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747
  • 关注人气: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静而大气,平近而隽永——读素素散文《湖殇》

(2023-11-22 05:23:39)
标签:

读书

沉静而大气,平近而隽永——读素素散文《湖殇》


湖殇/素素

 

不看湖的时候,美人的深眸便是湖。看了湖之后,湖是城市的心。其实,我所居住的市,只有一个人工湖,在儿童公园的一角,湖面上仅能游开几只白鹅形状的船.

湖太小,然而我的生活里毕竟有一个叫做湖的地方。

去年有了两次开笔会的机会,先到南京,南京有玄武湖,莫愁湖。然而我到南京最急切要见的不是莫愁,而是玄武。因为它大,玄武湖是可以追溯到三国吴的。历朝历代都极善待这湖,并竭力地放大它。今人又胜过古人,这是必然的。总之,千年的湖依然年轻,所以乍见玄武湖,我竟舍不得快走,生怕一走就走到底。我开始明白六朝粉黛为什么迷恋南京,因为有玄武湖。我也开始明白在日渐喧闹的城市里面,为什么保留着这一处静谧的所在,因为湖是城市人最后的空间。但是,就在这时,有一种很杂乱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细一分辨,是儿童乐园的碰碰车。还有一种声音是从那间很别致的公园小屋里传出来的:像野人的嚎叫,像野兽的厮杀,屋外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当代原始部落掠影海外版录像,票价x元。

好在玄武湖大,浩茫的湖水能使那些怪异的声音和灰尘渐渐地被吸收,以至于吞没。我终于找到了一条安静而有意味的小路,一边是千年老树,树冠呈弧形绕过人头,垂进另一边的湖里,我认定了这条浓阴穹起的小路,走过去,再走回来,直到走累了,才坐在树下的长椅上,面向着绰绰约约的湖,呼吸着这里的清宁。突然,背后“砰 地一声枪响,我立刻中弹一般跳起,咫尺之外,竟是一座商业性打靶场。

玄武湖一下子老了,我的玄武湖之游也到此为止。

另一次是去泰山开笔会时路经济南,我执意要去大明湖。我没见过大明湖,但我熟悉一支关于大明湖的歌儿,它的鲜荷和丽水,在我心中永远栩栩生动,而且,我知道济南是万泉之城。那一万个泉将使大明湖永远清澈,永不枯竭,所以走进济南,我的心十分安详,玄武湖的那种伤感已是很淡了。

但是,我在这座以湖命名的公园里未及走进百步,就被与玄武湖十分相似的声浪撞了回来,依旧是碰碰车转转车,微小的,巨大的,布满了树下和天空。这儿距海较远,所以新建了大型“迷你鱼宫”、“海底世界“,貌似文化者的商人们拥挤进湖里,以一种极粗糙的方式,强迫观湖的人观海。各种声响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游人像走进了一个农贸市场,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一片阴凉。我完全不是第一次来的那份新奇和陌生的心情,倒对一种熟悉的东西滋生出深深的厌恶。我只向那湖面匆匆一瞥,一瞥之间,我便发现湖面落满了灰尘,湖面上的天空也涂满了灰尘,包括这座万泉之城也是灰尘的颜色。

曾有一个人想打捞世界的原稿,他认为我们当今的世界已失去了“原天”、“原单木”、“原水”。如果这种失去积累得太多,总有一天要在地球上堆积出无法穿透的黑暗。我想,当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都为此而痛苦时,原来的世界怕已成为废墟了。

只是,至今仍惦记着玄武湖和大明湖,或许那一点点嘈杂并不影响它们的美丽。

但湖就是湖,湖应该是这个世界最安静的地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所有在逼仄中窒息,在红尘中受难,在旅途中疲累的灵魂,有一个憩所。 


沉静而大气,平近而隽永——读素素散文《湖殇》


 【读与评】

 读素素女士散文《湖殇》,我对其感觉是一反常人的颂美,直书了自己的遗憾和不满。

 一般人写游记都立足于美扬,好像壮美河山不来一番赞美就不够意足,不艺术一番就算是枉写,这种惯性思维常给人一种表面繁华下的虚假,最终也害了我们个人的心境及其艺术本身,因无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的真正对应。本文素素女士取名湖殇字的本意是指没有成年就死去,现代汉语中常指重大的灾难、事故,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悲哀、遗憾等。可见就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来写下心底和生活的真实。

 我们说何为美?传统的解释是真实即美,不知现代的解释有没有变化,但我还是秉持了这样的观点。故此素素女士尽管书写了自己眼下笔下的不美,不如意,甚至很厌恶很反感,但因为是生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是怀了美好的希望,是为澄清心中的尘埃,荡涤胸中的不洁,故我认为这就是一种难得的丑至极致的化丑为大美。

 我以为,本篇主要就胜在角度。

 如前所说,本篇非一般的写法赞颂美,而是不肯原谅原有美中的瑕疵,出发点是为了更美,不忍原有的胸中之美受到玷污破坏,而采取和巧选的角度就是一个“殇”字,通过两处景点给人不满的书写,而进行的客观的公正的间接性艺术批评,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及改进。

 一是南京的玄武湖。本应是一个静的所在,原也有过湖边的宁静,现却处处是嘈杂,商业的气息充满了耳鼓。素素女士虽终找到了一个安静的所在,直到走累才在一棵树下的长椅下休息,独享这里的清宁。可是,不久背后却又“呯”地传来一声枪响,使人像中弹一般弹跳至老远。太遗憾了,也太可惜了,对不起,拜拜了,玄武湖一游就此为止吧!

 这句“游此为止”别看多轻巧,却极显素素女士的愤懑!

 另一次是游济南的大明湖。原有的憧憬也极其美好,上次的愁绪已尽然消除,可这与玄武湖相似的声响又来了,什么碰碰车,转转车,小的大的,布满了树下和天空。这种现象我们也极易见到,几乎是所有公园浏览区的常设部件,虽说专为我们宠爱的孩子开的,但我们的心底也不太痛快,因为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来此的主要目的,也难因这些杂耍的小玩意扰了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除非有一种情况,我们来过多次或身居近处而随便看看,否则我们会同样感到某种难言的不爽及不适,但有一种情况,即我们心底不快是不快,却极少像素素女士这样去深入思考。素素女士又说,大明湖本来离海较远,却开了迷你鱼宫海底世界。素素女士指出,这些东西貌似文化,实为一种极粗糙的方式,强迫观湖的人观海,素素女士形象地喻之,各种声响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像走近了一个农贸市场。素素女士这些感受我们又何尝没有!这不仅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素素女士这句的两词用得极好:一个是粗糙,意为离高雅文明之远,一个是强迫,意为强加于游人的意志,这是何等的不放松不愉快和情何以堪啊!

 以上两处给素素女士的印象就是,玄武湖的伤感,大明湖的灰尘。对前者的态度就是“到此为止”,对后者的处理就是“诀别似地退出”。可见素素女士把情感及态度用在准确的字词上,大别和优胜于我们一些人大段的心理描写及其情感铺垫。当然,在我看来,这就是一般写手与名家大腕的天壤之别吧!

 本文的首尾都是同样的呼应,使文在平静的描述中有了自然的升降起落。

 开篇即辩证地指出“至今都记着玄武湖和大明湖,或许那一点点嘈杂并不影响它们的美丽,但湖就是湖,湖应该是这个世界最安静的地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所有在逼仄中窒息、在红尘中受难、地旅途中疲累的灵魂,有一个憩所。”结尾也是同样的此句议论,可见首尾的感伤与平静,而中间又那么突兀而激烈地说了两湖的嘈杂,这就反衬出了素素女士对两湖之“静”的极度憧憬及怀想。本文沉静而大气,平近而隽永,并没像一些人的面面俱到而笔力分散,而是抓点写重点,有了集中笔墨点射的艺术效果,也足显素素女士的胆识、睿见和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