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窟崖东西浑河暴流,南北两山狹隘,水凶山险,涧陡沟深,每经雨雪,行人危於颠沛,滚坡坠崖殃于斯
者多矣。有明安禪师以修桥补路,务使民间不致登陡之忧』
《石佛岭修道碑》
寒冬之時,与友@北京鬼見愁 @拿狗的乖耗子-会咬人
再行石古岩石佛岭古道。
石佛岭绵延於永定河畔,昔日岭下永定河水波涛汹湧『其山石窟崖东西浑河暴流,南北两山狹隘,水凶山险,涧陡沟深……每经雨雪,行人厄于颠沛,滚坡坠崖,殃於斯者多矣。』。明万历時高僧安禅师募化十方,募银者上有锦衣卫、司礼监、王平口巡检司,下有十方善士、商贾、信众。修筑石佛岭古道『积日施工,运土积石,补下裁高,历风霜而不倦,冒寒暑而克勤』①,终修成石佛岭古道,世人感其功德镌山壁为碑。
近世,村人开山取石古道大部被毀,只残留十之一二,摩崖石碑亦险遭炸毀,凝望古道驼队数百年留下的蹄印,脚踏被岁月磨光的条石,望着古道崖下呼啸而过的列車,遥想古道上响着叮当的驼铃,想着背负行囊步履匆匆的游子,不由感慨万分。
过古道经韭园村,沿崖上石径,拾阶而上则至韭园大溶洞,数次至此,均只留连於洞内石厅,此番原欲深入下层探洞寻古,而只下两层,为防意外此次仍未敢深入,憾也。
诗以记行:
古道逶迤闻驼铃,
岭下滔滔水轰嗚。
遗下多少商贾怨,
临渊犹见游子行。
注①
文中『』中文字引自石佛岭修道碑碑文。
西石古岩村
韭园大溶洞
打鷹洼 2016年1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