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慈溪县紫砂器“玉成窑”考 (2011年2月12日)

(2011-02-12 08:20:55)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杂谈

老慈溪县紫砂器“玉成窑”考

http://s16/middle/72ca0024g9cfd371998ff&690(2011年2月12日)" TITLE="老慈溪县紫砂器“玉成窑”考 (2011年2月12日)" />

宁波天一阁虞浩旭先生1997214日《宁波晚报》上发表的《玉成窑之谜》一文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解答;同年821日《宁波晚报》发表《梅调鼎与玉成窑》一文,明确指出:“……梅调鼎晚年借用(慈城)林家大园一隅作为窑址。玉成窑聘请名工制坯,名家刻字玉成窑产品以紫砂为主,也旁及文房用品,如笔筒、水盂、笔洗之类,制作精良,多数刻有调鼎落款。刻者以篆刻家山农居多,因山农也是慈溪人,并有东石、曼生等名家刻件。玉成窑产品都是非卖品,办窑时间不长,传说只开了几炉就停窑了,所以数量不多。”以后,这一说法到处传播,时间一长似乎有点肯定了。《四明茶韵》一书也这样说:“……据说,梅调鼎曾借用慈城林家大园以作为窑址,玉成窑停窑后仍复为林家大园,其位于慈城西南角,上世纪50年代初后期,该地曾开办粮机厂,如此云云而已。”[注一] 

一百年之前的慈溪玉成窑果真是这样吗?没有根据的传说可靠吗?最近笔者化了一点时间,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对此问题分析、考证如下:

http://s5/middle/72ca0024g9cfd31d36804&690(2011年2月12日)" TITLE="老慈溪县紫砂器“玉成窑”考 (2011年2月12日)" />

 

一、现存世的梅氏紫砂壶及有关史料

    现存世的梅氏紫砂壶能确定真品的仅6把,大都是海上画家唐云(1910—1993) 收藏的,目前从因特网上也可查得。宜兴市丁蜀镇中国陶瓷城的邵惠雄先生有一网站叫“半壶紫砂”,网站收集了历代名壶共476把,图片也很清晰。现下载4张梅调鼎壶的图片,介绍如下:

1博浪椎壶8.5米,口径4.6厘米 清韵石制赧翁铭壶身铭:博浪椎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赧翁铭。嘴下印韵石,底印林园。此壶现藏上海博物馆。

2、汉铎壶,高9.2厘米。清韵石制,赧翁铭。

此壶身如钟,壶身刻铭:“汉铎”两大字,下刻释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署“赧翁”刻款。底钤“日岭山馆”印款。此壶由海上画家唐云先生收藏。

3、柱础壶,高8厘米,口径5.8厘米。清韵石制,赧翁铭。此壶呈赭褐色,把梢印“韵石”,底印“曼陀华馆”。壶铭:“久晴何日雨,问我我不语。请君一杯茶,柱础看君家。”此壶由海上画家唐云收藏。

4、秦权壶,高13cm,赧翁铭。此壶泥色深红,秤砣式形制,把梢印“韵石”,底印“林园”。上刻行楷铭文:“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光绪丁酉……”。原为上海名画家唐云收藏。20081123日,上海工美拍卖行以12万元拍出由梅调鼎题铭的“林园制”款紫砂壶一把。  

5、笠翁壶:铭文为“茶已熟,雨正濛,戴笠来,苏长公。赧翁题。”造型如一戴笠而坐的老者。原壶由海上画家唐云收藏,后流入台湾的紫砂藏家。

6、瓜娄壶:赧翁铭。“生于棚,可以羹。制为壶,饮者卢”。此壶由海上画家唐云收藏。

 

  以下第二批仅是紫砂壶铭文,材料来自民国癸未年(1943)秋月出版《赧翁集锦》一书。宣纸玻璃版精印高32.5厘米,宽17厘米,全书60页。封面由赵叔题签,首页为叶伯允《赧翁小传》及冯幵(冯君木)跋。这是梅调鼎的书法集,书体以楷、行为主,幅式依次为条屏、壶铭、对联、扇页、题跋、墓志、横披。现将梅氏的紫砂壶铭16则,记录如下(注:下划线、加粗小字是明显有错误处):

7、此瓜岂独南方有,此制南方不可无。北客若(有一“无”字,已涂)归思吃茶,须用此瓜壶……

8、生于棚,可以羹,制为壶,饮者卢。赧翁题铭 

  (注:“《七碗茶歌》中的“茶仙”卢仝,寓意饮者都可成为卢仝那样的茶仙。

    与上6号可能是重复的。

9、亦肥亦坚,得匏之全,饮之延年。赧翁铭

10、春光三月三,秋光九月九,君于三九时,须尽杯中有。赧翁题、山农制

11、原物已归天上,遗风尚在人间。漫道区区茶具,令人忆然坡仙。赧翁题、山农刻

12、羡然周石铫,种底赠东坡,老雅人谁造,千载犹完好。(多写“自入”两字)天家遗制后,

    图考匠心巧,砖沙粗草成,(少一字“成”) 不让前贤妙。山农学制 

    (有一“学”字,此壶可能是山农第一次刻的。)

13、茶经读罢客从来(有两个“来”字,一已涂)寒夜无酒(多“斜”字)封初(有两个“初”字,

    一字已涂)开。

14、一瓯(有两个“一瓯”,且未涂)茶罢寻书读,(涂“几惋”两字)开卷秦吞六国时。赧翁

15、月白风清良夜,心投意合主宾,九十百年容易,此情此景难频。

16、东坡石铫阳羡陶,一瓯睡足日正高,优孟岂不孙叔敖。赧翁题、山农刻

17、吾岂匏瓜乃酒之家,为阳羡人而户于茶。赧翁题

18、椰椰子子,夺胎换骨,昔误人醉,今解人渴。赧翁

19、汉铎——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即代金,茶当呼荼。赧翁(注:可能与上2号重复)

20、钦用匏、其乐陶。赧翁题

21、椰树子紫,沙胎刘伶,去卢同来。赧翁

22、酒令人昏,茶令人清,嗟嗟椰子醉乡人。赧翁题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