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747
  • 关注人气: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谈诗,驾轻就熟,挥洒自如——读艾青散文《和诗歌爱好者谈诗》

(2024-02-23 12:17:46)
标签:

读书

                      诗人谈诗,驾轻就熟,挥洒自如——读艾青散文《和诗歌爱好者谈诗》


和诗歌爱好者谈诗/艾青

 

有人问:“现在写诗要注意什么?”

  我以为绝不只是现在,而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写诗的注意力放在形象思维上。

 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人类有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思维活动。

  一种是抽象的思维活动,通常叫做逻辑思维;

  还有一种是沿着具体的形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通常叫做形象思维。这是一种不从概念出发,却沿着真实的感受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是从感觉发生的联想、想像、幻想,在主观和客观之间取得联系,从而在它们的某一特征上产生比拟的一种手段。

  形象思维是为了把你所看见的,或是所想到的,使之成为可感触的东西的基本活动,目的在于把生活的感受能以具象化的形式介绍给你的读者。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诗人把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像一条线串连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不论是明喻和暗喻,都是从抽象到具体、具体到具体之间的一个推移、一个跳跃、一个转化、一个飞翔……

  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却又是互相联系的。

  所有的思维总是从具体中找抽象,从抽象中找具体,它们互相牵连着,飞旋于大千世界中……

  比喻的作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

  例如我的一首诗《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这样就把没有关联的东西紧紧地纠结在一起了。

  人与人之间,外表上是分离的,但在心灵深处总是相通的。从这首诗写作的年月看,还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为事物寻找比喻,是诗人的几乎成了本能的要求。只有充分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别,才能找出逼真的比喻。

  运用比喻,使文章生动是一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所需要的。例如:

  一个外国通讯社发的有关日蚀的消息说:“宇宙正在进行捉迷藏,太阳躲到月亮背后去了。”

  又如一篇报道中国花鸟画的消息说:“画家像蜜蜂一样活动在花园里。”

  只不过各用了一个比喻,就使文章充满生气了。

  撇开比兴的手段,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引起人的逼真感的,也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

  例如杜甫的《石壕吏》等诗篇,通篇找不到一个比喻,却把事件交代得很具体,照样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这类诗,假如有人开玩笑,把所有的韵脚删去,也可称之为“散文”。

  另外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样的一首诗,既不整齐,也不押韵,更没有任何比兴,却能响彻千古!

  没有联想、想象,没有幻想,是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的。

  而无论联想、想象、幻想都是从生活中来,不管直接还是间接,都是经验的产物。

  生活积累越丰富,创作越自由。

  例如我在《窗外的争吵》这首诗的最后一节:

  你要是赖着不走

  用拖拉机拉你走

  用推土机推你走

  敲锣打鼓送你走

  为什么还要“敲锣打鼓送你走”呢?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时,一个造反派的头头要撵我到连队去,他说:“你走不走呀?”我说:“我考虑考虑。”

  过了两天他又来了,两手叉腰,站在房子中间说:“走不走?”

  他显然是不耐烦了。我不做声。

  他说:“是不是要开个欢送会啊?”那意思是要把我轰走了。

  生活中随时都会有生动的情景,有的甚至多少年也忘不了,就看你能不能把它们收集到你的武器库里——备而不用——总有一天要用上的。

  这可以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到关键时刻就突然跳出来了。

  最后还有下面的一些问题,都是经常有人提出来的:

  “创作怎样才能突破?”

  “怎样才能引人入胜?”

  “你爱读什么样的诗?”

  等等。

  总括一句话:如何提高诗歌艺术。

  我以为单纯从艺术上提高是不行的。演杂技、玩魔术,技术再高,看完了也就完了。

  但是,当我们从真实的生活中看到动人的场面,总是多少年也忘不了的。

  我还是坚持:“诗人必须说真话。”只有说真话,才能突破假话、谎话、大话的包围。

  只有说真话,人们才能相信你,你才能做到“引人入胜”;只有说真话的诗,我才愿意读,读得下去。

  人云亦云,似曾相识,陈词滥调只会败坏人的肠胃。

  太多的重复,老调重弹,就使人厌倦。

  只有每人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才能引起人的共鸣。

  说假话而想取得人信任,是梦想。

  并不是诗人说的都是真话。

  并不是水就是眼泪、红的都是血。虚假的东西总是不持久的。

  鉴别真假的最可靠的依据是社会的效果,人民群众的反映。

  而历史也在用宁静的眼睛注视着你。

  有人提到“以题材取胜”的问题。

  我以为“以题材取胜”无可厚非。“百花齐放”也包括题材的多样化。

  艺术需要独创性。但是,并不是只要有独创性就是艺术。

  所有的疯子是最富有独创性的了。

  疯子并不是艺术家。

  人民会从一切作品中鉴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人民所喜爱和尊重的是能使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提高的作品——使他们的精神进入到更美好的境界。

  这就是诗的严肃性。

 

  诗人谈诗,驾轻就熟,挥洒自如——读艾青散文《和诗歌爱好者谈诗》



      【读与评】

  本文是著名诗人艾青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个春天里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的演讲词。

  演讲的内容涉及诗歌创作中的想象、比喻、押韵、生活积累、独创性等许多问题,看似洋洋洒洒,无拘无束,但却散而不乱,散而有神。这“神”便是先生反复强调的“诗人必须说真话”,“只有每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引起人的共鸣”。

  先生是诗人,但诗人的演讲并不都是慷慨激昂、热情澎湃的。本篇演讲可谓平淡如话,质朴如话。但平淡不是平庸,质朴不是黯然无光,先生在平淡与质朴中说出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句子,像格言一样令人回味、令人深思。

我在我的读书篇目中,对先生的诗歌和散文,都是十分喜欢和认真欣赏的。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而且其诗歌以散文美,创造了中国现代诗的一座高峰。

首先,先生诗歌的意象美。我们知道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先生在创作诗歌作品时,赋予了意向主观上的情感和认识。如《太阳》这首诗中,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太阳这一意象表现的是先生对理想、光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从美学的角度讲,先生始终如一的讴歌太阳、黎明、春天、光明、生命和火焰,这是先生诗歌中的“永恒主题”,由《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可见一斑。再如《我爱这片土地》,其中心意象是土地。“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朴实的诗句将先生对祖国对人们及土地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当时中国的境况来看,这种思想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典型代表。这两个意象是先生诗歌当中出现最多的意象,这些意象蕴含的主题就在于爱国主义。

    其次,先生诗歌中的诗绪。先生诗歌当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于“忧郁”,比如《手推车》中“枯干了滑穗的河底”、“阴暗的天穹”、“灰黄土层”、“荒漠”从这些意象看,呈现出灰暗的色彩从物理层面表现“忧郁”;而在精神层面“寒冷”“静寂”“悲哀”这些词语结合灰暗色彩的意象,形成忧郁的诗绪。比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当中“老妇”、“雪夜”、“小油灯”、“破烂的乌篷船”等意象,都在表现着先生式的忧郁。先生诗歌当中的忧郁虽然给人的审美感受比较特殊,但这种特殊区别于西方忧郁派对忧郁美的极致追求,先生诗歌当中的忧郁美并不刻意,而是在自然当中流露。

再次,先生诗歌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先生诗歌当中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散文美。也是基于散文美,先生的诗歌达到了中国现代自由体诗的高峰,从其诗歌来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押韵,没有整齐的格式,表现得更加自由,这是现代新诗几十年发展中的新成果。先生诗歌给人以一种读散文的感觉,形散而神不散,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自由体长诗,全诗不押韵,多用排比等手法,形成诗的散文美。

先生诗歌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及向往美好生活、光明、理想的思想情感,以“散文美”将其诗歌推向了中国现代自由体诗的高峰。

先生在本文列举了许多大家熟悉的诗篇,真切具体,极具说服力。读之,我的感觉是:

诗人谈诗,驾轻就熟,挥洒自如。

  诗人与诗歌爱好者谈诗,志趣相投,和谐融洽。

  这正是本篇演讲与众不同而又特别容易吸引听众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