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被《悟空传》的电影海报刷了屏,这部小说能被改编成电影,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尤其对于“在青春时期读过《悟空传》”的人来说,这种激动是很热血的。
该怎么说呢?也许没有读过《悟空传》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激动,但对于读过原著,尤其是原著资深粉丝而言,这样的激动是发自内心的。这再正常不过,要知道,今何在写于2000年的这本《悟空传》,给了许多人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他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讲了一个不一样的西游故事。
https://pic4.zhimg.com/7e1b2b03994489c89414fd8340ca3a17_b.jpg
《悟空传》里面的悟空,不再是一只无所不能的“神”一般的猴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富有情感的“人”。今何在将“齐天大圣”的神化色彩减淡,将孙悟空的人的一面凸显,使得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一个没有多少距离的、可以理解甚至有所共鸣的孙悟空。
他当然还是那个上天入地的“齐天大圣”,有着非凡的本领,可以做到很多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但他却不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般,只有正义,只辨好坏,竭尽全力护送师傅西天取经,甚至一心向佛。在《悟空传》里,他也和我们一样,有烦恼、有悲喜、有无奈,也和我们一样,会爱上一个人、会思念一个人、会不惜为一个叫紫霞的人做出牺牲。我们会为他通天的本领以及身手不凡的能力感到叹服、感到敬仰,尊崇其为英雄,在他追求自由对抗一切的时候,为之感到炸裂。嗯,就像下面这张海报的感觉那样~
https://pic2.zhimg.com/d081ce58dce1f179c600fd1443af0431_b.jpg
与大多数《西游记》改编作品相比,《悟空传》更接近读者,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孙悟空。而这个真实的孙悟空,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热血青年,他满腔热情,他桀骜不驯,他狂放不羁,他反抗古板思维,他对抗权威势力,他天不怕地不怕。他有着超强的本领,也就有了足以骄傲的资本;他有着基本的情感,也就有了为爱拼搏与烦忧的状态。这太像青春时期的大多数人,也就使得,许多读者在书中看到自己。一方面为孙悟空通天的本领感到激动,为他反抗一切的姿态感到热血,另一方面,又为他遭遇的情感苦恼感同身受,不禁回想自己在青春时期经历的种种情感困惑。
而今何在的《悟空传》在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之外,又讲了一个不一样的西游故事。最显著的不同当然还是爱情:唐僧和小白龙,猪八戒与阿月,孙悟空与紫霞,爱情出现在了以往近乎禁欲的西游故事里,在现代视角的讲述下,变得饶有趣味。许多读者在阅读过《悟空传》之后,多少都刷新了一些对西游的理解。而《悟空传》的另一种神奇在于,它能够让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感受。许多人再次翻阅之后,都会有不少新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多半与生活有关。
看到有答主说这本书本身被过誉了,不敢苟同。对大多数人而言,《悟空传》的意义不再是一本简单的小说,而是一段关乎青春的热血记忆,或是一种关乎生活的阅历积淀。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基础,会有不少人在得知《悟空传》将要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感到激动;会在看到电影海报出现在多伦多电影节场刊封面的时候感到兴奋;会在电影宣布定档2017年暑期档(7月13日)的时候抱有强烈的期待。
https://pic3.zhimg.com/9d24f899f7bbd88bc3c40c5cfa6d16be_b.jpg
显然,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IP备受欢迎的眼下,像《悟空传》这样称得上“网络小说的鼻祖”的现象级作品,被改编几乎是一种必然。除了它本身的故事质量以及萦绕在读者心间的情怀之外,《悟空传》自身携带的“西游”元素本身就是一个热门IP。对于那些“眼光精准”的商人,肯定不会错过这样好的IP。有答主说,这又是在卖情怀。没错,人家就是要卖情怀,因为对于不少读者来说,它的确包含了足够多的情怀啊~
只是,读者才不会关心它是不是大IP。对于喜欢原著的读者而言,自己所喜欢的小说、人物能够被拍成电影,会带来激动;但激动之余,更关心的则是:能否把它拍好?电影版《悟空传》好不好目前无法评判,毕竟,成片要到明年暑期才能看到。但从目前的海报以及演员阵容来看,这个片子还是挺值得期待的。别的不说,单就彭于晏饰演孙悟空,余文乐饰演二郎神,欧豪饰演猪八戒......这几个角色,是不是有点意思?
https://pic4.zhimg.com/888c1a458106c4db35b534ffcb2077ef_b.jpg
影片定档暑期档,说明影片还是挺有野心和信心的,不管怎样,希望它不要沦为一个渣改编~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同步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