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不死的美的精灵——读徐志摩散文《心中的济慈夜莺歌》

(2024-07-09 05:06:14)
标签:

读书

你是不死的美的精灵——读徐志摩散文《心中的济慈夜莺歌》

   

心中的济慈《夜莺歌》/徐志摩

 

济慈的《夜莺歌》永远在人类的记忆里存在着。

济慈二十五岁在意大利他朋友怀抱里作古,他是与夜莺一样呕血死的。

读济慈的《夜莺》,你先得想象自己叫音乐的沉醴浸醉了,四肢软绵绵的,心头痒荠荠的,说不出的一种浓味的馥郁的舒服,眼帘也是懒洋洋的挂不起来,心里满是流膏似的感想,辽远的回忆,甜美的惆怅,闪光的希冀,微笑的情调一齐兜上方寸灵台时,再来开诵济慈的《夜莺歌》,那才对劲儿!这不是清醒时的说话,这是半梦呓的私语,心里畅快的压迫太重了流出口来绻缱的细语。我们用散文译过他的意思来看:

一,唱这样神妙歌的,决不是一只平常的鸟;她一定是树林里美丽的女神,有翅膀会飞翔。她真快乐呀,独自在黑夜的树林里,在枝叉浓荫如织的青林里,她畅快地放开她的歌喉,赞美初夏的美景,我听她唱了多时,她还是恣情地唱着;我被她的歌声迷醉,我不敢羡慕她的清福,却让她无边的欢畅催眠了,像服了麻药、喝了鸦片汁睡昏昏思离离,像进了黑甜乡,我感觉一种微倦的麻痹,我太快活了,快感太尖锐了,竟使心房隐隐生痛了。

二,你不倦地唱着,在你的歌声里我听出了最香冽的美酒味。喝一杯陈年的葡萄酒多痛快啊!那是长在南方温暖的普罗旺斯的葡萄。那里有的是幸福与欢乐,男男女女整天在阳光下作乐,携手跳舞、弹琴唱歌;那儿遍野的香草树馨,快乐的地下,酒窖里满是美酒。真美啊!澄静香冽充满了南国乡土精神的美酒,我要引满一杯,犹如希宝克林灵泉的泉水在日光里滟滟发出虹光,我用古爵斟满。这珍珠似的酒沫溢在杯边,杯口让紫色的浓浆染得鲜艳;我一口吞下——这才真醉了,我的神魂脱离了躯壳,幽幽地辞别了世界,跟着你清唱的音响,像影子淡淡地掩入那暗沉沉的林中。(声调跟着南方的阳光放亮了些,但情调还是一路缠绵。)

三,这世界真叫人伤心,我毫无眷恋,巴不得有机会逃离,忘怀种种不如意。你在青林茂荫无忧无虑,你不知也无须过问这寒伧的世界。我们这里有的是热病、厌倦、烦恼,朋友相见只是愁颜相对、牢骚和哀怨;老人耗尽精力只剩麻痹憔悴的几茎白发,青年让不如意蚀空了,留下满脸的憔悴鬼影般消瘦,等着进坟墓。想到这些,不由你不发愁,不由你不眼睛迟钝充满绝望的晦色。即使是难得的美偶尔显露,转瞬落花流水似的没了。爱美的人虽有,但春光挽留不住。美景不常驻,我们只能暂时的享受,笑口还没全开,愁颜又来了。我只想顺着你的歌声离别这世界,解化这忧郁沉沉的知觉。(稍微激起一点浪纹,迷离中夹着一点自觉的愤慨。)

四,人间不值得留恋,我也不必乞灵于酒神与他宝辇前的文豹,凭着诗情无形的翅膀,我可以飞上你那里去。到了你的境界,这林子的夜是多么的温柔。明月如皇,星辰如臣;夜却是黑的,没有一丝光亮。天风把青翠荫蔽吹动,半亮的天光丝丝漏下,照出我脚下青茵浓密的土地。(沉了下去语调又极幽微,像小孩走入阴凉的地窖,低低地说着话,颤动的断续的,像是风来吹断清梦时的情调。)

五,林子里梦沉沉的不漏光亮,脚下不知是什么花,枝头渗下的清馨辨不出是什么香。薰香的黑暗中只能按时令来猜度各式的花树之香。(诗魂在林子黑荫里闻着各种看不见的花草香味,私下一一猜诉像是山涧平流入湖时的尾声。)

六,猜测着林子里的种种,夜莺还是不歇地唱着。(先前像荷池里的雨声,调虽急,韵节还是很匀净。现在竟如骤雨落下,白英缤纷堕地,香雨的声调急促极了。)他竟想在这极乐中静静化解,竟与无痛苦的解脱发生恋爱,要他领着永别这生的世界,投入永生。死不仅不是痛苦,真是最高的幸福、极大的奢侈,不仅不是消极的寂灭,而是真正生命的实现。在这青林、在这半夜、在这美妙的歌声里,轻轻地挑破生命的水泡。在歌声中倾吐你内蕴的灵性,放胆尽性地狂歌,好像你在黑暗里看出比光明更光明的光明,在叶荫中实现比快乐更快乐的快乐:我即使死了,你还继续唱,直唱到我听不着,变成土,你还是永远地唱着。(这是全诗精神最饱满,音调最神灵的一节。)

七,我方才想到了死,但是你是不死的鸟,永远没有灭亡的日子,你的歌声就是不死的凭证。时代变迁人事变化,你的音乐还是永远不受损伤。你的歌声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富贵的王子听过、卑贱的农夫也听过。也许罗司那孩子在割麦含泪思乡时听到歌声得着精神的安慰,蓬莱仙岛的美丽女郎凭窗望海思乡时,你的歌声曾经感动她们的心灵,给她们平安与愉快。(到了最高点,到了急调中的急调——诗人的情绪和着鸟的歌声,尽情的涌了出来,他的迷醉中的诗魂已经到了梦与醒的边界。)

八,全诗的总结,夜莺放歌的总结,人生大梦的总结。

诗里有两个相对的动机:一个是现世面目可憎的实际生活,一个是超现实的不朽的音乐生命。

这是诗人所向往的、要去实现的。要解脱不完全的暂时的“生”化入完全永久的“生”,可以凭酒神的力量、凭诗意的翅膀飞出尘寰,听着夜莺的歌声忘却现世的烦恼。他就是夜莺,夜莺就是他。

全诗在醒与梦、现世与梦想的揉合中结束。像石子掷入山壑的深潭,音乐亲切谐和,余音在山壑回荡,使你想像那石头慢慢地慢慢地沉入无底的深潭。音乐完了、梦醒了、血呕尽了,夜莺死了。他的余韵袅袅永远在宇宙回响着。 

                            

                                   你是不死的美的精灵——读徐志摩散文《心中的济慈夜莺歌》


【读与评】

读徐志摩先生的文章,吴语系的语汇显得特别的亲切。我犹如回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外祖母、母亲生活在老宅一样。“神魂”、“ 痒荠荠的”、“软绵绵的”,这不正是先人的话语吗!这不正是读着美妙诗篇的感觉吗!

对先生来说,艺术即生活,由于两者的目的只有一个:美。

美是自然的,刻意造作都与其无缘。这正如康河的柔波,摇曳的水草,夜半的明月。他心灵中的点点情丝,在被外界融合的瞬间,就会洋溢出美文。就像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样的空灵,如我不知道/风往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里/在梦的轻波里依徊那般的令人迷醉。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先生的诗文抒情的浓郁为最。不信你看济慈的《夜莺歌》。

开篇即是诗中有济慈的《夜莺歌》,与禽中有夜莺一样的神秘。巧妙的比喻,信手拈来。倾刻间,你阅读的欲望升起,于是,你无法终止你对美的奇怪,一气读完,不忍释卷。你再往回翻,想要找到这美产生的理由,瞑思良久,不得所以然。看布局,平淡无奇;分析语词,他表达如白话,娓娓道来;他的散文抒情如他的诗歌,情感的裢漪是片片的粼光,而不会剌得你睁不开眼。可你就是认为手中的短文不同凡想,像听完一首迷人的歌,听完后,而它的余韵却袅袅的永远在宇宙间回响着。

我觉得,读先生的散文,你不能去解释,也不要去字字句句的条分缕析。他的散文如他的诗一样,是大量美的意象的感受,是心绪的自如流淌,是心灵振颤的曲线。就像你无论如何说不出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何绝妙为何让你看完再也无法忘却,也无法在一致的情境下只会脱口而出而难以创造出更好的(诗句)一样。你佩服,你感叹,你不得不供认天才艺术家心灵的名贵,你会说那是先生那颗易感的心的专利品。

世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最繁杂的是人的心灵。心灵说不尽也说不清。真正出自心灵的产物譬如美文,它不成细说,不成析,只可感。济慈写《夜莺歌》时感到鲜花一朵朵长上了他的身,先生感到济慈的诗魂在林子的黑荫里闻着各种看在不见的花草的香味,私下一一的推测诉说,像是山涧平流入湖时的尾声。感觉是无声的交流,是探索心灵共振,是美的再造和延迟。

我固执地以为确定是上帝让先生那颗心早些休息的。他即使闭上双眼,美的事物经过时,他也会猛然间睁开,然后精心去掩盖它。我揣摩,美的东西确定有一种光芒,它们展现就能射穿他的心。

先生崇尚高雅脱俗冰清玉洁的美,如曼珠斐尔的仙姿灵态;他赏识潇洒的美,如翩翩的雪花飘动,如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他迷念于大自然的美,如夜莺的歌般悠扬悠扬,如山花烂漫;他沉醉于凄惋悲哀的美,如济慈的喋血呕歌,梦里的伤悲。

貌似有某种预感,他竟然在他不多的散文中屡屡写到那些早殇的天才。莫非那也是一种心灵的共同的鸣响?他仿佛对他们更是情有独钟。手捧他写的《曼珠斐尔》。《济慈的夜莺歌》,遥看东方上空漂泊无定的云彩,心中不清楚怅然。漫游蓝天上的先生,你的英灵该化作了天涯的彩虹吧?

天地之间,环宇之内,你是不死的美的精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