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谈老(节选)/季羡林 2
人们有了忧愁痛苦,如果不渐渐地淡化,则一定会活不下去的。人们逢到极大的喜事,如果不渐渐地恢复平静,则必然会忘乎所以,高兴得发狂。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其妙无穷。
我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处之泰然,我认为,人上了年纪,有点这样那样的病,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用不着大惊小怪。如果年老了,硬是一点病都没有,人人活上二三百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么今天狂呼“老龄社会”者,恐怕连嗓子也会喊哑,而且吓得浑身发抖,连地球也会被压塌的。
我不想做长生的梦。
我信奉陶渊明的两句诗: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这就是我对待老年的态度。
至于我自己呢,我决不这样做,我一无时间,二无兴趣。凡是我觉得好吃的东西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卡路里维生素统统见鬼去吧。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
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专就北京大学而论,倚老卖老,我还没有资格。在教授中,按年龄排队,我恐怕还要排到二十多位以后。我幻想眼前有一个按年龄顺序排列的向八宝山进军的北大教授队伍。我后面的人当然很多。但是向前看,我还算不上排头,心里颇得安慰,并不着急。
可是偏有一些排在我后面的比我年轻的人,风风火火,抢在我前面,越过排头,登上山去。我心里实在非常惋惜,又有点怪他们,今天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七十岁,你们正在精力旺盛时期,为国效力,正是好时机,为什么非要抢先登山不行呢?这我无法阻拦,恐怕也非本人所愿。不过我已下定决心,决不抢先夹塞。
不抢先夹塞活下去目的何在呢?要干些什么事呢?
我一向有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看法: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到了晚年,更是如此。我还有一些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对人民对祖国都还是有利的,不管这个“利”是大是小。我要把这些工作做完,同时还要再给国家培养一些人才。
我仍然要老老实实干活,清清白白做人;决不干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事;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得失。人过了八十,金钱富贵等同浮云,要多为下一代操心,少考虑个人名利,写文章决不剽窃抄袭,欺世盗名。等到非走不行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坦然离去,无愧于个人良心,则吾愿足矣。

【读与评】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不经意间我也跨入了古稀之年的行列。品味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老年说老》,很有感慨。转眼已到了老年。对人生不敢说大彻大悟,可我感觉到,一个人只有活得明白,才能过得从容,活得潇洒。
若说生活让我已悟得一点“小明白”,可谓难得明白!
活法——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乐一天,赚一天。
幸福与快乐——幸福不会敲门来找你,快乐也不能从天而降;幸福靠自己努力营造;快乐是生存的终极目标;快乐隐藏在细微琐事当中,靠我们自己去寻找;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和感受,关键在于心态。
金钱——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钱不要看得太重,更不必斤斤计较,一旦看开了,那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有人要你帮助,慷慨解囊。就是一大乐趣。如果花钱能买到健康和快乐,何乐而不为?如果花钱能让你悠闲自在,也值!明白人能挣会花,做金钱的主人,不做它的奴隶。
学会享受——“剩下的生活愈是短暂,愈要使之丰满”。老人要转变陈旧观念,告别“苦行僧”,争当“快乐鸟”,该吃的吃,该穿的穿,该玩的玩,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分享高科技时代的成果,这才是老年人生活的目标。
健康最重要——金钱是子女的,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不一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父母有病,子女问问看看就知足;子女花父母钱,理直气壮,父母花子女钱就不那么顺畅;父母家也是子女家,子女家可不是父母家。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明白人对子女的付出视为义务和乐趣,不图回报,一心想得到回报,就自寻烦恼。
珍惜得到的——对于得到的,人们往住忽视它;对于得不到的,往往把它想得太美。其实,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全在于怎样欣赏。明白人十分珍惜和欣赏已经得到的,并不断发现它的意义;使生活充实和快乐。
拥有快乐的心态——要有宽阔的胸怀,对生活充满感激和欣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培养多种爱好,乐此不疲,自得其乐;对人善良,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这样就会拥有快乐的心态,也拥有了健康。
平平淡淡才是真——高官厚禄、地位显赫是少数,平民百姓是多数。少数人末必都幸福,多数人也未必不幸福,多数人望着少数人不必自卑。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咱对事业尽心尽力,就算作了贡献,心安理得,问心无傀,何况大家退下来了,大家都一样,最后的归宿都要回归自然。其实,高官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兴就是快乐,快乐就是幸福。
为自己好好活一把——人生大半辈子,为事业,为家庭,为子女已经付出了许多,如今剩余的时间不多了,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把啦,怎么开心就怎么过,做你想做的愿做的事,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因为我们不是为别人的好恶而活,要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不被完美所累——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如意,存在缺憾是人生的必然,如其苦苦追求完美,被完美所累,不如坦然面对现实,随遇而安。
老与不老——人老心不老,老亦不老;心老人不老,不老而老。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还是要服老。
贵在适度——生命在于运动,但切不可过量;饮食太清淡营养不良,大鱼大肉也吸收不了;太请闲了寂寞,太热闹了又心烦,凡事都要把握“度”。
不要走入误区——渴了才喝水,饿了才吃饭,累了才休息,困了才睡觉,病了才进医院,其实都晚了。
学会在玩中取乐——玩也是老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怀有一颗童心选择自己喜爱的玩法,在玩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兴奋,做到输了不生气,不较真,从生理和心理上讲老人也需要适度的刺激和兴奋,以形成良性循环。
做聪明人——不人为制造疾病(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我从参加工作来从不抽烟;为了迎往送来喝点酒,退休后滴酒不沾;从不暴饮暴食。我觉得,与疾病也要爱憎分明。聪明的人,预防疾病;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我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融入社会——人是社会人,不能离群索居,孤陋寡闻,要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自我,体现自身价值,这才是健康的活法。
广交朋友——晚年生活应该多层面、多元化;丰富多彩。只有一两个好友还不够,要拥有一帮老朋友,友情能滋润老年生活,使你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怀旧——人老了为什么怀旧?人到晚年,事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往日的辉煌,已变成过眼烟云,站在人生最后之驿站,心灵渴望净化,精神需要升华,企盼重新找回真情。这时,只有故地重游,与亲人相聚,共同追亿童年的梦,与老同学共叙年轻时的趣闻乐事,才能找回青少年时代生命活力的感觉。珍惜真情、享受真情也是老年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顺其自然——如果你尽了最大努力仍改变不了不满的现状,那就顺其自然。这也许是一种解脱。凡事强求不得,强扭的瓜不甜。
坦然面对死亡——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当死神抓住你不放时,何不坦然面对,笑傲死亡。只要咱一生为人正直,不做亏心事,就能心若泰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