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2012-07-19 13:37: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论文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学时)

引言: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研修“设计与应用”这个议题。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程实施已经10年有余,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目前新课程实施是面临深化和落实《美术课程标准》精神的阶段……介绍参加本次研修议题讨论的嘉宾主持;介绍本次研修议题核心内容。

是的,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定性,既要体现这一领域教学的特质,又要明确其一般的育人目的,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确实会遇到一些疑惑……。“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这一领域的教学还有待于受到更多关注,其教学实效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专题导入:我们要进行讨论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包括,“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探讨这一专题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学校美术教育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所指是什么?而这一学习领域的学科基础是“设计”,那么“设计”是什么?先要搞清楚……。

◎对,有时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些领域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梳理总结主要问题是:

如何理解“设计”?

现代设计的发展,特征及范畴是什么?

如何理解学校设计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定义是怎样的?

“和而不同”的学校设计教育。

主要问题1:如何理解“设计”;2.如何理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随机讨论:确实,“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主要经济方式、文化方式和艺术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和推动社会生活,还在于它在改变人和人的生存形态。通过对“设计”概念的探讨,我们会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意义、价值、特点等有更深入的领会……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与一般设计学科有联系,也有区别;与一般纯美术课程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些其实都是“和而不同”……。

(小结)这一节我们一起讨论了“设计·应用”课程涉及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设计?如何理解学校设计教育?……

是的,由此可知“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的依据在哪里了,接下来我们就结合《美术课程标准》分析一下该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上节课,我们追本溯源,就“设计·应用”课程涉及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就结合《美术课程标准》分析一下该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和把握……。

随机点评:课程标准的表述非常精炼,一些关键词提示的准确、到位,既提示了大的方向,留给我们很多教学拓展的空间……发现与创造、材料与工具、工艺与制作……。

该领域的学习目标在《美术课程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说明中还有一些较为具体的体现……。

这些学段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使之指向更为明确……。

讨论:很明显,学段目标是一种由易到难的递进关系,那么这种阶段划分中的难易程度是这样清晰吗?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之相对应?……。

具体的教学目标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正是我们随后要讨论的专题……。

本节学习,让我们结合《美术课程标准》来分析一下“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范畴、具体内容及教学活动建议。

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1:“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范畴是什么?2: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与“工艺” 的关系是怎样的?3:作为课程的“传统工艺”所指,以及特征是什么:4:作为课程的“现代设计”所指,以及特征是什么?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美术课程标准)

……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划分“工艺”与“设计”应该是该领域课程内容规划的一个特色,对此我们是否可以有更深层的理解?有更多样的理解?这些都是我们深化教学的关键,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似乎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更清晰的整体认识

……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对其领域内部的区分和功能理解都更多考虑到从基础教育视角出发,凸显了某些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向。

那么,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与“工艺” 的关系是怎样的?

◎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并非对立的概念,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作出这样的对应区分,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对一般教育价值诉求的认识,更多为了提示“传统工艺”和 “现代设计”作为课程存在的不同侧重及其意义,以利于实现教学效益的优化。

讨论:“传统工艺”作为课程有何特点?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作为课程的“传统工艺”所指……。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工艺教学紧密地与手工制作有关;与各种工具材料相关;与民间美术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相关。由此结合现行课程理念,我们能够作出多种有益的教育关联…… 。

◎也就是说“传统工艺”更多指向传统技艺和设计文化,和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相联系,在一些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方面有着很大拓展空间……。

提问:“现代设计”作为课程有何特点?……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作为课程的“现代设计”所指……。

其课程教育价值可以从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入手,培养学生的功能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

从设计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入手,帮助学生加深对现代设计中的责任意识、伦理意识的理解;

可以从现代设计涉及现代文化知识的广泛性来构建具有多学科综合特征的教学

◎刚才的介绍,向我们显示了“现代设计”同样是开发前景很大的课程内容,它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有很多极有教育价值的方面,这使我们可以考虑围绕一些“主题”或专题进行一些“深化”,结合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发一些不同范围的综合性课程。

了解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所指及课程特色后,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具体学习内容的选择思路,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该学习领域的具体内容及活动建议要点。

    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具体内容及活动建议要点。

主要问题:1:不同学段学习内容选择及活动建议的要点?2:不同学段递进关系中的内容主线是什么?

    随机讨论:我们知道,在《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说明中,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出发,针对不同学段规划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内容,也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那么不同学段学习活动的要点是什么 ?

    是的,这些都提示了该领域具体学习内容选择的侧重和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来把握一下不同学段有关学习内容选择及活动方式建议之间的变化……。

主要可以从学习活动的形式,或者说方式方面……;

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方面,包括基本知识、原理、操作、工具使用……;

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求方面等。

在《美术课程标准》有关说明中,不同学段建议的学习内容确有区别,但有些内容和学习活动在不同学段反复出现,似乎又保持着一致……这在具体教学中如何理解和把握?

是的,在学段递进关系中,学习内容始终存在一条主线: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感受和认识设计的特征,尝试不同的工具和媒材,学习形式原理和工艺制作,进行设计创意表达等就是不同学段中渐进学习的主要内容。

另外,联系身边事物和生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设计创新意识,培养持久兴趣,以及“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媒材”等相关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则在四个学段中始终被强调。

小结本部分内容:核心问题及关键词

◎学习内容(包括活动方式)的选择,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基础,也是体现该领域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素……。

◎学校设计教育、创新、应用、工具材料、技能、行为习惯、态度……

关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选择还与教学策略及方法紧密关联,同样的学习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教学思路,包括一些策略性的方法。

    当然,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选择与教学策略及方法紧密关联,接下来我们就谈一下该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二部分

◎这一专题的研修任务,是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该是凸显该学习领域的课程特质,因为课程特质决定了课程优势。

◎那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优势是什么……?

◎该学习领域的课程特质、课程优势又决定了其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对,那就是“用”……

◎怎样在教学中体现“用”的策略?

核心问题1:“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课程特质是什么?:3:课程优势是什么?:4:基本策略是什么?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特质经过前面两个专题的介绍,老师们已经基本了解,或许理解各有不同,席老师能否简要再归纳一下?

    关于这一问题其实在《美术课程标准》有关课程设计的说明中已经明确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凸显了某些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向,如创新价值、技能价值、情感价值和伦理价值等。

关键是教学中如何把握要点,凸显该领域课程特质?进一步说,凸显该领域课程特质要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如果比较通常美术科目中自由表达的“纯艺术”性目标,工艺与设计教育更多表现出一种限定条件下的“实用” 性追求,……也就是说,相对于通常美术科目中自由表现,工艺与设计教育有“实用” 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性、科学性、伦理性等要求作为基本限定,其教学对于材料、工艺技术、科学原理和综合创新等方面内容的适度重视将突出其学科特质。

学科特质是否可以理解为就是课程的某种优势?在教学中要的得到强调……。

这是实现课程价值的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可以在此简单讨论一下这一学习领域的课程优势都有哪些?

归纳引申:综合创造、技术实践、联系生活、涵养道德、经验协作……。

理解了课程特质、课程优势后,再来讨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基本教学策略就好像更清晰了……。

◎是的,其实把握该领域教学的基本策略应该围绕一个“用”字展开,即:

1.联系生活的“学以致用”……;

2.注重过程的实践应用……;

3.促进创新的综合应用……。

◎很好,席刚才这些阐述,我理解为一种指导性的策略,策略和方法有所不同,您能否再谈一些更为具体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

◎好的,下面我们一起再谈一下针对“工艺”与“设计”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两个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又各有侧重,在具体课程中,我们如何设计这两类内容的教学呢?接下来我们着重讨论一下针对这两类课程内容的具体教学策略与主要方法。

主要问题:把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具体教学的切入要点是什么?“传统工艺”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现代设计”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我们讨论的问题正在引向深入,这是针对这一学习领域学习内容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法,我想这也是广大一线美术教师最为关心的内容了……实践少不了这些基本策略与方法的指导和支撑,虽然具体教学千差万别,但我们总可以讨论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基本方法论。

是这样的,我们先来对比着归纳一下“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教学切入的要点:一、由情入理;二、关注科技,这也是针对这两类学习内容时典型的教学设计思路。

选择切入点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由此切入,我们感到教学思路很清晰,可以引入和深化该领域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价值……。

我们先从“传统工艺”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说起:

1.由情入理……;

2.亲近传统……;

3.体验生活……;

4.游戏制作……。

随机点评。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现代设计”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1.沟通科技……;

2.设计审美……;

3.综合创新……;

4.拓展资源……。

随机点评……我觉得这种教学思路很有启发意义,我会马上联想到我可以有一些生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想,和教学方法的构思……。

是的,任何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总结,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条件等灵活应用和不断创新,接下来,我们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更为真切的观察和思考一下该领域的教学。

这一时段我们着重从教学的具体过程和环节来分析和讨论一下这节课的优点和部分可改进之处。

主要问题1:分析过程与方法;2:整体评价与反思教学。

细节决定成败,有效教学的实现必须重视“过程与方法”……对,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过程与方法”是我们教学中需要反复斟酌和把握的具体环节……。

让我们通过录像,再从情境教学、知识讲解、设计制作和评价、引导等具体教学环节分析一下这节课。

点评案例:……。

创设情境:新颖、合理、氛围还有待活跃

知识讲解:联系生活、开阔视野不够,没有适度彰显设计文化……

设计制作:积极动手参与、协作、创意,但目标不够明确,制作材料、工具环节缺失,过程不够严谨,可否有草图论证等环节……

辅导总结:如能就一些典型问题(像材料问题、加工制作问题,包括力学原理、合目的性原理等)做针对性提示就会更好;另外还可根据课程特质有所强调、有所引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