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悟“静”、“深”之奥秘——读赵万里散文《静水流深》

(2024-06-14 05:21:04)
标签:

读书

我悟“静”、“深”之奥秘——读赵万里散文《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赵万里

   

以往的岁月里,我曾经向好几位书法大师求过墨宝。每次,当宣纸铺开,笔墨调匀,大师问我要什么字时,我总是说,我喜欢“静水流深”的意味。每当这时,大师们总会歇下竹管,良久不语。这份静默,让我隐约感到了一种深度。然而,不知为什么,每次大师们留下的,都不是“静水流深”这四个字。我多少有些遗憾,却没有深想。

  直到前不久,我向一位同龄朋友再次讨求这四个字时,他才坦诚地说:我不敢写这四个字。

  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朋友说,但凡弄墨之人,对汉字都怀着一种深深的敬畏。一般说来,有多深的功夫,多深的悟性,才敢写多深奥的字。而“静水流深”一句,初觉陌生,可凝神细想,心底,便觉有一种涌动,是什么呢?一时难以琢磨透彻,又怎么能轻易落笔呢?

  我想起落拓不羁的那些年,生命渴望被一句格言警醒,一句真正从我的血脉心魂里流淌出的叮嘱,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一年,我从海上漂泊归来,经了一夜的水路,清晨走上甲板,蓦然一惊:全然不见想象中的惊涛狂澜,那是阔大无边的静……静,让水焕发出了生命原初的博大与深邈,静,让我感受到家乡大平原那安详坦荡的呼吸……

  静水流深。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心底的泉眼涌出了这一句生命禅,那是怎样的一番际遇与契合呀。

  朋友不禁也被我的“凡人格言”所触动:是呵,而且“静水流深”这四个字,字面很是宁静,绝没有伸胳膊蹬腿的张狂,排列在一起规矩自然,不显山不露水不虚张声势。即便有大家风范,遇上这样的字也不敢轻易挥毫。有道是:一枝竹管安天下,锦绣心机卷里藏啊!

  我感动于朋友的会心。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一段独白:……左手研墨,右手卷一册汉简来读。读至心通了,墨浓了,蘸好了笔,这时面对着那张白纸的感觉,真像是要去茫茫宇宙中投胎。这日子该多么有滋味,不足为外人道……

  我又想起一位诗友从黄河边归来时说过的话:我们的母亲河并不总是奔腾咆哮的。在黄河的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浑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活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我还想起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我就这样想着想着,心中便又一波波地涌动了,那阔大无边的静呵……

  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啊……     


                                我悟“静”、“深”之奥秘——读赵万里散文《静水流深》


【读与评】

再读赵万里先生散文《静水流深》,让我想到,第一次在《读者》上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与感触,但再一次品读,内心似乎不可言喻,正应了有位贤人说的:“人啊,有时候感触,来得突如其来,有时候感触,在无数次心灵的撞击之后。”

近年来,诗人的流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眼睁睁看着有些诗人写小说去了,有些诗人写散文去。就如先生就是一例。我以为,诗人的流失,对诗是一个损失,对整个文学则未必。这不,文学界诗人赵万里的身影虽然有点模糊了,但一个散文作家赵万里的面孔却越来越清晰了。 

  有一种说法,所谓诗,主要指的是诗的精神,倒不专指作为文本的诗,即那些分行的文字。这种说法认为,诗作为一种文本,现在似乎是有点式微了;但它作为一种精神,却进入了小说、散文、戏剧、绘画、音乐、影视、广告、建筑等多项艺术种类中,并且成为了这诸多艺术的灵魂,成为它们的支撑。这样诗也便在更多的艺术中获得了新的生命。这就好像维生素,确实有维生素这种物质,但世界上没有一种专门生长维生素的植物,它只生长在具体的蔬菜和水果中。而这些蔬菜和水果,正因为此,才有了更高的市场价值和食用价值。先生的《静水流深》,弥漫着诗的气韵,闪耀着诗的光亮。也正因为此,他的这些文字才呈现出更为蓬勃的生机。 

读《静水流深》,内心不觉微微地被震动了一下。好长时间,我都在细细琢磨这四个字。

“静”,这个字眼是多么微妙啊!这个字让我想到了乡间林道的宁静——夜朦胧,月朦胧,宁静中浮现出神秘与感动。湛蓝的夜空布满繁星,星星们遥遥相望,眨着眼睛仿佛在诉说着美丽的哀愁与深情,能让人情不自禁地叹道,夜之美,美在安祥,美在宁静。我想,先生文中的这个“静”,表述的应该是人生精神的超凡境界,一个人越是深沉厚重就越发的静。所以,让我们洗去所有的张扬和浮躁,静下心,踏踏实实努力做好每件事,也许这就是人的生命的完美之处吧。

“水”,这是十分常见而又珍贵的东西,我们知道,水是万物之源,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所以先生说水是生命的本源,这容易理解。

“流”,一听这个字,就可以感觉到热血沸腾,眼前仿佛出现一条湍急的河,河中的水正在流,它们要流到大海中,所以,它们要日日夜夜地流。它们知道,只有流,才能完成大愿望,才能成功,才能体现出自己蓬勃向上和生命。

“深”,深入,深化,深广,深远,深沉,深刻,深厚,深奥等。越发的深沉,才能越发地静。深和静,我想应该要理解在一起,正因为了深,才有了静。深,就是让我们遇事不惊慌,要冷静做事,静下心,慢慢思考。

读着,想着,终究我的两眼还是久久地落在那个“静”字上。“静水流深”,既近乎一句禅语,又说出了一个生活的真理。我理解,“静”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生活态度,行为态度,心灵状态。说到底,“静”不是别的,而是一种自由和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本来的本然的状态。一切都按照生命的自然进程存在着,生长着,发展着,也消亡着,不为外界的环境所左右,所干扰。而“深”并不是人为的一种目标,它是做到静之后自然而然达到的一个结果。所以这句话最关键最要紧的还是这个“静”字,人生最难做的也是这个“静”字。静了,也就深了。不静,喧嚣吵闹,何深之有? 

  我们中国人讲修身,大凡是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既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修养。有此气度和修养之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思考,在失败中从容面对,很少言表于脸上,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这种中国人的思想推到了至高的境界。古代中国人了不起,能让这么一个自然现象去解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又是如此的酣畅,淋漓尽致——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我以为,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