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星驰真的性格不好吗?

(2015-08-25 17:22:40)
标签:

杂谈

为什么与周星驰合作过的一些人说他性格不好?

看到这个提问,已经离去年”向太炮轰周星驰“快一年了吧,还是忍不住翻了一下答案,有褒有贬,有挺有黑,就跟周星驰所常遇到的待遇一样。总有人说他的不好,也有人说他的好,就像所有的事物一样,难得真正的统一。

喜欢他电影的人,大多数也会喜欢他的人。但作为影迷,作为观众,我们时常都是基于作品以及自我喜好来生出某些判断,对于真正的人本身,实际上是给不了多么掷地有声的评价的。你说为什么和周星驰合作过的人说他性格不好?谁也无法真正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可以通过一些真诚的说辞,去进行某种值得信赖的判断。

谈到真诚的说辞,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多年以前的采访。是发布在凤凰网,原文应该是刊登于《南方都市报》的一篇对田启文的采访。田启文何其人也?他是在周星驰身边多年的助理,也是陪伴周星驰多年的”大内总管“,更是在星爷影片里给人留下过深刻印象的“三师兄”、“师爷”,在他结婚前,圈内人多半称他为“田鸡”。作为周星驰身边的人,大概比那些“合作过”的人更有发言权去评价周星驰吧。但在这篇采访里,他也并没有过多的去“评价”周星驰,而是带着一种真诚的态度,用他的语言表达来“说出”他印象里的周星驰。

我觉得很可信,因为其中流淌着真诚。

贴一下全文吧,是转载,因为不知道该找谁打招呼,所以,如果有侵权,还请及时联系,将立即做删除处理。原文链接为田启文:离开星爷同孩子不能老在父母身边是一个道理。文章载于2009年,彼时就有一波“倒周潮”,由此不难看出,围绕在周星驰身上的“讨论”,早有存在,并似乎从未停止。而直到现在,真像黄秋生所言,没有见过周星驰说过别人的不是。通过这篇采访,大概也能得出一些属于你自己的判断吧。

【正文如下】:
对于“倒周”风波中冒出来的星爷“罪状”,有过“周星驰的黄金助手”之称而又离开了星辉公司的田启文说,周星驰性格其实就是一个小孩子。他说,选择离开星辉,并不是“背叛”,也不是公司不给机会,恰恰相反,公司很负责任,“周星驰可以三年四年才拍一个电影,其他人就要等。反正公司没事,大家有什么事情就自己去做吧,就那么简单。”

倒周罪状:脾气火爆常骂人?

田启文观点:他发火,只对关心的人

一系列周星驰的“罪状”中,脾气火爆、常在片场骂人当排首位。对此,田启文对本报记者表示,“不是说每个时候,也不是说他对每个人都发脾气,他对某一些人不发脾气的!”哪一种人可以幸免?“不认识的人,不熟的人,不关心的人,他很少发脾气。他关心的人,就会发脾气。”田启文自己被骂过许多次,不过反而“很高兴”:“如果他不关心你,不疼你,干嘛要这样?明白的人要清楚为什么。也要根据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什么状态,他骂什么,不要断章取义‘哎呀,他骂人了’。”

倒周罪状:太自我,忽视身边人?

田启文观点:他的性格就像个小孩子

不时有圈内人“炮轰”周星驰性格难相处,太以自我为中心。田启文说,忽视别人是因为“他很专心地自己在想东西,在他面前转来转去,他也不一定会有印象”。田启文称,“碰到很好玩的东西,他会尽情释放你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你不是跟他很投机的人,就会觉得他很孤独啊,不讲话啊。”他表示,“其实外界可能不太了解他这种性格和他私下的一些东西,就会产生一些误解。”

倒周罪状:走红后性情大变?

田启文观点: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他的步伐

记者问田启文,周星驰成名之后有些什么变化?田启文说:“当年我们一块儿打拼时,他只用把东西做好让观众喜欢,没那么多事情需要想。后来观众接受他,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高,对身边的人相对来说要求也高了。但是,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跟着他的步伐来走,那就变成说:”哎,你怎么不能像大家以前一块儿的感觉呢?‘“所以很多人开始不理解他,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倒周罪状:看重钱,很抠门?

田启文观点:他的金钱观是抓大放小

有说周星驰相当看重钱,收取片酬会“狮子大开口”,有人还说“他连一杯奶茶都没请我喝过”,总之:抠门。“对于钱财,我认为他很清醒的。他会放在大的东西里头,抓得比较紧,小的就很少,管不了那么多。”据田启文表示,逢年过节,周星驰都会请大家吃饭,“这阵子那么多的事,所以最近会少一点”;身边朋友碰到经济困难,周星驰也会伸出援手。至于他接戏“漫天要价”,田启文称“这个完全是供求问题吧”:“你可以说他开价大,但你有权利不给嘛。”

倒周罪状:不给旗下艺人机会?

田启文观点:孩子不能老在父母身边

自去年3月起,“星辉”旗下一批艺人和工作人员逐渐离去,田启文亦在其中(田离开星辉后,开了一家影视剧制作公司)。外界有传周星驰不给艺人发展机会,导致艺人“集体叛逃”。

“这些是很扯淡的事情!”田启文的语气突然有些激动。“孩子小的时候在父母身边需要他照顾,长大了是不是要离开,那算是离开吗?要出去做自己的事,这个叫离开?孩子不能老在父母身边啊,就是一样的道理。”

田启文说:“我们为什么一直觉得没必要讲清楚:不是解约,而是合约到期了没续。没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公司的层面,公司现在没那么多事情搞,留着这些人,不是在耗人家时间吗?第二,公司也希望艺人有更加好的发展。周星驰可以三四年才拍一个电影,其他人就要等。在等的过程里是不是可以做自己的事?强调一点,就是说不续约不代表我们翻脸。”

「同题作业」

问:周星驰作为一位演员、导演及你的朋友,请分别对这三个身份做评价。

田启文答:他做朋友比较失败,但“倒周者”自己也需要检讨

导演:我跟那么多导演合作,确实没见过一个像他那样要求高的导演。当然,你不认同他这样表达的方法,绝对不要拍他的戏。

演员:我认为他是在退步。他不想演就在退步啊,对吧?但如果以另外一个角度看,我认为他做得对,因为经常曝光不一定能出彩,你不出彩多拍有什么用?

朋友:肯定做得比较差啦。如果做得好不会让这么多人……让外界那么多的声音。但是反过来,有些人常把自己的角度说出来,你自己认为他是朋友,反过来也要检讨一下:他有没有把你当朋友?就是说,你认为你跟这个人‘哎呀,我们是朋友’。但要清楚朋友的定义,是交心还是交什么的,或仅仅就是合作的身份。
———————————————————采访分割线————————————————

以上这篇采访,像所有为周星驰发出正直的声音一样,被淹没在互联网复杂的世界里。尽管它仍然像大多数类似的微弱声音一样不能起到绝对的“矫正”作用,但或多或少的,能够给到一些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人一些参考。在我个人看来,它是有所价值的。

另一个有所价值的,来自周星驰自己的真诚。也是一个采访,源于那个广为人知的视频,柴静女士当初对周星驰的一个采访,一个因为星爷自觉表现不那么令他满意而录了两次的采访。

《看见》:旁观者,周星驰。

不妨细看一下,周星驰说的每句话,他的眼神,他的表情,都写满真诚。“有心者”当然还是能读出很多其他意味深长的内容,但作为观众而言,这个采访里周星驰所说的,都仅仅围绕他自己非常重视的一个字眼;真。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你的判断,你做主。

在华语电影界,“喜剧之王”只有一个,他就是周星驰。至少目前是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