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这一年里,我尝试着写过一些电影观后感,有些不错的朋友称之为影评,但我更愿意称之为观后感,因为我知道自己离真正的“影评”还有距离。而电影观后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即便是我努力去让自己客观,也不能做到十足的不带一丝主观的评价。这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众所周知,电影之于每个人而言,都会存在不一样的喜好,我的评价自然也会夹带一些个人喜好。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每一个评价都能给同样喜欢电影的朋友们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并在这样的参考之中,能够收获到和我类似的感动、欢乐以及思考。我也深知观影同样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各人有各人的观影喜好,向来不能轻易去统一,也无法用特定的标准去归类。而我又十分清楚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与喜好,离真正给大家做推荐还有些距离。但我试图向大家做一些推荐,无论是出于热爱的分享,还是出于好电影的分享,在某种程度上,分享本身都值得一做。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十部2014年观看过的好电影。正如前面所说到的那样,观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这十部电影可能不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好的电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票房和口碑的情况下)算不上合格的电影。这十部电影代表了我对电影的喜好,也多少代表了我的评价标准:它们大多都是基于人性本身、生活本身或者艺术本身所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
这十部电影没有排名顺序,它们如同摆放在你心爱的糖果盒里最讨喜的糖果一样,每一颗都值得去品味。它们分别是:
【《少年时代》;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http://pic4.zhimg.com/3b20405adaf84c3431335b554624f29d_b.jpg用“伟大”一词来形容这部电影不算夸张,而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整部电影拍摄所横跨的那些时光与岁月,而在于这部电影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人的成长以及成长过程中所展现的变化。我们会为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所采取的方式感到佩服,也会为影片所探讨的主题而心生敬意。如你所知,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成长有种不知不觉,仿佛那是一种自然,又仿佛一种瞬变,正是在不知不觉中,从童年到少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人生就在这样的阶段变化中,步到一个注定的终点。我们身在其中,却很少发觉,当《少年时代》将这样一种存在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我们意识到成长本身时,那样的感动已经不是因为电影主角,而是因为自己。
【《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 韦斯·安德森】
http://pic1.zhimg.com/8abaaddb3e644326458f13eab559796c_b.jpg这部电影的珍贵之处,是它所展现的一种态度,一种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甚至对于时代的态度。这份态度里包含了乐观,包含了勇敢,甚至包含了滑稽,但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的爱。时代有时候显得很滑稽,这让人很无奈,而对抗它的有效方式,不是逃避,不是顺从,而是给予同样的滑稽回击。整部电影看起来非常流畅,除此之外,还有颇为复古颇为美观的艺术气息,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作,你会在欢笑之中感受到它的美,以及夹杂其中的那份人在时代大潮下终究渺小的悲哀。
【《夜行者》;导演: 丹·吉尔罗伊】
http://pic1.zhimg.com/14e08c2665ad4bc79cc7db5f2aca67ba_b.jpg孤独,深深的孤独,是《夜行者》所散发出来的气质。如同吉伦哈尔深邃的眼神一样,你会在这部电影中看到孤独的深彻。在漫长的夜里,游荡的夜行人便是游荡的孤独。尽管吉伦哈尔扮演的主角异常平静,甚至不动声色地发挥着其如同天赋一般的敏锐,但还是掩饰不住他的孤独。拍摄新闻素材给了他某种发挥才能并能获取利益的途径,看似他的动机都是在填充自己的欲望,实则派遣他深深的孤独。吉伦哈尔贡献了了不起的表演,他那忧郁而深邃的眼神,在表达着孤独,却也在提醒着人们:不是人生而孤独,而是,当你无所事事时,孤独便无孔不入。所以,多干点正经事,或许是对抗孤独的一种有效方式。
【《消失的爱人》;大卫·芬奇】
http://pic4.zhimg.com/72d5ea2f5ed82006e8f6a845a1ce243f_b.jpg如果真的存在什么无底深渊,那极有可能就是人心。
【《小小的家》;导演: 山田洋次】
http://pic4.zhimg.com/94af3f1af08cb97381d72ac48e367dc2_b.jpg这部电影令人欢喜之处就在于它的朴素,朴素的镜头,朴素的台词,朴素的节奏,甚至朴素的表演。可与一般的朴素不同的是,它的这份朴素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很有分量,令人感动,并有所领悟。一个人谦卑地为她的“主人”和爱人做一切对他们好的事情,自己却在时光穿梭中一生未嫁的终老至死。这故事本身就充满了令人佩服的力量。如果说电影里的老奶奶在想起自己年轻时未能说出的爱而不禁嚎啕大哭的那个镜头也让你忍不住闪出泪花,那么这部电影将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魔力月光》;导演: 伍迪·艾伦】
爱情是否真的存在一种魔力?我们不得而知,但又在深陷爱情的幸福之中时,总是能感觉到似乎真有一种魔力存在,至少在爱情开始那一刻起,爱情就已经散发出了某种令人心跳加速的魔力。伍迪·艾伦每年一部电影带给我们,于我们而言,算得上一种福气。而牛逼的是,这个上了年纪的导演似乎永葆着一颗年轻的心,在讲述爱情方面,总是能轻易拨动内心深处的柔软。《魔力月光》以“魔力”为壳,托出“爱”的真核,让你在领略二十世纪初欧洲风光的同时,也深切的感受到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下都注定熠熠发光的爱的“魔力”。
【《辩护人》;导演: 杨宇锡 】
http://pic3.zhimg.com/b9a5d8205490c65a40eb576d923c42b5_b.jpg我们羡慕这样的电影,不止是羡慕电影中所传递出来的关于正义、法理以及追求民主的那份勇敢精神,而有可能仅仅是羡慕韩国电影人能够拍出这样的电影。《辩护人》的精妙之处绝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其内核。这股内核精神,体现在电影的故事里,是宋律师为“赤色分子”担当辩护人并争取权益的勇敢,是朴相宇他们为追求新知与新治的努力,是大婶为寻找儿子和救助儿子所做的艰辛付出,是影片结尾九十几个律师都为宋佑硕辩护的同仇敌忾。但这些人物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归根结底都是一个追求,追求的核心是两个字:民主。是的,一个多么富有魅力却从未轻而易举过的词语。
【《推拿》;导演: 娄烨】
http://pic2.zhimg.com/6a2b6640b48c4d1c6bdf6ec25db4c813_b.jpg倘若金马奖最佳电影是给《推拿》在电影艺术层面的认可,那很多观众在观看时落下的眼泪则算是给娄烨最温暖的支持。这部电影直击人心的地方不在于盲人世界带来的同情,而在于某种平等状态下所展露出来的真实人性。湿漉漉的情与欲,是娄烨给我们带来的真实表现,也是人性本身最真实的存在。在感动之余,清晰地认识人性的多种可能,也是观看这部电影的价值之一。
【《哪啊哪啊神去村》;导演: 矢口史靖】
http://pic2.zhimg.com/7222b68709f8457be2f0e48cea5c01d5_b.jpg日本电影人里,总是有那些将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关注生活本身的创作者。他们不求将镜头弄得多么炫酷,不求电影情节多么曲折精彩,当然,似乎也对票房毫不在乎。仅仅是将镜头对准我们所熟知的周边生活,对准那些活生生的富有情感的人。小津安二郎是这样,是枝裕和是这样,矢口史靖也是这样。他将他的镜头对准了一个少年,对准了一个山村,对准了一个山村里所生活着的人们。用近乎朴素的手法,将山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恬静生活,展现在电影画面里,令人感到舒适。而又不止于此,镜头移动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在流淌。慢下来,静下来,生活或许会有更美的一面呈现在你面前。影片末尾,少年走到家门口,闻到了木香,寻着找过去,满心欢喜,于是又回到了那个他一开始不喜欢的山村。返璞归真,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
【《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导演: 埃里克·达尼尔 / 西蒙·J·史密斯】
http://pic4.zhimg.com/bb56f2f7570eb12f7e5b916a4af599b6_b.jpg欢乐是电影带给我们的礼物,而动画电影往往能比真人喜剧带来更多的笑点,因为它能呈现更多的可能。比如《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中每个角色所表现的一些细节,总是能轻易地撩拨到你的笑点。即便是自视笑点甚高的人,也会被这样几只企鹅所逗乐,可能不在于笑点本身,而在于企鹅本身:人们总是对可爱萌的家伙保持较低的抵抗力,不是吗?而《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关于团队、关于信任的思考,是这部电影能够令人笑过之后还有所回味的所在。或许,当你烦闷的时候,就着一包薯片观看这样一部欢乐的电影,将会为你的心情带来无限蓝天。
很明显,相比于噼里啪啦大爽一通的商业电影而言,我更喜欢那些描绘生命、描绘生活、描绘自然的电影,即使很朴素,即便很平淡,我也会觉得很欢喜。无论怎样,希望大家去看一下,然后有所收获。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