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丽婉约,淳朴祥和——读郁达夫散文《迟桂花》

(2022-12-07 06:21:04)
标签:

读书

清丽婉约,淳朴祥和——读郁达夫散文《迟桂花》


迟桂花/郁达夫

 

时至深秋,该是转冷的时候了。可冷了没几日,忽又如初夏般温热了起来。朋友说杭州的桂花又开了一次。

那天她在草地上闲逛,闻到空气里依稀袭来一股清香。寻香而去,发现草叶间散落着一些零星的小黄点。细一看,竟是二度开放的桂花!那些桂树,平时矮矮地蹲在那里,只有难看又笨倔的黑鸟才会在它上面筑巢。朋友抱怨说,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怎么就没瞧她一眼呢?

而在我的记忆里,杭州城里的桂花,多是按时开谢的。大概正因着她的乖巧规矩,老天爷对她倒是别有眷顾了。书上说,一般情况下,桂花开过二十日便没了,而杭城的桂花期却要长一些,总有一个月左右罢。可像现在这样开在近冬时节的,在记忆里却找不出半点踪影。想是没有的吧,又不知是否记错了。据说满觉陇的迟桂花开得颇有风味,但我未曾去过满觉陇,不好意思信口胡说。不过在这个时候开放的,即便是名满天下的满觉陇桂花,也算是开迟了的吧?

疑惑归疑惑,喜欢桂花的心里,却早想要欣然接受了,只可惜身不在斯,只有一味地遗憾和惊叹了。可我终于还是翻出陈年皇历来,重温了几次心头余留的幸福感觉。

那时候我在杭城的大学里读书,每到中秋时节,空气里便会飘起淡淡的桂花香,那是令人陶醉的遥远的神秘花园的气息。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些什么,十有八九是听不进去的。趴在桌上,只需在恍惚之间,便走到桂花仙子的园子里去了。如有机会,我会偷偷溜到仙子的花床上躺上几分钟,又或者悄悄到园子里荡几下秋千;坐着硬板凳也不要紧,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就会变成软绵绵的小花瓣了。如梦里里刚好响起一曲古色古香的调子来,那种惬意就更无法消停了。只是这样的好日子,一年里也只有一个来月,终不能延至深秋的。而这个深秋,桂花竟然开了第二次。我有些嫉妒起朋友的幸运来了。

朋友说,那些桂花香还是同第一次一样,仍是一贯的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理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一点也不在意这个时节里前后觊觎着的冷空气。她说,这迟来的桂花香让她想起了小时母亲亲手做成的桂花炒饭。我想,那或许是小的时候母亲在寒风里拢过来的温暖的手臂吧。那么,在八月里曾羞涩地开放过的,不就是初长成人的桂家女了吗?这或者又将是一个奇异的白日梦吧?

那初开的桂花,真是年方十八的桂家女。跟所有不经事的少女一样,她是羞涩的。打懂事起,她就喜欢躲在那间竹帘半卷的阁楼里,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好奇的时候,只透过竹帘的间隙看看窗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她的窗口总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小伙子们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而这个时候她就会慌里慌张的拉上窗帘。她是那样的羞涩的,但那股淡淡的香气却按捺不住地透过帘子溢出来。见过她的老人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罢了。可小伙子们怎么也不相信,对她充满了十二分的好奇和向往。

这一年,该是她出阁的时候了,经过炙热熬人的等待之后,小伙子们可以大胆地上门提亲了。你瞧,他们提着各色各样的鲜花上了门。那些花儿不也是像他们一样明目张胆地开放着了吗?可她只微微一笑,似乎等不及听听小伙子们的奉承话,马上又跑上了阁楼里去。她心里只记得一个人,就是那个曾闲坐在她的竹帘外,在桂花树旁若有所思的青年。可她是羞涩的,只是透着半卷的竹帘悄悄地看过他,碰巧隔着帘子与他目光相对,天地便也融了。但她终于什么也没有说。接着花期就过去了。

后来桂花嫁了人,过起了和大伙一样的柴米油盐的日子,闲来没事也不靠着窗儿遐想了,她的窗子不知怎么地也没有了以往的香气。院里有一株从娘家转植过来的桂花树,桂花落下的时候,她就把它们收在一起晒干藏好,等着什么时候做一些可口的桂花香糕。有几次,她也会拾起一些少时的记忆,但好象很快就又被她丢在一旁了。晒好桂花的时候,冬天就跟着来了。她的脸慢慢失去了光彩,有时竟扳起来了。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教她感到新鲜,就像小时候门前刚刚种下的桂花树。她成日地盯着那张小脸儿瞧呀瞧的,就盼着他快快长大。那小脸儿倒是慢慢变大了,可她一点也没发觉。有一天晚上她梦到小的时候一边在桂树前做着引体伸腰的动作,一边对着月亮祈祷,桂花树一下子就长到五百丈高,高到月宫里去了。过了这一夜,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知怎么的,院子里的桂树又开了一次花。她很高兴,就用这些桂花连续做出可口的桂花炒饭,孩子爱吃极了。每一次递过热气腾腾的桂花炒饭去,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充满了着桂花的清香。

孩子长大了,镜子里的容颜慢慢老了,皮肤粗糙了,腰也挺不直了,可她的桂花饭手艺越来越好了。孩子非常喜欢她的桂花饭,尤其在不开心的时候,只要闻到母亲递过来的桂花香,好像烦恼也没有了。她做的桂花饭的香气,也慢慢起了变化。原来她在梦里得了一个神仙的指示,说是如果桂花太多太浓了,吃多了口舌会变得迟钝。但孩子太喜欢在梦里了,于是她改用桂花蒸饭了。蒸饭的时候,底下一层水,中间是桂花,最上层才放上米,分别用筷子架着一层薄纱隔开,这样蒸出的桂花饭香味更加均匀清淡,但饭里就没有一点桂花了。

桂花的一辈子,就这样在桂花饭里过去了。那年冬天,她终于老到做不动桂花饭了。有一天,她躺在床上,从窗格子里看到孩子坐在院里的桂花树下,黯然神伤的样子,她急坏了,可她再做不动饭了。那天夜里,她又做了一个梦,她又遇上了那位神仙。她祈祷说,让我再做一次桂花饭吧。神仙笑着说,那你下辈子就别做桂花饭了,你就做一棵桂树吧。她答应了。

那天夜里,桂花在寒风里又开放了一次。当第二天清晨灶台上的桂花饭香吹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很多年后,朋友在一棵矮矮的桂树下,发现了当年二度开放的桂花,惊叹不已。

我还是忍不住笑了,于是从一个白日梦中醒来…… 


清丽婉约,淳朴祥和——读郁达夫散文《迟桂花》

 【读与评】

 郁达夫先生的散文《迟桂花》是他中年以后的力作。《迟桂花》以“我”应邀到杭州满觉垅翁家山参加朋友的婚礼为线索,歌颂了芬香不衰的“迟桂花”精神。在此“我”遇见新寡而被迫回到娘家的年轻女子莲。莲是朋友的妹妹,因哥哥结婚而触景生情,引起感情波动。“我”在陪莲游五云山时,竟为她纯朴的举止和丰满的体态而动心,不禁产生“一念邪心”。但当触及莲那像“高山深雪”般的纯洁,心就得到了净化。全文构思精巧,富有诗意。

 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生出来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文中的“我”正是别林斯基所说的“那个人”!

 品尝《迟桂花》,我们似乎也幸运地同先生在一起,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茶,浸醉在翁家山那世外桃源一般的世界里。文中的“我”,是到翁家山喝老同学翁则生的喜酒,然而,在行文的过程中,却故意淡化了这一有实在意义的情节走向,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和渲染了翁家山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组成了一幅景美、人美、情美的飘逸自然画。

 先生的散文,最擅长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读《迟桂花》便感到先生追求的是一种时空的转换和时间、立脚点的推移,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将暮晴天下的翁家山、西下夕阳东上月的翁家山、屋前屋后的翁家山、月下的翁家山,以及翁家山的清晓、翁家山的早晨”这样一幅全面而跳跃的翁家山全貌来与读者分享。翁家山清幽宜人,变化多姿,你看吧,“青葱的山,如云的树,绿树丛中这儿几点,那儿一簇的屋瓦与白墙”;你听呀,“突然,从脚下树丛深处,却幽幽的有晚钟声传过来了,东嗡嗡地,这种声实在真来得缓慢而凄清”;你嗅哦,“早晨的空气,实在鲜澄得可爱……小路两旁的细草上,露水还没有干,而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的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一样子。”先生调动我们的各种器官,将摇曳多姿、声色交汇的翁家山摆在我们的面前,无论是美景幽境,还是香风晚烟,如此一个翁家山,怎一个“美”字了得?

 钟灵毓秀,这样的山乡美景,正是幻化出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我”的老同学翁则生一家,在这俨然是世外仙境的山乡,过的是恬静的日子,本来,翁则生是疾病缠身、学业中辍、感情受挫、灰心丧气的一个人,却在这样的灵秀山水中奇迹般地康复,并为人师表,且即将成家;而翁则生的妹妹——莲,也是一位历尽丈夫放荡凶暴、婆姑百般挑剔,待丈夫去世后,下决心搬回娘家,与母亲、哥哥一起,过上温馨的生活。这与当时三十年代的中国,似乎是格格不入,翁家地产、房产皆有,翁则生教书育人,母亲与莲妹料理家事,一切是那么的和美。“我”在迟桂花开的季节来到翁家山,感受到翁家山抑不住的甜美,除了一开始便体会到美不胜收的美景外,人与情之中洋溢出来的美,更是让我们感叹不已,尤其是在莲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先生与来年游五云山的路上,有那么一段描写:

 莲妹:“你一声不呼的在那里什么?”

 先生误解的盯着她,然而她依旧同平日一般的笑着。

 “是在想我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吗?”

 先生眼睛酸溜溜的,泪水流了下来。

 “啊,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我流起眼泪来了呢?”

 “她好像吃了一惊似的立了起来问我,同时我也站了起来,且在将身体起立的行动当中,乘机拭去了我的眼泪,我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

 在这里,卑念与纯洁相撞,前者在后者的“高山深雪”似的心面前,暗淡无光,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随着先生与莲妹以兄妹相称,作品便转入一个清澈无暇的境界,是“一种有清新又寂静的淡绿色的光同清水一样,满浸在这附近的空气里在流动”,人美、情美,境界全出!

 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灵秀的翁家山抹上一层独特的风韵。先生几次写到迟桂花,第一次,先生伫立在半山亭中,微风中竟含满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借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和偏僻的翁家山相比,突出后者的花香沁脾,喜爱之意显而易见;第二次,喝桂花茶时,以翁则生之口,盛赞迟桂花,“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第三次,在祝婚词上,先生将迟桂花与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并论;最后,与翁家兄妹分别的时刻,“我”发自内心地喊出“但愿我都是迟桂花”。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妹的化身,在先生的笔下,迟桂花,每一点,每一瓣,都在言美!

 在《迟桂花》的世界里,是清丽婉约的自然风光,揉入淡淡的忧思,添进朦胧的美,再倾注对美的眷恋,酿成一种淳朴祥和的意境,让人毫无戒备与隔膜。在醉人的桂花香里,我愿做“绿莹莹的茶水里散点着有一粒一粒的金黄的花瓣”中的一粒。美的翁家山,美的人,美的情,美的是那一簇簇迟开的桂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