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评】
《花之歌》是黎巴嫩作家、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的语言特点。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
情理交融
诗人用饱含情感的话语赞颂美丽的花朵,也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表明人生的态度。“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是星星,是诸元素之女,花的美已有神圣的意味。接下去的部分,花如人生,人生如花,诗人用花来寄托自己的高尚情操,表明自己向往光明的人生取向。
生的乐趣
花的生命历程里拥有无限的乐趣。花是大自然的真情倾诉,是坠落在绿草丛中的星星,是大地之子。花可以成为各色人的馈赠。花生活在天地之间,与风儿鸟儿,星星太阳交融一体,你呼我应;白昼与黑夜,和光明相迎相别;饮朝露,听鸟鸣,伴芳草,望高空,乐趣无穷。
爱的旋律
全篇上下充满着一个"爱"字。从第1段开始,可以读出对自然的爱,对星空的爱,对大地的爱,对人间充满无私馈赠的温情。从第5段开始,对晨风、群鸟,对原野、清风,对星星、太阳都很亲近。最后则是对光明、对生命豁达的享受,也充满着爱,那就是爱自己。
光明之歌
向往光明成为整首诗的基调。第5段写到花是迎接和欢送光明的使者。第6段写到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花都无比快乐地生活在光明里。最后一段则直接写出“对光明心驰神往”。从另一个角度看,字里行间都在歌颂光明:光明无限的自然和原野,光明无限的花的生活,光明无限的人生追求。
《花之歌》凸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
想象奇妙
奇特、富有人情味且饱含哲理的想象是该诗语言的一大特色。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比作落入绿茵里的星星,比作诸元素之女,这些想象不失大自然花的真实,却显得精彩绝伦。散文诗的后半部分借助花的诸多用处以及它的生活环境展开想象,阅读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这正是纪伯伦这首散文诗最为精妙之处。
修辞精妙
诗篇里运用的修辞手法多而且贴切。花是美丽的,花开花落,一闭一合,就像大自然跟你交流的语言,这是比喻。“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这一段用了拟人手法,也用了排比,把花的生命历程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冬育、春开、夏长、秋谢。第6段运用了对偶,把花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诗意地展现,而且人格化了,极具象征意味。
语义深妙
这首散文诗的语言含义深刻又是一大特色。诗中写到花是诸元素之女。从科学的角度讲,“诸元素”指物质构成的最小单位,也指大自然的精华,也隐含着构成一个高尚的人的真善美的各方面。散文诗的最后一段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也写出了花的积极乐观态度。纪伯伦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敏锐的思考来书写人生,从头到尾的语言都具有双重的意味,只是在最后一段进行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