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间最富有的情怀——读田一文散文《海之歌》

(2023-09-20 05:34:23)
标签:

读书

                      世间最富有的情怀——读田一文散文《海之歌》


海之歌/田一文

 

海在歌啸。海风充满了咸味。海浪汹涌着,浪头刚跑到沙滩上来,又滚回到海里去。海吐着泡沫,雪白的泡沫;海抛掷着波浪,跳溅的波浪。海浪戏打着。它们在跃进,在追逐,就像一些孩子在雪地里,一捧捧的捧着积雪,打着雪仗;又像一些孩子在松林里面,在松涛之中,抛着团团的松球。海是多么像个孩子!

海袒露着胸脯,受着阳光的摸抚,海在阳光下一起一伏地呼吸。这会儿,海显得多么安适!在阳光下,海仰卧着,就像那甜睡中的微笑的婴儿。

海呼吸着,起伏着绸缎似的胸脯。

海发出歌唱,浪潮的歌是海的歌。

海浪会跳跃起来的,那会如同巨人的手臂。海浪会直立起来的,那会如同野兽的脚爪。海碰着岛屿,撞着礁石,发出一些喘息。海冲击着,以汹涌的姿态,走着无边的海程。海有时充分地显露出粗放的性格。但有时却睡梦似的起伏着胸脯,漾着灿烂的笑涡。

看见海,我便做着海的梦。

看见海,我便唱着对于海的爱。

而海也发出歌啸:浪潮的歌是海的歌。

海上,有海鸥鼓扑着翅膀斜插下来,又鼓扑着翅膀从海上腾了上去。

怎么,海燕也在雪白的海浪上面飞起来了!海燕真叫我向往。我听了海燕的歌,我说不出内心的那种兴奋。假如我也能跟她一块儿飞,我也能发出那样自由的歌唱。

海又在歌啸了。浪潮的歌是海的歌。

这时,海上正有太阳照着,海,骄傲地漾着千万个灿烂的笑涡。 


    世间最富有的情怀——读田一文散文《海之歌》


 【读与评】

 田一文先生的散文诗《海之歌》,是一曲对大海的赞歌。

 先生用拟人和比喻,赋予了大海以生命和个性。

 浪涛翻涌着,发出粗犷的音响,那是“海在歌啸”。浪涛涌上沙滩,又滚回海中,喷着雪白的泡沫,“抛掷”、“跳溅”、“戏打”着。有声、有色、有形地凸现出了海浪的情态。先生又进一层把海浪比作雪地里打雪仗,或松涛中抛松球的孩子,使大海充满童真的情趣跃然纸上。当海浪平静的时候,先生又把它比作“甜睡中微笑的婴儿”,阳光摸抚着它,“它呼吸着,起伏着绸缎似的胸脯。”仿佛使人感到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在搏动。然而,这“睡梦似的起伏着胸脯,漾着灿烂的笑涡”的大海,还有它狂放的一面,海浪跃起或直立起来时,便“如同巨人的手臂”、“如同野兽的脚爪”,又充分显示出它豪放不羁的性格。

 先生笔下的大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它像孩子、像婴儿,天真烂漫、无私无邪、无拘无束、纵情任性,它有一颗没有被市俗人情、社会黑暗所窒息,所污染的绝假纯真的童心。这种童心,曾受到晚期李贽和近代龚自珍的推崇和赞美。李贽在《童心说》中道:“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一七0》中道:“少年哀乐过于人,歌哭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这种“童心说”,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要求个性解放的审美理想。

 出于这种对于海的审美观照,先生以诚挚而富有诗情的语言,唱出自己的爱和向往。为了把这种心情具体化,先生选取了自由翱翔于海上的海鸥和海燕,尤其是在海燕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愿望。

 这种对海的歌唱,对海燕的向慕,令人遐想。是啊,大海不同于小溪,它没有小溪的潺潺延延,也不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大海不同于河流,它比河流更多了一份大气,一种与生俱来的包容;大海也不同于湖泊,它没有湖泊的那份幽静和孤寂。大海有的,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胸怀,是惊涛拍岸时所体现出来的大气魄,是雄浑苍茫,是无穷无尽。当然,大海也有温柔的一面,只是这温柔也来得大气磅礴,包含着荡气回肠的意味。

 瞬间,我想起曾经读过的王璟先生的《赞美大海》,经过一番努力还是查找到了:

 你是天下最广阔的胸怀,

 你是风中最美丽的飘带。

 你是歌中最动人的旋律,

 你是渔者最喜欢的平台。

 啊,我爱你,我的大海,

 霞光让你灿烂辉煌,

 月亮依偎你的胸怀。

 你令我编织着梦想,

 你令我畅游着未来。

 你是苍穹最勤奋的使者,

 你是生命最洒脱的精彩。

 你是浪花最永恒的动力,

 你是世间最富有的情怀。

 啊,我爱你,我的大海,

 你传承着包容精神,

 你养育着龙的后代。

 风雨中你荡涤污浊,

 苍茫中你展示大爱。

 啊,大海,啊大海,

 你让生命永远激昂,

       你让世界充满博爱。

 你让有情者牵手徘徊,

 你让有志者展现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