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想深厚,情感深沉,艺术圆熟——读艾青诗歌《光的赞歌》1

(2024-09-23 05:07:12)
标签:

读书

思想深厚,情感深沉,艺术圆熟——读艾青诗歌《光的赞歌》1


光的赞歌/艾青1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世界要是没有光

  等于人没有眼睛

  航海的没有罗盘

  打枪的没有准星

  不知道路边有毒蛇

  不知道前面有陷阱

  世界要是没有光

  也就没有扬花飞絮的春天

  也就没有百花争艳的夏天

  也就没有金果满园的秋天

  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

  世界要是没有光

  看不见奔腾不息的江河

  看不见连绵千里的森林

  看不见容易激动的大海

  看不见像老人似的雪山

  要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对世界还有什么留恋

 

  二

  只是因为有了光

  我们的大千世界

  才显得绚丽多彩

  人间也显得可爱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那些殿堂多么雄伟

  里面更是金碧辉煌

  那些感人肺腑的诗篇

  谁读了能不热泪盈眶

  那些最高明的雕刻家

  使冰冷的大理石有了体温

  那些最出色的画家

  描出了色授神与的眼睛

  比风更轻的舞蹈

  珍珠般圆润的歌声

  火的热情、水晶的坚贞

  艺术离开光就没有生命

  山野的篝火是美的

  港湾的灯塔是美的

  夏夜的繁星是美的

  庆祝胜利的焰火是美的

  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

 

  三

  这是多么奇妙的物质

  没有重量而色如黄金

  它可望而不可及

  漫游世界而无体形

  具有睿智而谦卑

  它与美相依为命

  诞生于撞击和磨擦

  来源于燃烧和消亡的过程

  来源于火、来源于电

  来源于永远燃烧的太阳

  太阳啊,我们最大的光源

  它从亿万万里以外的高空

  向我们居住的地方输送热量

  使我们这里滋长了万物

  万物都对它表示景仰

  因为它是永不消失的光

  真是不可捉摸的物质——

  不是固体、不是液体、不是气体

  来无踪、去无影、浩淼无边

  从不喧嚣、随遇而安

  有力量而不剑拔弩张

  它是无声的威严

  它是伟大的存在

  它因富足而能慷慨

  胸怀坦荡、性格开朗

  只知放射、不求报偿

大公无私、照耀四方

 

但是有人害怕光

有人对光满怀仇恨

因为光所发出的针芒

刺痛了他们自私的眼睛

历史上的所有暴君

各个朝代的奸臣

一切贪婪无厌的人

为了偷窃财富、垄断财富

千方百计想把光监禁

因为光能使人觉醒

凡是压迫人的人

都希望别人无能

无能到了不敢吭声

而把自己当做神明

凡是剥削人的人

都希望别人愚蠢

愚蠢到了不会计算

一加一等于几也闹不清

他们要的是奴隶

是会说话的工具

他们只要驯服的牲口

他们害怕有意志的人

他们想把火扑灭

在无边的黑暗里

在岩石所砌的城堡里

维持血腥的统治

他们占有权力的宝座

一手是勋章、一手是皮鞭

一边是金钱、一边是锁链

进行着可耻的政治交易

完了就举行妖魔的舞会

和血淋淋的人肉的欢宴

回顾人类的历史

曾经有多少年代

沉浸在苦难的深渊

黑暗凝固得像花岗岩

然而人间也有多少勇士

用头颅去撞开地狱的铁门

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

光荣属于前仆后继的人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

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

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

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 


                                 思想深厚,情感深沉,艺术圆熟——读艾青诗歌《光的赞歌》1


【读与评】

艾青先生的诗《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发表于19791月号的《人民文学》上。

《光的赞歌》在先生的创作生涯中,是又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先生的一生,追求光明,歌颂光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光明主题”的诗作,《光明赞歌》的完成,使先生这一主题的创作,终于在他晚年的时候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光的赞歌》仿佛是命运在不公平中给予他的特殊礼遇。1978年,先生已经68岁了,这位历尽风霜的老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苦难和睿智,来俯瞰人类为光明而斗争的伟大历史,来大幅度地概括历史进程的。《光的赞歌》是先生一生全部经历的总结和表述,他把一生为“光”而奋斗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把他在一生中所确立的理想和信念,薪火相传,深情地交予后来者。

《光的赞歌》全诗分为9节。在第一节里,先生就指出了“光”是人与生俱来就追求和不可缺少的。他说:每个人的一生/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接着他用三个“世界要是没有光”为前提来想象我们的生活变化:我们没有了眼睛、航海的没有罗盘、打枪的没有准星、不知道路边有毒蛇、不知道前面有陷阱;我们没有了扬花飞絮的春天、也就没有百花争艳的夏天、也就没有金果满园的秋天、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我们看不见奔腾不息的江河、看不见连绵千里的森林、看不见容易激动的大海、看不见像老人似的雪山。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很少注意没有光的日子会怎样,但是只要想象一下没有光的生活,我相信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言而喻的,也许正如先生说的:要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对世界还有什么留恋?

诗的第二、三节讲的则是光和美的联系: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艺术离开光就没有生命、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这是多么奇妙的物质/没有重量而色如黄金/它可望而不可及/漫游世界而无体形/具有睿智而谦卑/它与美相依为命……由此看来,没有光,我们的生活是暗淡的、无趣的、乏味的,生活当中需要艺术的存在,而艺术是不能没有光的。同时,在第三节当中,先生引出了光是伟大的存在/它因富足而能慷慨/胸怀坦荡、性格开朗/只知放射、不求报偿/大公无私、照耀四方,即光是正面的象征。

后面的几节诗里,先生从历史的角度上,给光注上了智慧、正义、道德内涵: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光洞察一切、预见一切/可以透过肉体的躯壳/看见人的灵魂;光从不可估量的高空、俯视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我们从周口店到天安门/像滚滚的波涛在翻腾/不知穿过了多少的险滩和暗礁/我们乘坐的是永不沉的船/从天际投下的光始终照引着我们。这是先生告诉我们的生活哲学。

从第七节开始,先生开始阐述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他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世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每一个人既是独立的/而又互相照耀/在互相照耀中不停地运转/和地球一同在太空中运转/我们在运转中燃烧/我们的生命就是燃烧……然后迸发出璀璨的光;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这里先生给我们说的是:生命的价值在于燃烧,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认同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即使是恒河岸边的细沙,即使生命像露水一样短暂,也能反映出比本身更大的光。所以先生在之后的诗句当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溶合在一起/进行为真理而斗争/和在斗争中前进的人民一同前进;我永远歌颂光明/光明是属于人民的/未来是属于人民的/任何财富都是人民的/和光在一起前进/和光在一起胜利/胜利是属于人民的/和人民在一起所向无敌……这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对于祖国、对于人民的承诺。与此同时,我们在诗的最后一节看到了先生是对于革命胜利的一种喜悦和对祖国未来的期许,这也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艺术家对于祖国未来充满了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