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世界的圆圈舞/保尔弗
如果世界上的姑娘都愿意手拉着手,她们可以联成一个大圈子,围绕着海洋。
如果世界上的小伙子都愿意当水手,他们可以用他们的小船,在波涛上架起一座美丽的桥梁。
这样,我们就可以联成一个围绕全世界的大圆圈,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来携手歌唱。
【读与评】
崇高的理想,是保尔弗散文诗《围绕全世界的圆圈舞》的灵魂。保尔弗期望着人类友好相处时代的到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联成一个围绕全世界的大圆圈,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来携手歌唱。”
“围绕全世界的圆圈舞”,这是保尔弗理想的具象体现。从当今世界的现实来看,这理想未免虚幻而渺茫,因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敌对阶级的并峙都还十分尖锐,“世界大同”为期尚远。但是,保尔弗富于幻想的天性却孕育出一个诗情的世界,作为理想,它毕竟是美好的、温馨的。
整个诗篇都是在假设的情景中展开诗情画意的。前两个“如果”是铺垫,推出两个动人的画面。姑娘们用手臂连起的“大圈子”和小伙子用小船架起的“美丽的桥梁”,作为两个意象,诱人遐想,也令人神往。在此基础上,诗篇升华到第三个“如果”,呈现出由全人类“携手歌唱”形成的“围绕全世界的圆圈舞”这热烈壮观的场景,实在令人感动!而保尔弗理想的光辉也更显得耀眼夺目。这是诗的意境,足以让人心动神摇,浮想联翩。
这让我再一次想起,2020 年 4月11日,新时代领路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的话: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加深,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各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在何方?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要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否可能?人类社会要向何处去?
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的全球治理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思想。
2015 年 9月,联合国70周年系列峰会召开,中国领导人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全面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得到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2018 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第一次把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的文件。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成为中国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这也标志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的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世界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的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形成了相互依存、彼此依赖的新型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正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
从自身的发展历程看,从积贫积弱到改革开放,我们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不能独善其身,而应兼济天下,因为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要助力实现“天下大同”的世界梦!
理想,生命的灵魂。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再来理解保尔弗散文诗《围绕全世界的圆圈舞》,就十分易懂了。保尔弗是幻想家,而他的幻想形象也表现了人类热爱和平、渴求友谊的美好愿望。也许它能为纷争不已、战端迭起的当今世界吹送一缕融融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