十六年岁次辛巳〔1761年〕於广宁门外『大井村西恭建皇上御制碑亭』。
     乾隆四十年〔1775年〕『大井村石道嚮建木牌坊一座,乾隆四十年命改石工,恭镌御书额,東面曰“经环同轨”,西面曰“蕩平归极”』。
     广宁门石道今已被盖在地下,雍正御制石道碑现存五塔寺,而乾隆御制石道碑不知所踪,大井村所立石牌坊亦已被拆除,而石坊西面石额幸存,存於卢沟桥乡史规划舘。
     过小井、大井向西而至卢沟桥。
     卢沟桥在宛平城。
     宛平城原称拱北城『日下旧闻考』载:『议者谓卢沟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又须筑城以卫兵。於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城名拱北。南曰永昌,北曰顺治。剏於崇祯丁丑,特设参将控制之』,『拱北城本朝更名拱极城,復改永昌门曰威严,屡事修葺……』,可知宛平城始建於明崇祯十年,名『拱北城』,至清代更名为拱极城。
    原顺天府下辖二县,一曰大兴,一曰宛平,宛平县衙在今地安门西大街,民国時宛平县衙迁至卢沟桥拱极城,更名为宛平城。城中今尚存县衙、驿站和兴隆寺旧址。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之上,史载永定河源自山西太原其上游称桑乾河『盖桑乾下流为盧沟,以其浊故呼浑河,以其黑故呼盧沟,燕人以黑为盧……』。又因盧沟水势汹湧常为水患,民昐浑河无水患称为永定河,因水势难治故俗谓之无定河,
     盧沟桥於代大定二十九年前本无石桥,据宋代许亢宗所著『奉使行程录』载:『盧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於此河两岸造浮樑……』,金大定二十九年六月金世宗完颜雍下旨於盧沟水上建石桥,但金世宗於同年病逝,金章宗即位后继建盧沟桥,『金史章宗纪』载:『明昌三年三月癸未,盧沟石桥成』。
     自金代以后历朝历代盧沟桥均有修缮,『长安客话』载:『盧沟桥金明昌初建,〔明〕正统间重修,长二百余步,左右石欄刻狮子数百枚,情态各异』。『明孝宗实录』载:『弘治三年五月,修筑盧沟桥成』。清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亦多次至盧沟桥,並镌刻石碑以记,清『光绪顺天府志』载:慈禧皇太后谕旨李鴻章、左宗棠督修永定河上游下葦店、丁家滩和永定河下游盧沟桥至涿州河工。醇亲王亦曾亲临视察。
    伫立於盧沟桥头乾隆御筆『盧沟晓月』碑前,永定河已无昔日汹湧澎湃之势,回首桥东宛平城墙上累累弹痕,不由人怀念七十九年前中國军队与侵华日军的浴血激战。
     由盧沟桥而西行,至广宁门外石道终点长辛店,长辛店古称长新店,为各省进京通衢大道之上重鎮。『日下旧闻考』载:『……大井在广寧门西十里,五里店在盧沟桥東五里,长店当即今长新店,在盧沟桥西五里。』。现名长辛店。
     长辛店云岗旧有古刹崇寿寺,寺内有古塔名镇岗塔,俗称花塔,今崇寿寺已无存,由國家图书舘找到重修崇寿寺鎮岗塔碑拓片,此碑为明嘉靖辛酉孟冬〔1561年〕重修镇岗塔之碑,碑文载:
             『京师西山原有宝塔,铭曰镇岗,不计囗代,年深日久,坍塌颓囗,不囗观瞻。呈囗瑞放光凌
              雲囗汉,舍利中藏。內宮楊太闻知此事忻嘆,举意顶礼穷苍,就囗春季,謹命官员太监囗囗等
              鳩工修塔,内外周囗鼎新……塔下有寺曰崇寿……大明嘉靖辛酉孟冬囗謹立』。
     由此碑文可确定塔之古刹确为崇寿寺。
     过长辛店前行数里至南岗洼村,南岗洼有古桥名通济桥,清光绪順天府志『良乡县冈洼村新建通济桥碑记』载:『沛上人尝兴寿因寺於良乡,每经冈洼村,悯行旅涉河之艰,竭资建石桥……時雍正三年三月也。』
     通济桥不知何年被洪水冲积埋於地下,於九十年代被发堀重见天日。
     过南岗洼前行至良乡界,良乡旧为县治,现隶属房山。
     艮乡古迹众多,良乡有多宝佛塔又称昊天塔,建於隋代,唐贞观時重修,建於良乡燎石岗上,为楼阁式佛塔。
     艮乡文庙亦已被重修不复昔日规模。只有一统示禁碑留存。
     良乡西北谷枳山有古刹广智寺、环秀寺、灵鷲寺、圆通寺、谷积庵,般若寺塔、谷积庵佛舍利塔、谷积山院塔及常乐寺和明代姚广孝寿塔。以上古迹前均在笔者博文中叙及,於此不再贅述。
     过良乡西南则至窦店,继前行则至琉璃河,琉璃河现存古桥一座,保存尚好。
     房山万佛堂有寺名『龙泉大历禅寺』,今只余龙泉宝殿,关帝殿、辽代花塔一座,龄公和尚舍利塔一座,龙泉宝殿下有孔水洞,洞内刻有佛像,並於洞中出土唐玄宗時祈雨龙璧。
     过了窦店琉璃河则至河北涿州不远矣。
     一条古道,一首童谣串起古都多少古迹,它们犹如一粒粒璀灿旳明珠,述说着古都昔日的辉煌。
     诗以记行:
                       广宁石道漫悠长,
                       卢沟桥畔悵國殤。
                       恍若驼铃浑河过,
                       游子回眸望故乡。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广安门老照片〔源於网络〕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甘石桥《重修白石桥碑记》〔甘石桥为白石所建故又名白石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大井石牌坊老照片〔源自网络〕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镇岗塔老照片〔网上下载〕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多宝佛塔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拓片存於國图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存於國图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顺天府志〔国图影印件〕
彰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




                                                            打鷹洼   2016年9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