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朴实幽默,形象具体,寓意深刻——读贾平凹散文《父亲的半瓶酒》

(2023-05-30 04:54:56)
标签:

读书

朴实幽默,形象具体,寓意深刻——读贾平凹散文《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的半瓶酒/贾平凹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朴实幽默,形象具体,寓意深刻——读贾平凹散文《父亲的半瓶酒》


 【读与评】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父亲的半瓶酒》,通过侧面烘托、对比的手法,对追忆父亲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描写。文章语言朴实幽默,形象具体,寓意深刻、生动。读之,让人心弦触动,因为许多人都有一样的境遇,为了生活在城里打拼着,而父母在老家帮忙看着孩子,有如一双无形的眼睛,无时无刻的牵挂着自己,关心着自己的一家。这让我想起费孝通先生说过的话:“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们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说得多好啊!真的,我也有这种体会。

 先生在文中语言平淡,写了父亲牵挂“我”的几件小事,如话家常:父亲写信叮咛“我”好好写作,劝“我”不要喝酒。“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榜样是最好的力量,父亲为我而不喝酒。后来,父亲带小女儿进城,在“我”不觉得的时候出现了,为“我”的事暗自担忧着。“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父亲好像知道我一样。到了我家,一次,父亲陪“我”喝酒,并鼓励“我”。“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 “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这些絮叨之语,淡至极致,不事雕琢。不正是父亲对儿子自然纯净而厚重的爱的表现!多么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我感觉,《父亲的半瓶酒》之所以感染人,大多在于它细节的生动真实。文中,细节打动人心的描写可谓俯拾皆是:“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悄悄流泪”、“装着眼花”、“揉”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生动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暗自担忧,他不愿意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担心,以免儿子难过。“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一细节又从侧面表现 “我”的粗暴,遇事不顺就迁怒孩子的性格,从而衬托父亲的慈爱,遇事镇定。

 《父亲的半瓶酒》不仅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身处逆境时的默默关怀与支持,更深切地表达了先生对父亲无私之爱的感激。因为“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消解烦闷并陪“我”一起喝剩下的。这半瓶酒让“我”从中获得鼓励,不再沉沦,感受到亲情的慰藉。父亲的那一席话更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得失,“我”也学会了怎样做人。父亲的半瓶酒更寄予了浓浓的父爱。尽管文章中没有一句表示感激的句子,但父子之间的情感透过朴素无华的娓娓描述无处不在。父爱虽无声,却是指引“我”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

《诗经•小雅》说得好:“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夜很深了,读着读着,我手扶书桌,站在窗前,遥望着爸爸妈妈已经永远安息的方向,不知不觉,已经泪流双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