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本真之美——读王政散文《冬天的树》

(2025-02-15 04:35:19)
标签:

读书

生命本真之美——读王政散文《冬天的树》



冬天的树 王政

 

经过春的孕育,夏的成长,秋的收获,树,在冬天脱尽了繁华。我喜欢春天的树绿意盈盈,夏日的树枝叶绵绵,秋天里满枝桠硕果累累,但是,我更欣赏冬天的树,裸露着枝条,坦然地面对自己,展示着真实的自我。

最能体现这种冬天里树的风采的,当数柿树。在故乡的荒山野地,柿树到处都是,不避山川,不择地势,随意而居。在我的印象里,所有的柿树都是一副苍桑的模样,好像几十年、几百年前就生长在那里,而且一经生长,就是那般模样,枝干皴裂,皮肤粗糙,仿佛从来没有年轻过,娇嫩过。而枝条呢?从皴裂的主干上生发开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铆着劲儿向空中发散,却不是轻快流畅地伸展,而是伸展一截打个结,好像要积攒更多的力量,更加使劲地伸展、发散,不断地向上、向前。冬天的乡野辽阔而旷远,面对一棵枝干粗壮,枝条繁密庞大的柿树,我常常不忍离去,不是为它失去夏天里浓荫如盖的绿色而惋惜,不是想起了它秋日里挂满枝头的灯笼般的果实,更不是沉湎于它深秋时节朝霞般火红的柿叶呈现的美景,我就是看不够它那些洋洋洒洒,姿意、率性,而又不弃不舍地向上向前伸展的枝条,它们像一条条功力深厚的墨迹,在冬日晴朗的蓝色天幕上,勾勒出一幅自然天成、意韵无穷的书法作品,给人一种力量,昭示一种精神。

柳树,自古以来以婀娜柔媚、风情万种的仪态,不知赢得多少文人墨客的赞誉。然而,一个晴暖的冬天,我在一座水库长满柳树的堤岸上闲走,无意中发现了柳树的秘密,准确地说,我看到了真实的柳树。斑驳粗糙的主干和树杈歪歪扭扭,盘根错节地拥挤着,还有些枝干也许被风摧折或人为损坏,残败的断茬似乎在固执地诉说它的不幸。春日里颔首低垂、丝丝如缕的仪态没有了,所有的细枝一如缺少滋润的毛发,枯燥、散乱地向上旁逸着、伸展着。也许是见惯了它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的秀美,看多了它们岸边扶风、摇曳多姿的情态,我不禁心生惊异,甚至有些震撼:真实的柳树竟然是这般模样,美丽的背后竟然如此不堪!但是,没有这近乎丑陋的枝干的支撑,没有这笨拙的枝杈面对风雨摧折的坚毅,哪里会有春风似剪裁细叶的佳话?

冬天,树都脱去了繁华的外衣,回归了真实的自我,它们可能像柿树那样,给人一种力量和精神的壮美,也可能如柳树那样,让人感到单调、无趣,缺乏生机,甚至让人看到了它们美好的背后丑陋的一面。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回归真实,展现自我,都需要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有句名言,“ 大英雄能本色,真名士自风流”。然而,芸芸众生中,大英雄和真名士便是百十年能出几个?更多的都是凡夫俗子,都在这纷繁的社会里穿着各种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行装,充当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有几人能像冬天的树这般真实、坦然!

 


                                      生命本真之美——读王政散文《冬天的树》



【读与评】

王政先生的散文《冬天的树》以独特的视角,将目光投向冬日里那些“脱尽繁华”的树木,在看似荒芜的表象下,发现了生命最本真的美。这种美不是春日里的绿意盎然,不是夏日的枝繁叶茂,也不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而是一种褪去所有修饰后的真实与坦荡。这种观察与思考,恰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平凡中见出非凡,在简单中体味深邃。

一、生命的本真之美

在先生的笔下,冬天的树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真实美。柿树“枝干皴裂,皮肤粗糙”,柳树“斑驳粗糙的主干和树杈歪歪扭扭”,这些在常人眼中或许显得丑陋的形态,却被先生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美,而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本真之美。

先生对柿树的描写尤为精彩:“它们像一条条功力深厚的墨迹,在冬日晴朗的蓝色天幕上,勾勒出一幅自然天成、意韵无穷的书法作品。”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更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完美融合,展现出先生独特的审美视角。

这种对生命本真之美的发现,体现了先生深厚的生命感悟。在繁华落尽后,树木依然保持着向上的姿态,这种不屈的生命力,正是最动人的生命之美。

二、生命的哲学意蕴

冬天的树展现了生命的真实状态,这种真实不是完美的,而是带着伤痕与残缺的。先生看到的柳树,“残败的断茬似乎在固执地诉说它的不幸”,这种不完美恰恰构成了生命的完整性。

在生命的残缺中,先生发现了坚韧的力量。柳树“笨拙的枝杈”面对风雨摧折时的坚毅,正是生命最可贵的品质。这种坚韧不是表面的强大,而是内在的生命力的体现。

先生通过树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真实与坚韧。这种思考,与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Dasein)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生命本质的哲学追问。

三、生命的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表象所迷惑,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先生通过对冬天树木的观察,启示我们要学会欣赏生命的本真之美。这种美可能不够完美,但却是最真实、最动人的。

文中的柿树和柳树,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面向。柿树的张扬与柳树的含蓄,都是生命真实的表现。这种多样性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必追求千篇一律的完美。

先生在文末写道:“回归真实,展现自我,都需要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这句话道出了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在这个充满伪装与修饰的时代,保持本真需要极大的勇气,而能够欣赏本真之美,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先生的《冬天的树》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它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冬季,在看似荒芜的表象下,依然存在着动人的美。这种美不是表面的繁华,而是内在的真实与坚韧。在这个追求速成与表象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欣赏这种本真之美,在荒芜中寻找生命的诗意栖居。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种栖居,不是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在平凡中发现非凡,在简单中体味深邃。这才是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命境界。



                                   生命本真之美——读王政散文《冬天的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