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是总结,也是开创——读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

(2022-05-08 08:59:26)
标签:

读书

                   既是总结,也是开创——读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

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朱自清

 

广义的散文,对韵文而言。狭义的散文似乎指带有文艺性的散文而言,那么,小说、小品文、杂文都是的。最狭义的散文是文艺的一部门,跟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批评并立着。小品文和杂文似乎都该包括在这一意义的散文里。有人以为这一意义的散文只指小品文而言,杂文是独立的。是在文艺之外的。我却觉得杂文是小品文的转变,无论是讽刺是批评,总带有文艺性,应该算是散文的一种而放在文艺部门里。

 

文艺性的散文也跟论文一样靠见解,靠理论,但是论域得缩小,论点得集中,学识固然不可少,经验似乎更不可少。

 

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体的暗示抽象的。意境的产生靠观察和想象。

 

问:您的《背影》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怎样发现题材?怎样产生那意境?怎样写成的?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写作似乎可以说有灵感,但我不愿意用“灵感”这个译名,而愿意用“感兴”这个译名。感兴只是心头一动。这心头一动是由经验的综合来的,有时不自觉,有时自觉。譬如要给某刊物做一篇文,去想题目;想到了适当的题目,也是心头一动,这就是自觉的。总之感兴不必一定要等它来,我们也可去找它;感兴似乎并不神秘的。

 

困苦的生活中吃饭第一,说不到写作。古人说“穷而后工”,那“穷”只是不“达”,就是做不到大官,并不是穷得没饭吃。不做大官,有了闲暇,写作起来可以专心致志,自然就容易“工”了。

 

多诵读才知道怎样润饰字句。朗诵和默读都得练习。朗诵似乎更得加以注意,因为通常都不去练习朗诵。活的语言的获得在多听人家说的话,细细研究,体味并且记住。

 

初学写作,似乎该从广义的散文下手。先把话写清楚了,写通顺了,再注重表情,注重文艺性的发展。这样基础稳固些。否则容易浮滑,不切实。

 

 【读与评】

 以前的文学青年在创作的道路上遇到了问题,习惯给出版社或崇拜的作家写信,以求指点迷津。这和现在粉丝给钟爱的明星点赞、关注、送礼物一般都是稀松平常的,也体现了当时的文学风气。有的时候,出版社会根据读者来信的内容,组织一些作家集中回答问题。

 19477月,当时的《文艺知识》编者就散文写作向叶圣陶、朱自清、唐弢三人问了八个问题:

 (一)通常所谓散文、小品文、杂文,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

 (二)散文的结构有何凭据?小说有故事,论文靠理论,散文是不是一如有些人说的“从心所欲”放纵写去的?

 (三)意境是什么?怎样产生的?

 (四)你的最满意的作品是怎样发现题材?怎样产生那意境?怎样写成的?

 (五)写作是不是有灵感?怎样的一种境界谓之灵感?

 (六)困苦的生活会不会扼杀写作的灵感?在工作中学习写作是否可能?

 (七)怎样润饰字句?活的语言是怎样获得的?

 (八)初学写作时,先习作散文,是否较为适宜?

 结合这几个问题来看,先生的这篇答问,会更清晰,更有针对性。他不仅在这八个问题内对自己的散文创作经验作了部分总结,选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背影》(叶圣陶和唐弢未回答第四问),更对后来的散文理论建设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逐渐统一了散文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意境的特点。

 我想,读此文,对于我们许多喜欢散文和初学散文的朋友来说,尽管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巨大,但仍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