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系列之二十一:奇色花幼儿园: 奇色花实施融合教育的流程和操作重点
(2016-10-07 14:31:37)连载系列之二十一:奇色花幼儿园: 奇色花实施融合教育的流程和操作重点
-融合与发展--关于残障的法律手册
原创
良好实践
奇色花幼儿园:成功的实践与有效的倡导
奇色花实施融合教育的流程和操作重点
完整的管理及服务流程(本流程适合所有入园儿童):
接案咨询/早疗转介→试读评估→建档编班→家访→正式评估→制订IEP/幼儿能力提升计划(普幼)→制订和实施“个别化融合教育计划”(IIEP)/幼儿能力提升计划→监督和评鉴。
关于操作的重点环节,详述如下:
评估:奇色花在开展融合教育工作之初,一直使用台湾、香港的评量工具,但因港台评估工具的评量项目与幼儿园的课程无直接的联系,与幼儿园日常教学目标在表述上、广度上有许多不同,教师运用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分析目标,不利于IIEP的制订和实施。
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专家的支持指导下,奇色花参考港台评估量表的表述方式,根据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从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发展等方面,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要求,设计出了一套《学前儿童教育发展评量手册》。
接下来,奇色花用三年的时间将开发的评估项目及评估结果与港台的量表对比使用。经过分析和调整,分领域曲线图表和综合曲线图表所得出的结果,与港台研发的评量工具所得结果达到基本一致,使评估项目更好地为融合教育教学服务,更有利于融合工作的开展。
目前,此评估量表已使用于全园每一名儿童,每名幼儿在入园和每学期末运用此量表进行评估,绘制分领域曲线图表和综合曲线图表,直观看到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半年内的发展目标,汇总所有儿童五大领域的发展水平,分班级进行各领域目标的异同分析,成为制订普通幼儿能力提升计划和特殊需要孩子IEP的重要依据。
评估方式主要以观察评估为主,建立愉快融洽的评估气氛,评估过程老师不直接指示儿童做某件事,而是在计划性活动、例行性作息活动、儿童主动引导活动等真实自然的生活中,观察每个儿童所表现的技能和行为。
制订和实施幼儿能力提升计划及特殊需要儿童IIEP方案:针对普通儿童,参考幼儿教育发展评估目标汇总表,制订班级幼儿能力提升计划,计划包括发展领域、近期发展目标及代号,适合的区域、需投放的材料、可介入的教育环节及教学策略,并通过“计划-工作-回顾”、大组活动、小组活动等方式支持孩子主动学习;针对特殊需要儿童,根据幼儿能力提升计划、特殊需要儿童的IEP方案,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撰写IIEP方案,将IEP目标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中,内容包括特殊需要儿童近期的短期发展目标及代号,目前行为表现或现况能力,目前的处理方法,可用策略和一日生活流程中可介入的教学环节等。
评鉴:针对特殊需要儿童,根据IIEP方案表,绘制融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添加式学习曲线图表,用以记录评估其学习目标的执行策略及执行效果。每周末整理每周的记录,分析曲线图表和周评鉴工作表,了解掌握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及目标完成情况,商讨是否调整课程计划及教学策略。
针对普通儿童,通过班级儿童日志、轶事记录、目标检核表、连续记录、频率计算,时间及作品取样、多媒体、成长报告等监测其的进步,调整教育活动、材料及策略,给予所有儿童个性化支持。
在操作过程中,强调给所有儿童自主权,关注所有儿童的学习效果及参与程度,运用同伴关系、科技辅具、结构化教学、工作分析、冲突解决和小组讨论等策略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更好地融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