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军山,在县西六十里军庄村,上有深洞二,嘉靖三十年,虏侵入内,即其地建二堡。』
明·【宛署杂记】
与友北京鬼见愁登门头沟军庄将军山寻古洞『将军洞』。
溯将军沟而上,沿荆榛野莽掩遮小径而上,枣枝剮衣,荆枝掠脸,上行约五十余丈,崖畔突现石块砌就堡墙,横截小陉,墙之一面临山壁,一面临沟谷深崖。过墙而前,豁然转阔,一洞突现於前,此则『宛署杂记』所载二洞之一,因洞於将军山上,故乡人呼之为『下将军洞』,而『上将军洞』则位於谷东侧更高处之崖畔。
下将军洞洞口筑有掩洞石墙,洞右墙外於山壁凿建一石室,与大洞相通,石室有小口供爬行而入。此为将军洞第一道防衔屏障
将军洞前后厅呈葫卢状,於葫卢腰处建有封洞墙,墙下之左建有石洞供人出入洞之大厅,此则第二屏障。大厅甚广,后复有小洞甚深邃而未敢妄进。
出『下将军洞』而西行,则又一洞,此洞实为山壁凹穴,洞壁绘有岩画,岩画虽已斑驳,但色彩依然鲜艳,依稀可见蛇、鸟、人物,终因時之久远难尽其意。
石穴正中有一石龛,据此判断此穴似应为祭祀祈祷之神殿。
大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此時距明英宗朝『土木之变』〔1449年〕已百年,蒙古瓦剌部,時時南侵,骚扰大明边境,从未间断,终至嘉靖二十九年,瓦剌部可汗俺答率军南侵直逼北京城下,劫掠数日方退。此即史称之『庚戌之乱』。
【明实录】载:『虏自壬寅〔1542年〕以來,无岁不求贡市,其欲罢兵息民……乃庙堂不为之主议,即大言闭关以绝其意……反戳其使以挑之。至于戎马饮于郊圻……』。
其大意为:瓦剌部自嘉靖壬寅年〔1542年〕以來年年欲与大明议和,以马匹換茶粮,而嘉靖帝恐『土木之变』重演,而杀瓦剌使臣终导致『庚戌之乱』发生,至嘉靖三十年大明与瓦剌议和而茶马互市。
综史料分析『将军洞』应建於嘉靖21年〔1542年〕至嘉靖29年〔1550年〕之间,瓦剌部俺答发动庚戌之乱之前已派遣部队隠於京师之郊将军山建洞驻军,以骚扰京师,並建神庙以佑护。
离下将军洞沿山径上行,寻上将军洞未果,遂下山而返。
诗以记行:
艰艰将军山上行,
危崖将军洞內空。
胡笳呜咽帝畿輔,
边关烽火几時宁。

堡墙

碉台



小厅

进大厅口



洞侧小入口

洞口俯瞰山下

石神龛













神像


神像






岩画
打鹰洼 2015年3月1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