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渤: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

(2016-06-28 09:11:15)
标签:

杂谈

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

这是黄渤在前两天参加“星空演讲”的演讲标题。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压轴嘉宾”,黄渤甫一登场,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满满当当的观众席里便爆发出如潮掌声,并辅以“黄渤我爱你”、“黄渤最帅”等杠铃般的尖叫与呼喊。

比之前王凯出场受到的待遇还要热烈。

https://pic2.zhimg.com/136e923cb0d171a2134ae0ef876104d5_b.jpg

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这个对娱乐八卦关注得不深也不浅的影迷看来,知道有不少人喜欢黄渤,喜欢他出演的电影或电视,但比起通过《伪装者》、《琅琊榜》等热剧迎来爆红时期的王凯而言,他的人气被我想当然的以为“不可能超越王凯”。君不见,发条微博只要涉及到王凯,准会迎来不少粉丝的眷顾;候场期间,北电放映厅外面三五成群等候着的,也多半是王凯粉丝;甚至四处找黄牛买票的,也都是奔着看一眼王凯而来的。(值得一提的是,王凯的演讲也很不错)

能够感受到王凯的滚烫人气,却感受不到黄渤的人气。直到他一出场,热烈的掌声与呼喊,证明了他的人气就像大海:看起来平静得毫无波澜,深处却翻滚着巨流。

黄渤的高人气,或许不像那些当红炸子鸡一般滚烫灼热,但却无比扎实的存在着:不仅现场有大量欢喜他的人,在朋友圈、在微博,收到的许多反馈里,黄渤是许多人的“男神”。

这种被欢喜,可能源于他的作品:从《上车,走吧》开始,这个当年略显青涩的青岛小伙儿在经历了《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杀生》、《无人区》、《泰囧》、《西游·降魔篇》、《亲爱的》等电影的打磨之后,逐渐成为“亿元票房先生”、“金马影帝”。既可以诙谐搞笑,又可以严肃悲情,大多数角色深入人心,成为许多影迷欢喜的演员——尤其他演喜剧的时候。

https://pic2.zhimg.com/2b23ffadde2fd553c9422e5f474f6221_b.jpg


也可能源于他的经历:高中时期便到歌厅成为“驻唱歌手”,还组乐队到全国演出;唱歌之余还跳舞,当了七年舞蹈教练;被好友高虎喊到北京一起北漂,到酒吧驻唱,梦想成为一名歌手;偶然的机会,出演管虎的《上车,走吧》,踏入影视圈;被多人看好,却沉寂几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专业知识;参演《疯狂的石头》,“黑皮”一角让观众印象深刻;主演《斗牛》,成为金马影帝;接连出演《泰囧》、《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等电影,成为“亿元票房先生”;大红大紫之际,宣布息影一年,将时间用在陪伴家人;怀揣音乐梦的他,真的以歌手身份签约索尼音乐......有人看到的是屌丝成功逆袭,有人看到的是努力终有回报。总之,黄渤的经历,的确令人敬佩,也难免生出欢喜。

一个无须过于回避的情况是,欢喜黄渤的诸多人里,鲜有因为其颜值的。这没有丝毫的贬义,事实上,黄渤根本就不是靠颜值吃饭的那类艺人。他的脸算不上多么帅气,但却非常有辨识性,在一些角色的塑造下,往往能让人记得住。

https://pic4.zhimg.com/bd608ef58cbfe136d8aaf51f277743a3_b.jpg


可是,既有演技,又有经历,颜值甚至比黄渤还高的人并不在少数,可为何偏偏是他,被那么多人欢喜着?

有人说是因为他很努力,机会留给了愿意付诸努力的人;有人说是因为他很低调,即便是红成那样了,也还是非常低调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有人说是因为他人品好,对朋友够情义,对前辈够谦卑,对粉丝够亲和,总是笑呵呵的,没有架子;有人说是因为他情商高,总能照顾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做节目还是真实生活里,说话、做事,都能让别人感到舒适;也有人说,他之所以能有现今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聪明,或者说,是智商高。

在此之前,通过一些作品、媒体采访以及一些节目呈现,的确能感受到黄渤的努力、低调、好人品以及高情商,但说到高智商,总还是有些不大好确定。直到近距离看了他的演讲,看到他游刃有余地运用幽默,才确信他真的是智商高,并由此从心里佩服他。

这种高智商首先体现在他对于语言表达的拿捏上:登场的六个演讲者里,唯独他没有讲稿、没有PPT(只有一张主题页面),连提词器也只简要地标注了几个关键词(我特意扭头看了一眼提词器,就写了一些关键词)。但即便如此,他从演讲开始到结束,未曾卡过壳,未曾有口误,仿佛一切都已熟练于心,无论是段子,还是道理,亦或是故事,都被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非常流畅,非常精准,该表达的梗都表达到位了,该传递的道理都传递出来了,观众笑声不断,现场气氛欢快。

https://pic4.zhimg.com/f75b8fc64818e94cdfde083954a9d58b_b.jpg


其次,体现在他的随机应变上:乍一登场,他就在聚光灯下站了几秒,掌声热烈,待掌声消停,他说“我也来感受一下,说完以后站住是什么感觉(衔接上一个演讲者王凯的梗)”;谈到幽默最大的用处,就是化解尴尬,立马说一句“比如说现在没有掌声这个问题~”,然后掌声立马响彻全厅;走下舞台前,主持人梁文道抛出问题,说“自己平时讲笑话都没人笑,这种尴尬怎么化解?”黄渤马上接一句“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啊”,梁文道一个冷汗表情,只得再次追问,“那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如何化解呢?”,黄渤回答“就像刚才提到的,幽默可以化解尴尬,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尴尬,所以,如果你讲笑话别人总是不笑,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讲笑话”。说完全场,包括梁文道以及黄渤自己,都笑了。

最后,体现在他的幽默上,更体现在他运用这些幽默所表现的姿态上:黄渤讲了他几个“朋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其实都是段子,在他从容有度地表达中,将笑点一个一个抛出来,不急不慢,不深藏也不外露,恰到好处,每个观众都能立刻get到。你可以说这都是准备充分带来的效果,你也可以说这其实也没多好笑,但你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黄渤的那股幽默感,不单单体现在所讲述的内容本身,还在于他表达这些内容的节奏、重点、方式(形神兼备),都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流畅,以致于你不得不佩服。(本人在现场录了一段他演讲的视频,画质一般,但大家可以听听,感受一下:http://weibo.com/1925723352/DBZ72rooE?from=page_1005051925723352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但即便是有这样与生俱来一般的幽默感,也不一定谁都能将其转换成让别人欢喜自己的魅力:如果把握不当,可能会变得很讨厌。这种把握其实主要看说话者自己的姿态,把自己放在怎样的一个位置,所传递出来的幽默感的味道便会不同。黄渤在发挥自己幽默感的时候,常常把自己放得很低,一方面是一种谦卑,一方面,则是一种善良。

他的演讲核心是“幽默常常伴随着尴尬,幽默可以化解尴尬,但最好的情况是不要陷入尴尬”。他提到自己的一个经历:某次候机,突然有个人从背后猛地拍了一下他,并热情地跟他打招呼,黄渤想半天想不起来对方是谁,只能你来我往地试探着聊着。对方说非常喜欢他的作品,看了很多,其中最喜欢一部他和刘德华演的电影。黄渤有点蒙了,心想,自己啥时候和刘德华合作过啊?对方说还有李冰冰,并高兴地说终于想起来了,那部电影叫《天下无贼》。黄渤这才意识到,对方把自己误认为王宝强了。但他并没有说穿,还在对方要求合影签名时,大方地签下“王宝强”。他说:“不能让他尴尬,也不要让自己觉得尴尬,顺势而为,有时候挺好的”。

https://pic3.zhimg.com/d5ad3f3dd74f303c0fed7c37596b227e_b.jpg


讲述这个经历的时候,表情丰富的黄渤体现出了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体现了自己将糗事变成笑料的幽默感。而在这个故事里头所体现的,则是黄渤的亲和与善良。幽默感,好人品,高情商,归根到底,其实就是高智商。

黄渤退场时,全场观众依依不舍,像要求相声演员返场一样,高呼着“再讲一会儿”、、“再来一个”、“不要走!”。许多人笑着,呼喊着,发自内心地欢快着。

我总算理解了,为什么黄渤会被那么多人欢喜着。就像他的演讲主题说的那样:谁会拒绝一个幽默的人呢?

谁,又会拒绝一个聪明、善良又谦卑的人呢?

祝福黄渤。

PS:文字为作者原创,部分图片源于网络,部分源于自己手机拍摄,包括视频。谢绝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同步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

附一张网友拍摄的黄渤提词屏:

https://pic3.zhimg.com/6cd292c4e74a428dced69d5e52050322_b.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