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像一个他乡遇故知的人一样细细地打量着掠过的风景,基于大量港片建立起来的印象,让我倍感亲切。我禁不住地看街道边那些挨得很近的楼宇,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招牌悬挂在高楼低处,一扇扇规规矩矩的窗户镶嵌在高楼高处,十分默契地制造了最具香港特色的建筑景致。也看街道上形色匆匆的行人,他们或疾步行走,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或徐徐向前,佝偻着身子,握紧手中拎着的袋子;或小心翼翼,张望着左右,护住身旁的孩子;或悠闲行走,举着太阳伞,有序地走过人行横道。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3_zhimg_com/9f7ca947a6c5367bf059c9a98520d869.jpg
我透过车窗玻璃看着眼前的香港,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行走冲动。我总是这样,去到一个地方开始一趟旅行时,我更多的是倾向于“步行”。并且向来不喜欢去那些人群扎堆的景点,而更喜欢通过行走,去感受当地最具生活气息的氛围,去发现更具生活味道的风景。我觉得,真正的旅行,就应该是融入风景去感受,而不是走马观花一般的拍几张照片就匆匆走过。
回想起前一天凌晨时分抵达香港时,带着浓郁新鲜感望着出租车外依旧璀璨的霓虹夜景,内心就有下去漫步的冲动。当可爱的朋友顶着疲惫的睡眼出现在街角来接我时,我甚至还绕着附近的路口在转悠。我总觉得,香港是一个需要用脚步去感受的城市,尤其在你对它充满某种亲切情愫的时候。
我决定就这么干,随便在一个巴士站台下了车。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2_zhimg_com/9cbbdf4b0f555bd1138f449f59842314.jpg烈日当空,在高楼耸立间,香港的大多数地方依然被太阳热烈的照顾着。不远处一栋楼宇满满当当地挤满了格子,橙红的墙壁颜色让整个景致显得又热了几分。我没有刻意地选目的地,就随意地开始漫步。沿着街道向前走着,为数不多的树木多少带来一些些清凉。走过一个路口时,一个硕大的红方块呈现在我眼前,“廉政公署”四个大字镶嵌在方块中,格外醒目。我突然想起多年以前看过的TVB剧里,经常出现的这四个字,甚至还联想到欧阳震华举着证件正气凛然的样子。如今,TVB剧的辉煌同香港电影的辉煌一样,都已成为曾经。有点唏嘘。
再往前走,遇见一个路牌,上面写着“弥敦道”,英文下面几个繁体字,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我穿过一个路口,站在中间地带发现此时没有车辆驶过,便匆匆用手机拍下上面那张照片。港片里常见的那种楼宇,招牌,以及计程车,就扎扎实实地呈现在眼前。我过到对面街道后,发现有一处带着古典气息的庙宇,在几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显得安静而祥和。我忍不住爬上石阶走上去,往右边一看,大树下坐了十个人在那里闲聊休憩。我刚好也想歇一会儿,于是就找旁边的长椅坐下。仰望刚好遮挡住炎炎烈日的苍天大树,阳光透过枝叶闪现忽亮忽暗的光斑。我仔细看了坐在那里的人们,女性居多,皮肤颜色有些偏棕色,衣着打扮也是一股东南亚风格,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在那里聊着,坐着,张望着。她们不像是游客。我猜想,她们大概是在等事做的钟点工吧。生活总是不易的,她们背井离乡来到香港,又经历着怎样的辛酸?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2_zhimg_com/468354128f5d03ef1edd99dfa70c9d80.jpg
总盯着人看毕竟不礼貌,我很快转移了视线,望向街对面的建筑。对面一栋大厦里的一块大型招牌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赶忙起身,又回到刚刚走过的路,越过街道,走进那个写着“中华书局”的门店里。我怀着一种“看看他们香港都卖些什么书”的好奇心理,翻阅着书店里一排排的书籍。大多数是竖版,大多数是繁体字,大多数,都很有质感。至于内容,自然还是比国内书店要丰富不少,譬如一些政治剖析、历史揭秘、两性情感等等。我在一本关于香港建设历史的书籍面前驻足良久,被其中的许多关于香港的旧照片所吸引。思绪难免会跟着文字和照片飞扬,想象着香港以前的样子,以及迅速发展变化的样子。在书店呆了个把小时之后,走出书店,觉得眼前的香港更有味道了。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4_zhimg_com/5478a782903046b994631fd0ed415821.jpg
吃饭间隙,我看了看手机上地图所显示的地理位置,发现离维多利亚港并不远,离“星光大道”更是蛮近。于是就打算去那里溜达溜达。
阳光尽管很晒,却也刚刚好,洒在维多利亚港的海面上,泛起阵阵磷光,让漂浮在港湾的一只帆船显得格外的美。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1_zhimg_com/2035a32be01206a4f7da6fc8d7284d23.jpg
我沿着海岸慢慢地走,衣服的选择不是很明智,黑色衬衫格外吸热,才没走多久,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时值九月,正是香港最热的季节,空气中翻滚着热浪。
这是一条“星光璀璨”的步道,紧贴着维多利亚港湾海岸。只消稍微地低头去留意一下,你便会看到一个个香港影视明星留在这条“星光大道”上的“黄金手印”。胡金铨、李小龙、梅艳芳、许鞍华、冯宝宝、徐克、吴宇森、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张曼玉......你所熟知的香港明星们,都可以沿着这条海滨长廊逐一找到。尽管这都只是一个个干巴巴的手印,但却因为是明星的手印,而让这些地板变得“星光闪耀”。而这条绵延几百米的走廊,有着比这些手印更丰富的意义,在于它所代表的,正是香港电影悠长历史中那些辉煌的代表。
这其中,最让我心生激动和感慨的,便是李小龙的铜像。不用多说,这位功夫巨星带给我以及我们的电影记忆实在太过珍贵。可以说,那些直到现在还忍不住会挥舞几下拳头,“啊哒~”着喊出声来的模仿,都是对这位已故巨星的模仿。人们纷纷和这个雕塑合影留念,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在这里停住脚步。可见,知道李小龙的人,真的很多。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3_zhimg_com/18a2ad9834d8caf82d64cffb84ba9315.jpg
但这条走廊不止是有这些“星光”点缀,还有着不错的景致。当你面朝大海,往右手边望去,便是经常在港片里见到的以中环为中心的建筑群,无论是香港会展中心,还是高耸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是记忆中最具代表意义的香港地标。一天后,当我从铜锣湾所在的九龙岛来到尖沙咀所在的香港岛观赏夜幕下的维多利亚港时,对面的建筑群所闪耀着的,分明是“东方之珠”的风采。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3_zhimg_com/955dca7e2dd848dd38a36291c0b421a5.jpg
忽然间,我就想去对面看看,去那些高楼林立间去走走。于是乘坐了三站地铁,从湾仔站出来,一头扎进了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楼群中。
坦白讲,当我置身于街巷狭窄,楼宇高耸,且所有空间都显得极为紧凑的环境中时,难免有些逼仄的压抑感。但香港的街道是狭窄的,楼宇是高耸的,空间也都是紧凑的,却并不叫人感到太过压抑,因为它们都是那样的有序,且合理。我站在轩尼诗道(是不是也想起了张学友和汤唯的电影《月满轩尼诗》?)看着车来车往时,不禁会琢磨,怎么他们这居然一点都不堵车呢?在我几小时之后乘坐出租车返回住处时,我才发现,香港的交通之所以不会那么拥堵,正是在于其规划之合理,执行之有序。即便是那些走没多远就一个红绿灯、人行道的地方,交通也很畅通,行人也因此显得比较放松,甚至还有如下图父子那般的温馨与有爱。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4_zhimg_com/35ea7dc3e958623663ab2257724c9ee5.jpg
我穿过轩尼诗道,朝着会展中心步行前进。路过许多的高楼,走过大小的店铺,遇见许多形色各异的人们,站在过街天桥看了几十秒的车流驶过,站在人行道边看了好多家风格鲜明的店铺酒吧,觉得香港真的是一个十分成熟又发达的城市。
我在紧邻香港会展中心、紧靠维多利亚港湾的香港艺术中心看了一部侯孝贤的电影《恋恋风尘》(朋友“食肉君”给我的票,在此隆重感谢她的票与沙发,么么哒!),然后跟随着几个打扮潮流的年轻人走过天桥,步入到一片望得见不少酒吧的区域。我不知道这是哪儿,只凭着感觉一路走,一路看。我路过了装修奢华的酒店,路过了流光溢彩的高端服饰专卖店,走进了一个老远就飘荡着叫喊声的运动场。我看着这块面积不大的塑胶硬质地足球场上几个光着膀子将一个有些旧的足球踢来踢去的中年男子,以及旁边两块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年轻男孩,不禁有些感叹香港的寸土寸金,让运动变得如此奢侈而又心酸。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4_zhimg_com/2d93d49d74b6804978240ef5b21d1619.jpg
夜幕逐渐降临,华灯初上之际,朋友告诉我她还在加班,我只能自行解决晚饭了。多多少少,我有些莫名的失落,但却并没有停止步伐。我继续漫步着,穿过一个又一个街道,路过一个又一个店铺,迎面遇见一个又一个陌生人。我沿着一个看起来很有文艺气质的山坡道走上去,进到一个类似于胡同巷弄的街道里,一家播放着优雅音乐的意大利餐厅正陆续坐下成双成对的顾客,一家光线明亮的屋子里正围着几个摄影师对着一个模特拍照,一家灯光考究的服饰店里矗立着一个装扮时尚的女郎,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抬头间看了我一眼,又迅速地低下头去。窗外落寞的我舒了一口气,决定找一处既可以靠窗观景,又可以吃到至少不那么甜口的美食的餐厅,让自己和香港来一次不算奢侈但至少得体的约会。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ic2_zhimg_com/2bd21fefae3f2c76754961f3677a7166.jpg
我想,我会记得那些我一步一步走过的香港街道的。你看,时过两个多月了,我依旧能清晰的回忆起我在香港所走过的路。只是,她的模样却渐渐模糊了。
PS:本文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本人旅途用手机拍摄,质量一般,还望见谅。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那什么号【木易的岛】
(muyidd2015)持续更新中,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