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上午看到一个视频,戳到了泪点。
视频讲述了一位父亲带着他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去看Coldplay演唱会,当演唱会响起《Fix You》的旋律时,小孩突然哭了起来。
他像是内心深处被什么东西击中而受到唤醒一般,不住地抽泣起来。看着他下巴不断地抖动,张着嘴哭泣时,我的心里也不断地被抽动。自闭症患者内心世界的痛苦在这一刻被释放了出来,而他的父亲不断地抚摸他的双颊,温柔地将头贴在孩子的额头,然后相拥而泣。
一位父亲带着他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去看coldplay的演唱会,当《Fix
you》响起时......  
很感动,也很有启发。
质量一般的画面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https://pic4.zhimg.com/76dc28b9612609b8cb43a0296c70b826_b.png
这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有的充满权威一般的严苛,有的充斥不屑一般的放任,有的甚至覆盖着近乎残忍的冷漠。尽管这样的家庭同样有可能锻造出优秀的孩子,但大多数情况下,在类似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难免会在心里埋下了一生都难以忘却的疼痛。
严苛权杖下的孩子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愤怒,放任自生下的孩子显现出无法慰藉的孤独,冷漠对待下的孩子裹挟着同样冰冷的自私。这些孩子在成长以后,因为如此这般的性格原因,或误入歧途,或与社会隔阂,常常还被指责完全是自己的原因。
一个真实的案例发生在儿时的小伙伴身上:幼时被家长近乎严厉而冷漠地对待,经常打骂,经常限制,一切的目的只是要求他勤劳干活、不要和别人玩。他的喜好也被压制,原本爱听歌爱写作的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提不上来,与人交际也格格不入。长大之后外出打工,被工友欺负,爱情受挫,最终精神崩溃,一度“疯了”。
我记得他在听刘德华磁带时脸上洋溢的快乐,我记得他在作文被老师表扬之后眼神中转动的欢喜,但我也记得他在多年之后,被人指指点点“他疯了”时,走在路上的落寞身影。
或许,完全的将责任推到其家长身上会显得有失公平,毕竟没人真正懂得他内心究竟有何种创伤。但如果他的父母当初换一种方式对待他,多一些包容和鼓励,多一些自由与支持,那他现在极有可能就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生活中的其他案例也给了我们另一种示范:我的一位前辈朋友是位产量丰富的自媒体人,是一名近乎疯狂的足球爱好者,同时还是一位业务繁忙的创业者,他的生活是个大写的忙碌。但即便如此,他总是能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闺女。带着她看电影,带着她踢球,带着她参加展览,平时也给她上学习班,但从未压迫式地强制要求,而是嘻嘻哈哈一般地引导着孩子去学习。每次看他和女儿在一起,都像是一对相声演员似的,充满快乐。
这并不是说嘻嘻哈哈就能带给孩子良好的成长,而是在某种层面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种观点:但凡用包容、理解、爱与温暖包裹孩子的,他们的成长都将呈现出一种积极良好的状态。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精英,但至少在生活中,他们的身心是健康的,他们的笑容是欢乐的。
前段时间看周冲老师的文章《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乍一看标题,还以为是一篇类似于咪蒙那种套路的猛烈鸡汤。但看完之后,对其提出的某个观点表示认同: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对于“拼爹”或“拼妈”,常见的理解多半偏于拼“父母辈的权利、金钱或其他资源”。事实也多半如此,君不见,好多个被指“拼爹”的事例里,哪些不是拼的其“爹”背后的权利、金钱或资源?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权利、金钱和资源都在金字塔的上层,并非人人具备。这时候,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拼的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熏陶,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一种处世方式的培养。而在这些背后,其核心,在我看来,实际上拼的就一个字:爱。
正如前面那个视频里所展现的那样,那位父亲不一定就拥有强大的权利、金钱或资源,但他拥有足够的对孩子的爱。
前几天,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条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大意是“当孩子向家长表达愤怒时,最渴望听到的三句话:1、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愤怒;2、对不起,我无心中伤害了你;3、我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看似简单的三句话背后,实际上蕴含了包容与理解、尊重与平等、沟通与信任。要知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时,常常是隐藏着恐惧与渴望的。而他们最需要的,并非父母基于权威的居高临下,并非基于经验的说教,而更多的是理解,是尊重,是爱。
那些从来不倾听孩子内心的家长,从来不说“对不起”的家长,从来不做沟通的家长,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权威世界里,以为是在传递爱,实际上却在加以压力,甚至埋下疼痛。
这样的爱其实是包裹着自私的,因为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心头肉,更多的时候,他们首先是人。人所具有的情绪和情感,孩子都会有,这无关年龄大小,无关性别差异,更无关出身条件的好坏。
https://pic4.zhimg.com/72303d7b7f9df97d61ba6540456a7f59_b.jpg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家长都越来越重视教育,但对于教育本身,每个家长又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常常带有太多的个人色彩,往往会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形成。无论何种方式,都不应该忘了,真正的教育拼的不是条件和资源,而是家长本身。没有学区房也可以营造好的成长环境,没有大官职也可以拥有好的成长渠道,没有高学历也可以制造好的成长氛围。
关键在于,你得有爱,并且,懂得把控这份爱。
祝福所有的孩子。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关注交流。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